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20: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上有一种宴席,其奢华程度令“满汉全席”望尘莫及,其中一道菜就用掉一整头牛。因为太过豪奢,它仅仅流行了20年就被明令禁止了,这就是唐朝时期风靡一时的“烧尾宴”。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景龙三年的一天,宰相苏瑰奉命入宫陪唐中宗吃饭(侍宴),席间将作大匠(建设部长)宗晋卿突然开炮:“苏公升任宰相,为何没有‘烧尾’?难道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这位宗晋卿可不是“好饼”,他依附韦皇后和表兄弟武三思,贪赃枉法、骄横跋扈。

如果您对宗晋卿不熟悉,有个人你一定熟得不能再熟——李白。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宗氏,就是宗晋卿的哥哥宗楚客的孙女。

宗晋卿明显不怀好意,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解释一下啥叫“烧尾”。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关于“烧尾”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法是“从兽变人”,烧掉尾巴表示脱胎换骨了;第二种说法是“羊加入新的羊群”,烧掉尾巴表示被新族群的接纳。

第三种解释流传最广。在陕西韩城和山西河津之间的黄河上,有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遗址叫“龙门”。此地落差很大,水流湍急,在特定季节,总有数不清的鲤鱼逆流而上,试图跳过龙门。

个别幸运的鲤鱼越过龙门时,必定遭遇雷电袭击。被天火烧掉尾巴的鲤鱼立刻化作一条龙,从此位列仙班。

唐朝时期,但凡有人考中进士,或者官员升迁,尤其是拜相,就被称为“烧尾”,表示此人“鲤鱼跃龙门”了。为了表示庆贺,当事人一定要举办宴席,跟今天的“升学宴”有点类似。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唐中宗在位期间,曾经在曲江池设宴招待新晋进士,被称为“曲江宴”。进士们也不能不懂事,回过头来也要集体设宴答谢皇帝,他们的答谢宴就被称为“烧尾宴”。

其实烧尾宴也不是唐中宗时期才有的,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就向一名大臣咨询过烧尾宴的详情。

可见,烧尾宴至少在唐初就存在,只是非常罕见,连皇帝都只闻其名不见其身,原因就是它太奢华了。

人们都说“满汉全席”如何奢华,一顿宴席108道菜,能干掉工薪阶层几年的收入,可是与烧尾宴相比,它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在苏瑰之前,有个叫韦巨源的宰相曾经举办了一场烧尾宴,《清异录》保存了58道菜单,其中点心20多种,菜肴32种,从大类上看,58道只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

即便“冰山一角”也足以冷人咋舌,它包括了熊、鹿、狸、虾、蟹、蛙、鳖、鱼、鸡、鸭、鹅、鹌鹑、猪、牛、羊、兔等动物。

我们举几个例子,其中有一道最“平民化”的热食叫“二十四气馄饨”,其花式、形状、馅料要对应二十四节气。

再比如“雪婴儿”,它把青蛙剥皮后,粘裹精豆粉,煎贴而成。银色白如雪,形似婴儿。再比如“通花软牛肠”,材料是“胎用羊膏髓”,一道菜需要几十只怀孕的母羊。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再比如“水炼犊”,它用整只小牛,文火清炖数日。难以想象,什么样的锅能装下整只小牛?

就这一道菜,估计就能让普通老百姓吃破产。

当然,烧尾宴也不是给普通老百姓准备的,而是专门献给皇帝的。从唐中宗李显开始,新任宰相用烧尾宴答谢皇帝就成了惯例。

唐朝官员们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加上豪门家族有封爵,再奢华的宴席也办得起。那么苏瑰为何如此吝啬呢?宗晋卿兴师问罪又意欲何为呢?

首先苏瑰不缺钱,他出身于京兆苏氏,其曾祖苏威是隋朝的宰相。苏瑰还有个儿子叫苏頲,后来也官居宰相。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苏瑰此人虽然家世显赫,但却是个清廉自守的官员。在担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期间,当地富商按例要向他进献“珠翠珍怪之产”,但苏瑰对这种恶习深恶痛绝,拒绝与富商有任何人情往来。

