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构建知识网络 注重训练反思
高三生物学科备考策略
2024年是天津市实施“新教材,新高考”的第二年,同学们在备考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对重点知识做到烂熟于心,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练习,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夯实必备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高考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对学科的主干知识有较高的考查频率。生物学主干知识包括:细胞代谢、细胞增殖、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等。同学们要紧紧围绕教材,从以下两方面扎实复习。
1.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切忌死记硬背,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讲解以及相关的练习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做到准确提取,灵活迁移,这样才能解决新情境中的相关问题。
2.要打破章节甚至模块限制,将分散在5本书中相关的零散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线或微型知识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以“生物膜”这一概念为核心,将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的位置、结构、功能、彼此之间的联系构建成知识网络,这样在解决细胞间信息交流、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细胞内信息的传递、生物膜的能量转换等生物学问题时,就可以准确提取相关知识。再如,针对“基因选择性表达”这一概念,可以通过总结这一概念在五本书中的分布,将细胞分化、表观遗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基因工程等知识横向联系,找到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本质,对这一概念做到更灵活的运用。这样的复习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有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注重训练反思,提升综合能力
在生物备考的关键时期,一定强度的、有针对性的解题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精练各区、校的模拟试题以及高考真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解题完成后,将自己的解答情况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反思问题的关键,总结答题技巧。在解题训练过程中要关注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1.信息获取能力。近年来生物高考试卷中,新情境试题有所增加,这类试题有着不断变化的背景材料和设问的角度。试题中的新情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学科研究以及社会热点等方面,主要考查人体内的糖代谢及调节、光合作用、粮食蔬菜的储藏、育种、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等。针对新情境试题,训练解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寻找给出的信息,理解新情境中的新知识,将其与已有的知识相关联,同时排除干扰,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2.语言表达能力。高考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解题时一方面要注重尽量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减少答案的随意性。例如“种间竞争”不是“斗争”,“自由组合”不是“随机结合”,“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不是“有丝分裂间期”等。另一方面要提高长句表达的简洁性和规范性。例如归因类问题的解答通常包括三个环节:起点(情境要求)——原理及分析(课本知识及个人推理)——终点(结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在解题过程中注重书写训练,还可以通过平时和同学的讨论、讲题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3.实验探究能力。高考生物实验考查的内容分为课本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两方面。课本实验要从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进行全面复习和落实,还可以通过从不同角度归类总结的方法加以巩固。例如“用到酒精的实验”“洋葱的一材多用”等。课本实验的复习还要关注科学史,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总结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不完全归纳法”“对比实验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等。科学探究能力是指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预期结果和结论,交流讨论等能力。生物高考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也是借助于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对自变量、因变量、对照实验、结果预期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这种题型通常文字较多,综合性较强,平时练习时要加以重视,总结方法规律。
(梁洁,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生物高级教师,曾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