•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省农作物根系图像扫描技术有了新突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01 06: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记者胡海林报道在非破坏性前提下,如何测量一株玉米的根系有多长?得益于原位植物非破坏性根系识别分析新技术,这项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今有了破解之道。

11月30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获悉,依托对农作物全生长周期根系的长期跟踪监测实践,该所取得了根系图像扫描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建设了对全网开放的根系图像技术服务平台,帮助国内的科研院所、高校等完成根系图片批量扫描分析业务。目前,已累计为40余家单位分析根系图像4万余张,为推动根系和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助力。

“当前,国内外原位根系图像扫描识别分析主要依赖人工手动模式,每人每天仅可分析几张图像,且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我们研发的系统,每月出准确结果的图像可达1万张,扫描参数包括根长、平均直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等,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吸引了众多根系研究专家把历史积压的存量图像交由我们处理。”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贾庆宇说。

据介绍,根系是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最重要器官,通过跟踪监测作物从生长到死亡周期内的根系发展变化,结合包括实验室、温室和田间评估在内的根系表型研究,可以确定与选择最适合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效率,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贾庆宇表示,随着自动化、高分辨率、高通量表型成像技术和根系图像分析软件的开发与进步,基于目标根系性状的大规模作物育种和改良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他们研发的软件技术,在大批量、复杂背景的根系识别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为这个新发展趋势化解了基础性难题。目前,该技术已提交专利申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般是纯天然没有施肥的,吃起来才健康。果真如此吗?“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那些长得又小又丑的水果蔬菜,可能由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营养学家张福
2023-02-25 04:36:00
...冷空气影响,三亚出现明显降温。为最大程度降低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近两日,市农技中心派出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寒抗寒减灾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
2023-01-30 04:45:00
...米硅材料助力冬小麦增产超8%山东理工大学相关成果促进农作物提质增产,已累计推广3万余亩历时8年,山东理工大学以新型无机纳米硅材料为基础,通过改变农作物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助力
2023-02-27 16:34:00
好种子云集 为农业装上“中国芯”
...发育的影响,研究培育出具有适应性更强、抗逆性更高的农作物品种,并改善土壤健康和养分利用效率。 国内种子拳头产品集中亮相来自国内的各大种业公司也带来了拳头产品。在四川丰大种业
2023-09-25 00:14: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省农业农村部门支招——呵护农作物“过冬”科学应对低温天气本报海口1月18日讯 (记者傅人意)近期海南遭遇长时间低温天气,省农业农村厅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作物
2023-01-19 07:17:00
这群90后用AI给农作物“看病”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土壤条件不一样,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病虫害的具体情形也不一。比如,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常见的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这时候,凭
2023-11-20 15:01:00
数字员工,让银行服务资源不再稀缺
...行长冯亮举了一个有趣的案例,他们通过卫星图像来分析农作物成长的好坏,以此作为给农户授信的依据。农村金融有着天然的痛点和难点:数字化程度低导致没有数据基础;地域广客户分散导致服
2023-09-09 06:05:00
专家进田间“把脉开方”,助力农作物安全越冬
...市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把脉开方”,为小麦、大蒜等农作物安全越冬出点子、支妙招,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在陈庄村农田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专家正在就冬小麦技术管理要点为农户
2023-11-26 00:08:00
土地“减肥”,农作物长势更旺
...报选肥料先“问诊”,为土壤开“处方”土地“减肥”,农作物长势更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今年,我市春耕共需要肥料约18070吨,农资店
2024-04-14 07: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