苏瑰为人刚正不阿,敢逆龙鳞。有一年唐中宗南郊祭天,按礼制,皇帝主祭,皇后担任“亚献”,太子担任“终献”。

但安乐公主李裹儿一心想取代太子,谋求“皇太女”之位。宗楚客、宗晋卿等人与韦后、安乐公主沆瀣一气,居然私自让李裹儿出任“终献”。

苏瑰为此跟唐中宗、宗氏兄弟发生摩擦,结果没能扭转局面,还深深得罪了唐中宗。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很显然,宗晋卿责问苏瑰不举办烧尾宴答谢皇帝,就是故意上眼药,以激起唐中宗对苏瑰的不满。

果然,李显有点挂不住面子。作为皇帝,他当然不缺一顿宴席,但苏瑰居然不谢恩,这分明是对皇帝的侮辱。

李显的脸一黑,他默不作声,静等苏瑰的解释,而宗晋卿则一脸得意,静等着皇帝的爆发。

苏瑰面无惧色,他淡淡地说:“宰相代天子调和阴阳治理天下,如今粮价暴涨,百姓困顿,连禁军将士都出现三天吃不上一顿饭的情况,我这个宰相太不称职了,哪里还有脸举办烧尾宴?”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此言一出,唐中宗黑脸变红脸。这哪里是自责,分明也是告诉他,你这个皇帝就是个尸位素餐的家伙!

宗晋卿的嘴像临死前的鱼,来回张合,却说不出一句话。一场烧尾宴,写尽了中宗朝的腐朽。

一年后,唐中宗驾崩,韦后又与宗氏兄弟勾结,私下商议将相王李旦踢出辅政大臣名单。苏瑰再次与宗楚客发生激烈争吵,其他宰相却惧怕韦后、宗楚客,都一言不发。

流行于唐朝的“烧尾宴”为何绝迹了?

苏瑰孤掌难鸣,气得撂挑子,回到家中就以生病为由,不肯上朝。

好在不久大唐跨入了开元盛世,在姚崇等人的改革下,唐玄宗大力清廓弊政,流行了20年的烧尾宴被明令禁止,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2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一生三次任相,独创诗坛体例的宗楚客
...性,因此原因几次三番被贬谪,他的官宦生涯并不平坦。唐中宗返政后,宗楚客又努力迎合韦后和武三思,被引荐为兵部尚书。后来在太子李重俊与武三思、韦后的宫廷斗争中,始终站在武三思、韦
2023-05-31 14:46:00
唐中宗李显:身不由己的皇帝与他的两任皇后
...今天小编就来给看官们讲一讲,著名女皇武则天的第三子唐中宗李显和他两任皇后还有一位爱妾的故事。 唐中宗李显,原名叫李哲,他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三子,他最初
2023-11-09 15:22:00
为什么说崔日用是“官场泥鳅”
...样,崔日用攀上了宗楚客的关系。到了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崔日用又通过宗楚客,结交了武三思、武延秀等人,这些人都是韦氏一党。没过多久,崔日用骤迁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
2023-05-28 11:55:00
唐中宗登基一个月就被贬为庐陵王,再次登基后又被最亲的人毒死
...宿命,先有李世民杀兄夺位、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再到唐中宗李显被毒杀。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唐中宗前后曾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驾崩,去世时55岁
2023-04-25 05:13:00
大唐籍籍无名的皇帝:16岁登基,在位17天,20岁去世
...或许能为我们揭开大唐宫廷的一个谜团。710年六月初二,唐中宗李显在神龙殿驾崩。他驾崩的毫无预兆,极其突然,死因成谜,根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是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
2024-11-24 10:16:00
唐中宗为何邀请武三思跟皇后私通
唐中宗种种看似昏聩的行为,都是为了防范比自己更具即位合法性的弟弟李旦,终极目的则是要借助武氏外戚之手,铲除遏制自己滥权的朝臣集团,以便加强皇权,为所欲为,其中鼓励武三思跟老婆韦皇
2023-10-28 17:51:00
历史上唯一被老婆杀死的皇帝,一生都是悲剧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其老婆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淫乱后宫的韦后。唐中宗李显一生前后两次称帝,是唐朝的第四和第七位皇帝,共在位不到6年。他是唐朝历史中最庸弱
2023-04-17 17:56:00
韦皇后:唐中宗的第二任皇后与她的权力之路
韦皇后,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韦氏勾结武
2023-11-26 15:25:00
韦后母女毒死唐中宗是千古冤案?要说史上最可怜的皇帝,绝对会有不少人想到唐中宗李显,据史书记载这个可怜的男人兼皇帝先是有一个千万不见的强悍母亲,后有一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淫乱妻子,
2023-08-26 13: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