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这群90后用AI给农作物“看病”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20 15:01:00 来源:北青网

将手机镜头对准一株疑似出现病虫害的稻穗,拍照、上传、系统识别,简单几步后,手机屏幕上“秒速”显示病虫害种类。

这一幕,看起来与人们平常在路边“扫一扫”求问“度娘”没啥区别。而实际上,它却是一支90后青年创业团队切入生物防治、开拓“AI农业”新蓝海的渠道。年仅29岁的刘奕辰领衔创办了湖南大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支团队的负责人。

他们研发的这项手机“扫一扫”识别水稻病虫害的新技术,被农户们形象地称作“植物口袋医生”。在今年举办的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中,他们正是凭借这项技术夺得金牌。

荣誉背后,是一批青年创客在广袤农村的5年耕耘。

这群90后用AI给农作物“看病”

酷爱“发明”的青年创客

刘奕辰自小就有股不安分的劲头,中学读书期间,他热衷于发明创造。他那时发现,居家常用的挂钩,在用胶水或其他材料固定后,既不便移动他处,又难以调整方向和组合。于是,他“折腾”出一个组合挂钩,挂钩能像七巧板一样组合,实现多种用途,顺利拿到了国家专利,还生产出了成品。

搬家时,家中没有有线电视,他联想到舰艇上的旋转雷达可以接收信号,萌发了造一台接收机的念头。于是找到同学凑了200元,买来零部件,组装出了一个可以自动搜索信号的小型接收机,把线缆插到电视机上的信号输入口,便能搜到一些电视节目。

看到刘奕辰沉迷其中,母亲一度担心他能否顺利考上大学,并多次跑到其就读的岳云中学,找到班主任老师要求“严管”,并强行叫停了儿子新型电视信号接收器“扩大再生产”的计划。

高考结束,没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刘奕辰,进入湖南工学院就读。

在参加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城里娃刘奕辰见到了一些乡村的贫困,心里很受触动。他开始思考,能不能把创业放在农村,让自己的创业梦想和农民的致富期盼实现“双赢”呢?

作为尝试,他来到衡阳县里的一个贫困村落,买了1万多只鸡苗给农户养,然后承诺回收这种土鸡的蛋拿到城里卖。一段时间后,小鸡基本死光,而鸡蛋却没有看到几个。

这让他认识到,农民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再多钱都是打水漂。

他决心休学1年,下乡办出产业来。从一个村里流转100多亩土地后,他与别人合伙成立了衡阳梦创商贸有限公司。公司启动资金都是找熟悉的老师和原来社会上结识的朋友借来的,团衡阳市委出面联系市人社局,与银行协调了10多次,最后给予了一笔小额贴息贷款。

农村创业1年,刘奕辰和10多个创业伙伴发现,这比当年在校园做电商搞外卖还苦——大多数人晒得皮肤黝黑,粗壮的胳膊、手掌上泛黄的厚茧,与扎根的乡村融于一色。

两年的苦熬终于有了成果。他们的农产品开始脱销,每年几百万元营收,还拿到了7项专利,手里有了20多个商标注册。每年用于慈善的捐助,就达10多万元。

这群90后用AI给农作物“看病”

田地里“挖出”的治虫术

2018年,刘奕辰团队跟随团衡阳市委,在衡阳县曲兰镇搞驻村扶贫产业,做得颇有声色。但他发现各地农业普遍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瓜果蔬菜尤甚。

多处调研后,他了解到这并非个别区域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老大难”。其核心原因,不在于有意过量打药,而在于绝大多数农户不具有相应知识,其施药操作频次和数量来源于农药销售者的指引。而后者本身带有天然的趋利性。

此外,由于基层农技人员匮乏,农户对于各种病虫害多不知情,也难以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更有甚者,还买错了农药。

直觉告诉刘奕辰,这个领域大有可为。那一年,他25岁。

“我们走访很多农户,稻子都割完了,家里还剩下不少农药。有的瓜果本来只需打两次,他们却打了四五次。”刘奕辰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现实的矛盾让自己萌生了一个念头:建立一个大数据库,打造一名“植物医生”,不仅可以帮助农户找准病虫害的问题对症解决,还能减少农药使用,让城里的居民吃得放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艰难。

人类与病虫害对抗了数千年。我国农业部门常年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每年集中发布虫害预警,提出科学性的防治意见,并开展统一行动。

然而,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土壤条件不一样,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病虫害的具体情形也不一。比如,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常见的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这时候,凭借千年传承下来的“作田本领”,有经验的农民可以熟练地识别这些病虫害。

不过,仅仅识别病虫害是不够的,还得有效防治,但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该怎么使用农药?用多大量?很多农民达不到“精准”的程度。

以上还只是水稻种植的单一场景,如果农民要改种各类瓜果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随之而来的病虫害,更让耕种者痛苦不堪。

即便是扎根农村创业的刘奕辰,在种植水稻、黄桃、蟠桃的过程中,也曾深受病虫害识别难、防治难的困扰。

刘奕辰团队敏锐地注意到这些问题,并琢磨着一项新技术,能颠覆靠经验“吃饭”的传统模式,让“新手”迅速变身“老把式”,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识别病虫害。

团队的年轻人习惯了用手机发朋友圈推广产品,搞网上直播带货。移动互联网的妙用让创业者受益无穷,也因此,他们萌发了用手机识别病虫害的创意。

他们的直接灵感来源于一款“植物扫一扫识别”的手机应用程序。一番讨论下,大家形成共识:“用手机识别植物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能不能更进一步,用手机拍照识别病虫害?”

