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最可怕的不是陷入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3-07 11:25:00 来源:罗sir职话

很多人用经济周期来形容这几年我们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但仔细想想,这样的名词似乎还不足以完全形容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说的更深刻一点,一般的小经济周期也就一两年时间,大一点的经济周期,例如美国次贷危机,也就三四年时间。

而从2020年开始,亦或是更早之前,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以及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待本轮经济周期,如果是外贸,那么追溯的可能会更早,如果是从宏观增长来看,2020年可谓是一个分水岭。

尽管在当时那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窗口,全球都面临经济增长停滞或放缓,但从新冠病毒后世界的恢复复苏情况来看,我们自己所放缓的脚步,似乎要更慢一些。

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程度,这一点已经不用过多赘述,哪怕是“失去三十年”的日本经济,最近的股市和企业利润率都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释,这是人类的天性,善于也愿意解释一切不合理,或不符合我们预期的各种现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一经济周期现象?

最可怕的不是陷入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首先,一个比较悲观的结论:这不是简单的陷入经济周期那么简单。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一般小的经济周期也就三四年时间,且这种经济周期的特性非常突出,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本质上就是贷款发放审批过大,导致了不良坏账的发生。

在这种经济周期面前,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非常突出的,也很明显,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坦白说,非常多。

2021年的一季度开始,是企业盈利的巅峰,然后就是逐个季度开始往下走,按照原来的经济周期规律,本来是应该企业盈利往上反弹了,但是从数据来看,其实是不如预期的。

单一的问题和众多的问题,其解决方案和解决的时间肯定是不同的,而今天我们的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复杂具有风险,且非常多元化,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很多刺激性措施,很难集中突破,困在了太多的问题之中。

宏观经济承压,所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第一是房地产,我国家庭资产结构中有七成都是房子,这是2019年的数据;房价一下跌,居民财富缩水,自然消费就不及预期。

当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在下跌的时候,财富无形之中是在蒸发的,这就反过来加剧了居民保守储蓄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我国居民储蓄增加了58万亿,差不多是过去十年储蓄的总和。

到现在,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已经来到130多万亿人民币,这几乎是我国一年的GDP总量,而其中的58万亿,是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存下来的。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小经济周期,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居民储蓄总量在过去四年时间里增长了如此之多,居民存款储蓄的增加,很好反映了一轮长周期的到来。

这个周期有多长,我们目前还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正如当年的日本,恐怕也没有人能够料到日本经济会陷入长达三十年的停滞期。

由房地产带来的保守型储蓄增加,以及消费复苏疲软,这是第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总的来看,房地产和消费之间互为因果,但单纯的刺激房地产市场,能否换来消费的增长,恐怕也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但过去一年的对楼市提振措施,我们也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恢复依然艰难。

泡沫、资产价格下跌、财富缩水、消费降级,彼此环环相扣,一个螺旋式的下跌,不得不令人忧心。

最可怕的不是陷入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历史遗留问题叠加黑天鹅事件,导致信心急剧下跌。

房地产算是一个历史性遗留事件,这其中还包括各地的地方债务问题,以及投资回报率疲软等等,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是过去高杠杆所带来的债务。

这些问题,在大多数时刻是不算问题的,顶多是一个灰犀牛,但要命的是,我们碰到了人类历史上百年难遇的新冠病毒,这样一个黑天鹅事件持续了三年,到今天为止,我们显然不能低估这一黑天鹅时间对整个宏观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信心的重挫。

和其他经济体相比,我们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现金刺激,或者说直升机撒钱,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后新冠时代,不论是消费还是其他,复苏程度都不如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

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应当是可以预料的,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来看还是两极分化,且大量的低收入群体是没有什么保障措施的,也缺乏公共体系支撑,而在三年时间里,很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减少,进一步影响到了后新冠时代的开支恢复。

换言之,当新冠过去,很多人不是乐观未来,报复性消费,而是学会了吸取教训,还是大肆存钱,减少开支。

毕竟,当你的收入开始减少的时候,你所要支付的房贷、孩子的教育费用并不会因为你的收入减少而减少,这些硬性开支是你一定要支付的成本,因此削弱的信心,哪怕是过去一年,也很难得到彻底恢复。

对消费的信心,就像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样,平日里看不出来,但是每当你要消费或者进行大额开支的时候,你脑海里可能就会出现那三年的场景。

另外,我们手里能打的牌,其实并不多,至少没有2008年那样多。

为什么这么说?

