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2:02:00 来源:戏说三国

首先你得明白唐太宗李世民设置凌烟阁功臣的意义是什么?

凌烟阁功臣一共有24人,是唐太宗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而修建的,唐太宗一共当了23年皇帝,差不多就在他在晚年才想起要修建这么一个供奉功臣的场所。

唐太宗修建凌烟阁有两个目的:一是缅怀过去、展示功绩。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已经45岁了,已经当了17年的皇帝,人一到老年就容易怀念过去,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唐太宗又是一个传奇的皇帝,他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然后逼迫唐高祖李渊让位而登上皇帝宝座的。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唐太宗李世民

凌烟阁功臣中几乎全部是开国功臣,与唐太宗一起打天下,一起参与玄武门政变,一起参与汉理天下,共同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需要向后人展示功绩的。

二是拉拢功臣,树立典范。凌烟阁功臣主要有三种身份,一是宗室外戚,二是文臣,三是武将,这些人构成了唐朝初年的核心政权,唐太宗为了稳定唐朝的统治,需要拉拢这些功臣,为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凌烟阁功臣主要展示的是名誉上的荣耀,是一种影响后世的无形资产,哪怕功臣们去世了,只要凌烟阁还在,对于功臣的后世子孙和唐王朝的后世皇帝来说,就是巨大的荣耀,是一种政治上无形的影响力,能够恩泽后代。

接下来再来看看凌烟阁功臣的具体组成人员:

长孙无忌排第一,他是唐太宗皇后的兄长,也就是唐太宗的大舅子,一直为唐太宗出谋划策,属外戚,也是文臣之首。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长孙无忌

李孝恭排第二,他是唐太宗的族兄弟,也是堂兄弟,在唐朝统一战争中,多为一路唐军的总指挥,立下不少功劳,属宗室,地位特殊,他也是凌烟阁功臣唯一的宗室,也是唯一有王爵的功臣。

杜如晦排名第三,他是唐太宗的谋士,玄武门之变的首席功臣,属文臣。

魏徵(魏征)排名第四,他是唐太宗的谋士,也是贞观一朝有名的宰相,属文臣。

房玄龄排名第五,他是唐太宗的谋士,也是贞观朝的宰相,属文臣。

高士廉排第六,他是唐太宗皇后的舅父,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属外戚,归于文臣。

尉迟敬德排第七,骁勇善战,对唐太宗忠心耿耿,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居首功,属武将。

李靖排第八,是唐朝初年第一名将,文武双全,是韩信般的谋将,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战役,还有兵书留传下来,属武将。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尉迟敬德

萧瑀排第九,南朝梁皇族后裔,隋炀帝萧皇后的弟弟,唐朝著名宰相,属文臣。

段志玄排第十,从晋阳起兵跟随唐朝征战,曾经擒获名将屈突通,身经百战,功绩累累,属武将。

刘弘基排第十一,跟随唐高祖李渊起兵,参与唐太宗统一天下的战争,属武将。

屈突通排第十二,奚族人,唐朝名将,跟随唐太宗参与统一战争,属武将。

殷开山排第十三,唐朝名将,跟随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参与唐太宗统一天下的战争,在讨伐刘黑闼的战争中死于途中,属武将。

柴绍排名第十四,唐高祖的女婿,唐太宗的姐夫或者妹夫,跟随唐高祖太原起兵,参与唐太宗统一天下的战争,属外戚,也是武将。

长孙顺德排第十五,唐朝名将,跟随唐高祖太原起兵,参与玄武门兵变,属武将。

张亮排十六,他是房玄龄推荐给唐太宗的,在玄武门事变中,为唐太宗在洛阳暗中募兵,属武将,但在贞观二十年,因参与谋反被杀。

侯君集排十七,唐朝名将,跟随唐太宗参与统一天下的战争,参与玄武门事变,属武将,贞观十七年因为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的事被杀。

张公谨排十八,他是秦王府幕僚,参与玄武门事变,跟随李靖讨伐过东部突厥,属武将。

程知节(程咬金)排名十九,唐朝名将,参与唐太宗统一天下的战争及玄武门事变,属武将。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程知节

虞世南排名二十,唐初著名书法家、政治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为人刚烈敢谏,其成就多是文学与政治上的,属文臣。

刘政会排名二十一,跟随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为唐朝镇守太原,是唐太宗的儿女亲家,属外戚,也是武将。