因缘巧合之下,他们就此切入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农业领域的应用。2019年开始,借鉴“植物扫一扫识别”技术,刘奕辰团队依据植物病虫害识别的应用场景,探索开发AI算法,搭建一个包括病虫害图片库、病虫害防治信息库的基础数据库。

现有的团队缺乏相关专业人士,于是他们抵押房产募资数百万元另立公司,从名校招募一批大学生加入。

人工智能开启生物防治的蓝海

出乎意料的是,技术攻关过程中最难的不是AI算法,而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突破这个难关,刘奕辰团队与母校湖南工学院联合组建了100多人的图像采集队伍,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各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图片。他们还与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及多个地方农科所合作,在引入病虫害图片库的同时,联合搭建了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信息库。

“我们集纳了2000万张植物病虫害图片,涵盖水稻、小麦等39种农作物,建立了32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模型。”刘奕辰说,通过“算法+数据库”的支持,农户只需将手机镜头对准一株疑似出现病虫害的稻穗,拍照、上传,选择识别植物种类,几秒钟后,手机屏幕便闪现出病虫害图片及介绍文字,并同步匹配防治方案与推荐药物。有复杂成因的,还可以咨询后台的10多位农业专家求解。

具体来看,“扫一扫”的过程可以分解为4个步骤:第一步是采集图像,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患病”稻穗的照片,确保照片清晰且包含足够的植物特征,以便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第二步是图像处理,拍摄的照片被送入图像处理算法中,提取植物病虫害的关键特征,如叶子颜色、虫洞形状与大小等,用于后续的识别步骤;第三步是数据库匹配,提取了关键特征,系统将与一个包含大量植物病虫害图像和信息的数据库进行比对;第四步是识别和反馈,系统识别出与用户拍摄的植物最匹配的条目,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目前,“植物口袋医生”项目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对个体用户免费开放,全国有31万人注册使用。

“‘植物口袋医生’拥有开源民用病虫害数据库,能够精准识别病虫害,有效降低作物农药残留。”刘奕辰说,他们的技术有效契合了国家的乡村振兴和农业数字化的推进。推广中,即便免费给农户使用,公司仍有生存之道:作为个体的农户多会依据这一系统来甄别、选择农资,由此可以导流相应广告,叠加农业测绘等,足以支持其市场拓展。

这一做法得到了衡阳市委组织部门的认可,各个驻村工作队在乡村帮助推广使用,赢得农户们的赞赏。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技术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后,有望打开数字农业的一片新蓝海。

刚涉足农业人工智能不久的刘奕辰团队,又关注到了另一契机——近年来从南到北泛滥成灾的红火蚁。

“红火蚁是外来品种,在野外没有天敌。它的发展速度太快了,2019年还在广东那一带,现在已经窜到了陕西。”刘奕辰称,他自己也是受害者。这种蚂蚁具有高度攻击性,人一旦被蜇会产生剧烈疼痛,甚至有过敏反应。农作物也会被其破坏根茎,生长受阻。

刘奕辰团队调研发现,这种小虫繁殖奇快,一个蚁巢多达几十万只,所到之处,如洪峰过境。衡阳乃至更多地方,受灾面积不小,均需施药根治。但病虫的分布、停留的位置、受灾的面积,都需要大量数据来支撑判断。由此,他们迅速与政府部门对接,利用大数据为“除蚁”提供基础条件。

此外,团队成员与相关生物防治专家多次研究分析,对红火蚁的来源、流向、防治方法有了掌握,形成了专家出技术、政府购买服务、公司捕捉施药灭虫的链条。“精准投放一种对人类影响小的饵药,让红火蚁搬回家,然后一网打尽。”刘奕辰说。