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是以基建带动的,可以说很好帮助我们走过了当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全球金融风暴,但站在今天的语境下,我们发现,能够拉动的基建不仅不多,地方债务的居高不下,也让这种刺激模式变得风险不可预测。

过去三年的防疫开支让地方压力已经很大了,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也导致地方过去依赖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减,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再用大规模基建去拉动GDP,效果不仅可能要边际效益递减,且风险还会加剧,总体来看得不偿失。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至今还依然采用较为保守的经济刺激措施的原因。

当然,向内看的话,中短期的问题就是地方债务、基建饱和、房地产下行导致的消费疲软,更进一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迈入存量市场,市场的天花板不断逼近,各个行业的价格战也如火如荼。

连带着,扯出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内卷这样一个新的商业格局。

内卷,放在十年前这个词汇没人会重视,但到了今天,从在校大学生到职场老鸟,几乎每个人都把这个词汇用来形容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压力或状态。

内卷常态化,是否也意味着,一个时代过去了?

宏观经济是以数据为表现的,但微观上,小到个人的感受,大到一个群体的感受,都在表明,此时的经济已经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

最可怕的不是陷入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第三,人口结构是长期影响我国经济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说上面两点是中短期因素,那么人口绝对是长期因素,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百年,人口的结构性变化,都必然会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不仅仅是创收,同样还有开支。

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就好比一个跷跷板,但不同的是,这个跷跷板的另一端正在越来越重,过去是上班族和退休群体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但现在随着一代婴儿潮大面积面临退休,老龄化开始加剧,退休那一端的跷跷板,正越来越重,这也意味着上班族这一端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别的不说,单就养老金发放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还有医疗保险的开支问题等等,养老不仅仅是个人子女家庭的责任,放在一个更宏大的语境里,它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点其实也是发达经济体的共识。

老龄人口越多,每年需要花在退休群体上的开支就越多,换言之财政压力就越大。

除此之外,由于老龄人口没有工作,这也不会帮助我们提高生产力,且未来大量的农村、低收入群体老人的生计,可能也会形成一个较大的民生问题。

以农民工为例,我国有上千万70后农民工,未来他们退休后,由于许多都是独生子女,以今天的人均GDP来看,养老不仅仅是一个压力,更是一个重担。

无法创收,开支加大,对年轻人来说,不仅仅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还会面对整个老龄化社会的重担,此时如何让经济增长,这就演变成了一个很难的局面。

以上仅仅是我们内部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如果视野放的更大一点,我们还会看到外部形势的复杂变化。

美财长耶伦去年访华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她说:“1980-2010年是中美蜜月期,在这3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

这句话当然是耶伦自己有夸大美国的成分,但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可能再也回不到双位数增长的时代,换言之,这已经不是经济周期的问题了,就好比美国也不可能年均GDP增长超过10%一样,这是一个时代的过去,而非经济周期。

最可怕的不是陷入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时代滚滚向前,个人的意志无法影响时代,却常常被时代影响。

我至今还记得十年前,我们是那样的意气风发,社交平台上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人们都在目睹并期盼着下一个十年会更好,一个向上的经济周期,不仅仅和经济体深度绑定,同样也和个人的命运深度绑定。

如今,就像我们再也回不到年均10%的增长一样,很多东西似乎都回不去了,父母重金投入的教育,恐怕也再难像十年前那样,对孩子充满希望和乐观,期盼他能够出人头地。

因为哪怕就是父母自己都开始明白,出人头地正变得越来越难。

但反过来,我们也都应该清醒地明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永远保持年均10%的速度增长,就好比人口总会老龄化,产业总会饱和,技术的发展总会遇到瓶颈一样,贸易也总会随着不同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而转移。

这是我们难以违背的经济基本规律。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除了释然之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自己还能够赚钱的时候,多赚一些钱,年轻时不怕吃苦,付出虽然未必能够换来同等的回报,但至少能够增加收入增长的几率。

同样的,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如果不趁着经济还能够增长的时候,多拼经济,难不成还要等老龄化加剧的时候,人力成本高昂的时候再来拼经济吗?