唐俭排名第二十二,参与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经常作为使者出使敌军,也是唐太宗的儿女亲家,属外戚,也是文臣。

李勣(李世勣)排名第二十三,唐朝名将,以瓦岗军身份降唐,参与唐太宗统一天下的战争,参与攻打东部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等政权,属武将。

秦琼排名第二十四,唐朝名将,勇武过人,参与唐太宗统一天下的战争,多为先锋大将,属武将。

从凌烟阁的人员组成来看,几乎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都对唐朝建立有着不同的功绩,这24人中只有一个李唐宗室成员,就是李孝恭,事实上,唐朝初年,李唐宗室并非只有李孝恭一人有功,比如李道宗和李神通,为何他们不能成为凌烟阁功臣?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李孝恭

唐高祖李渊的家族属关陇贵族集团,是一个超大的世袭贵族家族,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有8个儿子,14个孙子,其后裔庞大,错综复杂,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后,陇西李氏也被迫跟随。

李孝恭是李世民的族兄弟,跟随李渊参与了太原起兵,平定了割据南方的萧铣政权,打败江南地区的起义军首领辅公祏,是李唐宗室中除李世民之外最会用兵的人。

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也是李世民的族兄弟,他还是文成公主的父亲,跟随李世民参与了柏壁之战,提出了李世民同样的谋略,还参与虎牢关之战与平定刘黑闼之战,随后不久,李道宗作为灵州总管,镇守边境,多次击退了突厥大军,并与李靖一起俘虏突厥颉利可汗,李道宗还参与攻灭吐谷浑、攻打高句丽及灭亡薛延陀的战争,都立有功劳。

李神通是李虎的孙子,算起来与李渊同辈,也是李世民的族叔,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李神通在长安响应,并与平阳公主等人聚集了一万余人,与李渊一起平定长安,作为唐朝的山东道安抚大使,李神通在攻打宇文化及时失败,被窦建德俘虏,直到唐朝消灭窦建德才被救回,后跟随李世民一起攻打刘圆朗和刘黑闼有功。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凌烟阁24功臣

之所以李孝恭被排入凌烟阁,而李神通与李道宗没有,有以下原因:

1、宗室身份特殊。

贞观17年,公元643年唐太宗除了建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外,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太子李承乾的造反,唐朝历来有太子造反的传统,起因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后世的诸多太子及宗室成员企图通过造反的手段成为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皇族宗室成员一直是身份较为敏感特殊的,历朝历代都有不重用宗室人员的习惯,秦二世即位后,杀死了所有的兄弟姐妹,曹丕当了皇帝后,把所有的皇族成员都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西晋重用宗室,结果引发了八王之乱。

唐太宗深知这一点,宗室成员的身份非常特殊,一旦握有兵权及政治权力,又有非份之想的话,就会造成政治的混乱,所以历朝历代都是排斥宗室参与政治中心的,至于纪念功臣的凌烟阁可以有宗室成员,但不能过多,李世民只选了李孝恭一人进入凌烟阁。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李神通

2、以功劳来划定,同时参考能力。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到,进入凌烟阁的人员必须得有功劳,李孝恭、李道宗、李神通三人中,除了李神通功劳不足之外,李孝恭和李道宗功劳其实是够格的,李孝恭其实是文武双全,并且多次作为军队的主将率军出战,而李道宗则多是与其他将领一起出战,或者作为副将出战。

比如公元621年平萧铣之战,李孝恭是主将,李靖是副将,而公元634年攻吐谷浑之战,李靖是主将,李道宗和侯君集是副将,也就是说李孝恭早就做了主将,而十几年后的李道宗仍然没能做主将,只是个副将。

从人事安排来说,足以说明李道宗的能力不如李孝恭,虽然李道宗直到公元646年还在对外征战,但他仍然不是主将,虽然李道宗的功劳很多,但是从征之功远不如主将之功,能力也是如此,所以李孝恭能进凌烟阁,而李道宗不能。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李道宗

3、权衡利弊的结果。

凌烟阁功臣总共只有24人,但是唐朝初年的功臣显然不止24人,总要权衡利弊选择一些人,而放弃另一些人,李孝恭虽然进了凌烟阁,但从公元624年开始,他就没有对外征战的记录,意思就是唐太宗解除了他的兵权,没让他继续征战,而是给他荣华富贵,让他享受。