文/洪克非

编辑/倪家宁

(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奕辰:用AI帮农民捉害虫
...简单几步后,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病虫害的名称。这款给农作物“看病”的App,帮许多农户解决了病虫害防治难题,被大家称为“植物口袋医生”。开发它的人,是“90后”湖南小伙刘奕辰及
2024-06-25 00:22:00
衡阳县:雪后油菜田间积水严重农技人员及时清沟排渍
...金期,大雪过后,衡阳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受损情况,并点对点指导农户做好冬季田间管理,让农作物安全越冬。大雪后的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1月23日,在台源镇台九村,
2024-01-25 15:26:00
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确保稳产增收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平塘县金盆街道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确保稳产增收本报讯 当前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近日,平塘县金盆街道苗二河村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各类农作物
2023-07-10 16:05:00
承德市双桥区:冬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普宣讲进农村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为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有效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农作物增产增收,近日,承德市双桥区志愿服务总队联合承德市乡村振兴局、双桥区农业农
2023-11-08 19:36:00
仁怀后山乡:做好病虫害防控 保粮食增产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随着气温升高,农作物病虫害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近日,仁怀市后山乡多措并举抓好农业生产,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
2024-06-27 18:14:00
宣城郎溪:科学开展秋粮病虫害防控“虫口夺粮”保丰收
...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关于组织申报郎溪县2023年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的通知》。制定“2023年郎溪县植保植检工作要点”“郎溪县202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
2023-08-30 16:33:00
禁烧秸秆致稻田虫害加重?多省份正争取或已实行有条件焚烧
...政策对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包
2023-12-04 17:48:00
赫山区狠抓防控保粮食丰收
...况。赫山区是全国产粮大县,今年来,该区着力抓好主要农作物的田间培管和病虫害防治,盯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有效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保障粮食丰收。作为全国首批农作物病虫害“绿
2023-09-20 07:15:00
...务,3月15日,由山东种业智科农业服务集团牵头,济南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协会在济南成立。会员单位涵盖济南各区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组织机构,首批会员共64家。济南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2024-03-18 15:4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合作再升级 阿维塔完成向华为115亿投资支付
阿维塔给华为打了34.5亿,这是第三笔投资款,算下来阿维塔前后一共给了115亿,现在这笔钱全付清了,这意味着阿维塔正式拿到了华为引望10%的股份
2025-10-10 12:16:00
记者10月9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提出在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
2025-10-10 12:20: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京东为啥也要卖咖啡?作者 朱丹蓬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随着消费者对“即买即得”需求的日益增长
2025-10-10 12:23:00
虎鲸文娱发布《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票房火热 大屏“圈粉”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0月8日,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2025-10-10 07:32:00
名创优品MINISO深耕IP战略:岭南骑楼店开业首日引爆Z世代消费热潮
2025年8月17日,名创优品MINISO LAND华南首店于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正式开业。该店以百年岭南骑楼为空间载体,融合超过100个全球热门IP
2025-10-09 11:15:00
荣耀Magic8系列发布会官宣定档10月15日
10月9日,荣耀官方正式宣布,主题为“开新局・见未来”的荣耀 Magic8 系列暨 Magic OS10 发布会将于10 月15日正式举行
2025-10-09 11:30:00
局部降水量80毫米以上!10—14日烟台市将有持续连阴雨天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宣刚10月7日10时,烟台市气象局发布10—14日连阴雨天气预报和大风警报。受高空槽东移和暖湿气流输送北上的水汽影响
2025-10-09 11:31:00
权威发布, 福瑞达颐莲品牌价值评估突破120亿
2025年9月25日,在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香妆品牌价值大会”上,福瑞达生物股份旗下颐莲品牌凭借卓越的市场表现与品牌影响力
2025-10-09 11:32:00
持续创新高!高德扫街榜上线23天用户超4亿
这个国庆黄金周,高德APP和高德扫街榜正在持续创新高——10月3日,高德扫街榜宣布:上线仅23天,累计用户超4亿。10月1日
2025-10-09 11:33:00
国庆中秋,大马再掀中餐热潮!“鱼你速度”树出海标杆!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马来西亚再度掀起中餐热潮!以“鱼你在一起”为代表的中餐连锁品牌,在当地各大商圈持续引爆消费热情。“6个月
2025-10-09 11:34:00
开启商超智慧储鲜,澳柯玛新品冷柜让食材更鲜活
鲁网10月9日讯当社区团购爆单时冰柜塞不下?当生鲜进货量太大冻不透?当网红雪糕因串味被迫贱卖?针对这些让商超、饭馆等用户抓狂的痛点
2025-10-09 11:40:00
鸡排哥8天假期涨粉超40万,节前已成立工作室,10月9日休息一天
10月8日,江西景德镇鸡排哥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一则视频,向全国各地来到家乡景德镇游玩和打卡买鸡排的游客表示感谢。鸡排哥表示近期天气炎热
2025-10-09 12:09:00
大疆部分产品直降千元!消费者炸锅,官方回应
10月8日,大疆在官网提前挂出“双十一”促销信息,多款产品价格直降数百至上千元。此次降价幅度较大。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2025-10-09 13:45:00
单日游客最高突破6.9万人次 忠县橘若·忠州渡接住“泼天流量”
这个国庆假期,重庆忠县江畔的橘若·忠州渡结结实实地“火”出了圈,八天揽客30余万人次,游客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6.9万人次
2025-10-09 13:57:00
谷子科技“智慧票根”创新亮相2025和平精英PEL运动会
10月7日,由谷子科技集团、和平精英职业联赛(PEL)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合出品,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安徽易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2025-10-09 1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