一个经济体的增长,某种意义上和一个人追求的收入增长没有什么两样,而在市场经济下,我们每个人都以收入增长为追求目标,那么一个经济体的GDP,如此才会增长。

一个时代过去,我们埋头惋惜,抬起头,我们又终将继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7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 管清友先生 为我们带来主题分享:《AI技术颠覆经济周期与全球经济体系》管清友:谢谢36氪的邀请。其实我今天主要是来看经济研究工作者这个行当是怎么被替代掉的。我们这个行当已
2023-11-30 15:51:00
荣耀CEO赵明:突破创新瓶颈 开启行业演进新周期
...手机的未来演进”主题演讲中提到的,消费电子行业是长周期行业,影响最大的从来不是经济周期,而是创新周期。而荣耀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突破创新瓶颈,开启行业演进新周期。一场特殊的盛会
2023-06-30 11:01:00
酒业周期,国宝李渡西柏坡共创大会共谋出路!
...剧,超过50%利润空间减少。名酒市场持续下沉,白酒行业周期之中市场情绪波动起伏,作为连接酒厂与消费者的“中枢”——经销商该如何前行?成为大家时刻关心的问题。7月12日至7月1
2024-07-15 15:47:00
华安基金发布2024年黄金投资展望:正在迎来黄金新时代-基金频道-和讯网
黄金在2023年的加息周期中取得了超预期的表现,AU9999黄金涨16.8%至480元/克,COMEX黄金涨13.5%至2071美元/盎司
2024-01-30 17:16:00
金鼎资本品牌文化全新升级:以信任契约,共擎生产力跃迁的时代罗盘
...创者的格局、文化传承者的信念,与创业者共同穿越经济周期。”何富昌的宣言,折射出中国本土投资机构在时代浪潮中的清醒自觉。一、文化内核:用信任托举生产力革命此次升级的深层逻辑,在
2025-07-14 21:44:00
张忆东:A股港股反弹一触即发,四季度迎来吃饭行情
核心观点:1、美国经济是短周期繁荣的尾声,短期对美国经济不乐观,不代表它是衰退,我们更倾向是软着陆2、未来半年,美元反而有望比今年前三个季度会弱一点。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乐观一点可能
2023-10-12 15:12:00
达利欧:世界处于危险边缘,面临三个剧变
...一个蓄力期,在这之中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周期其实不会被很多人所看到,因为我们总是会被短周期所迷惑。6、我们要除了思考国家内部一些经济周期之外,更要考虑可能是国际性的
2023-04-23 09:49:00
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有何不同?(财经科普)
...者 王 观最近几年,我们常常会听到要强化宏观政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那么,什么是逆周期调节?什么又是跨周期调节呢?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因为受到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
2025-04-07 06:38:00
李迅雷:下一个十年该买什么?| 立方大家谈
...下降,利率下行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我们要看到这一轮周期的长期性,不是短周期,也不是中周期,而是长周期。另一个通过短期大幅降息来度过房地产危机的成功案例是美国。2007年美国次
2024-07-19 17:0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邮储银行临清市支行发放500万元贷款赋能轴承科创企业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杨勇 通讯员 洪洁)近日,邮储银行临清市支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精准对接地方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2025-11-17 10:16:00
首钢水钢商业模式创新让工业副产“变废为宝”
多彩贵州网·动静新闻讯(通讯员 杨德清)近日,笔者从首钢水钢制造管理部获悉,依托首钢股份的资源与渠道优势,水钢两种工业副产在首钢股份在线平台竞价中实现大幅溢价成交
2025-11-16 14:52:00
奥锐精被投企业Phaos Technology成功登陆纽交所 硬科技专利转化获资本市场认可
近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先进显微镜技术供应商——Phaos Technology Holdings(股票代码:POAS)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5-11-16 18:13:00
马来西亚山东国际会客厅清真产业专业委员会正式启动
11月16日,中国数字清真追溯认证平台与马来西亚远方商务管理有限公司、中展国际商务有限公司在吉隆坡成功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6 17:00:00
多因素催化锂电板块走强
11月13日,锂电板块成为资金集中涌入的核心赛道。Wind数据显示,锂电池指数(884039.WI)当日大涨6.40%
2025-11-15 07:06:00
11月以来机构调研聚焦成长与防御方向
11月以来,A股市场机构调研热度持续升温,超695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走访调研,覆盖电子元件、半导体、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多个核心行业
2025-11-15 07:06:00
海外用户活跃,小红书44个国家地区用户参与身边写作大赛
近日,小红书罕见地透露了一组海外用户相关数据。在第二届身边写作大赛中,来自44个国家地区、232个城市的用户参与了投稿
2025-11-15 18:32:00
54股11月回购逾2000万元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14日,11月已有220家公司实施回购,其中,54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2000万元。从二级市场来看,三元股份、壹石通、棕榈股份等股股价11月涨幅居前
2025-11-15 20:37:00
一周合辑|太保、新华、众安前10月保费收入出炉;青海银行迎新董事长、行长、副行长
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深化物流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优化融资、保险等产品服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最高法拟定
2025-11-15 21:32:00
因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浙商银行深圳分行被罚330万元
11月13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浙商银行深圳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到位;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
2025-11-15 21:44:00
越秀产业基金、远景能源等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近日,南昌越秀远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3.9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
2025-11-14 15:00:00
格力集团、华发集团成立特资资产运营管理公司
近日,珠海市特资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毅强,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
2025-11-14 15:00:00
浙江欣旺达动力系统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浙江欣旺达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桂松,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货物进出口
2025-11-14 15:00:00
阳光财险“爱心助考”公益活动入选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案例
近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发布“2025人民企业社会责任案例”。阳光财险“爱心助考”公益项目活动凭借在社会责任与公益实践方面的持续深耕和扎实实践
2025-11-14 15:10:00
并行科技、直真科技合资成立算力科技公司
近日,郑州直真并行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通信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并
2025-11-14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