李孝恭的后宫有一百多人,他也开始奢侈享乐,这其实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也是权力的平衡,有能力的不给兵权,能力差一点的就继续征战,比如李道宗,一直征战到646年,然后也开始了富贵的生活。

另外,李道宗与长孙无忌、褚遂良、尉迟敬德等人有过节,尉迟敬德曾经因为李道宗的座位在自己之上,而打了李道宗一拳头,李道宗好歹是宗室还是功臣,尉迟敬德为何敢如此?而且事后唐太宗也只是警告尉迟敬德,没有任何处罚,这事都古怪,唐太宗不是公私不分和偏袒部下的人,这事总透露出唐太宗对李道宗的某种不满。

李唐三大宗室名将,为何仅李孝恭一人位列凌烟阁功臣?

李世民

李道宗后来在政治斗争中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因为双方有过节,过节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是唐太宗的心腹,唐太宗在选择凌烟阁人选的时候,也要参考部下的意见,很有可能这个原因导致李道宗没有进入。

至于李神通,虽然是唐太宗的叔叔辈,但李神通嫉妒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地位比自己高,唐太宗还亲自劝说李神通,明确告诉李神通的功劳不如房玄龄和杜如晦,至少在唐太宗眼中是如此,所以李神通进不了凌烟阁。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下,唐太宗只选了一个宗室成员李孝恭进入凌烟阁,李道宗和李神通则没有进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哥哥功高震主遭人诬陷,买百名歌姬才躲过李世民的屠刀
...外,李世民其实还有一些兄弟,那就是其他亲戚,比如李孝恭,也是李世民的哥哥之一。按照辈分的话,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哥,李孝恭第一次出现在唐统一战争中,是在夺取长安之后,李孝恭的主
2023-01-04 15:03:00
唐朝八大名将及其传奇故事
...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与李孝恭并称为贤。唐太宗在晚年评价李道宗为与李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TOP
2023-10-16 21:58:00
平定江南的大唐名将李孝恭,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也是李唐宗室里仅次于李世民的名将。为唐朝平定江南立下巨大功劳。那李孝恭是如何平定江南,助唐朝统一天下
2023-04-23 10:12:00
李孝恭:唐初宗室第一名将,为大唐打下南方半壁江山
“孝恭(李孝恭)唐族,智勇无双。行循巴蜀,降者相望。众请坑戮,孝恭酌量。获降则杀,谁肯复降。进围萧铣,铣镇破亡。获其战舰,尽放满江。救谓已破,不敢直当。既知再进,铣已降唐。辅公祏
2024-12-09 16:06:00
萧铣:从平民到梁朝皇帝的崛起之路
...威胁着李唐的发展壮大。于是两年后,李渊命宗室名将李孝恭率军征讨。唐军势如破竹,加之梁军内部各将领以为自己是开国功臣,日渐骄横,萧铣只好暂时宣布休兵,实际酝酿罢黜这些骄兵悍将。
2023-12-28 14:43:00
...也和王朗类似,正史对他的评价是“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李道宗本来是一个挺贤明的王爷,却被类小说写成大坏蛋。由于隋唐演义类小说的流行,李道宗的民间形象,也和王朗一样,
2024-06-03 09:40:00
李道宗从英雄到罪犯,他的命运如何转折?
...书记载他是李唐宗室里最能打仗的两人之一,另一人是李孝恭。李道宗在历史上有几个子女?女儿们分别嫁给了谁?李道宗是李唐皇室宗亲?他是哪一脉的人?李道宗是李渊四叔李璋的孙子,李韶的
2023-09-26 14:23:00
李孝恭养了100多位美女日夜笙歌,自污名声以求自保
凌烟阁24功臣中,李孝恭排名第2位,十多位宗室战将,他功勋最高。李孝恭是何人?他是李世民的堂兄,李渊起兵时,他开始并未响应,后来李渊封他为官,他才不得不归附。用李渊的话说,李氏宗
2023-04-15 07:06:00
李唐皇室宗亲李孝恭:从战场英雄到隐逸名士的传奇人生
李孝恭的身份非常不简单,他的曾祖是西魏王朝八柱国之一李虎,他的祖父李蔚与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是兄弟,他的父亲李安与唐高祖是兄弟,也就是说,李孝恭是唐高祖的堂侄、是李世民的堂兄,所以
2024-02-22 13: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