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管清友:AI技术颠覆经济周期与全球经济体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30 15:51:00 来源:36氪

主持人:下面有请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 管清友先生 为我们带来主题分享:《AI技术颠覆经济周期与全球经济体系》

管清友:谢谢36氪的邀请。其实我今天主要是来看经济研究工作者这个行当是怎么被替代掉的。我们这个行当已经出现大量失业,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现实中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大量研究人员、设计人员、办公室行政文字人员正在被替代。所以在和他们商量说讲一个什么主题的时候?我说我们可能还是要看看对经济的影响。当然我主要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从微观到宏观去看。我刚才也认真听了前面专家、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发言,很受触动。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技术、产业在飞速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我们乐观其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大多数人受到技术飞速发展的被动式影响,我们很多时候无能为力了。我们不仅要反思过去技术对经济周期,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次是不是会彻底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经济周期?

短期分析来看,我们习惯用繁荣、衰退、箫条、复苏所谓四分法分析对经济的影响。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其实我们已经看到,短期的经济周期分析离我们很遥远了。

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似乎经济周期在衰退和萧条中一直没有出来。像我们今天的主题,太阳照常升起。

我特别想给它加一句话,太阳一定是照常升起,但是阴天老是不结束。我作为一个普通个体,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阴天变成晴天,哪怕下一阵雨,狂风暴雨,希望阴天、雨天时间短一点。我们现在不知道阴雨天到底会持续多久。

就像我们用经济学思维看待今天经济周期,也陷入到一种疑惑和困境。就像我们说,长周期里有60年的康波周期,大家对“人生发财靠康波”耳熟能详。

在今天以AI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之下,我们想一个问题,传统的经济周期无论是短周期还是长周期,还在起作用吗?各位可以问问自己,即便我们不是搞这个行当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受到周期的影响。像过去几年,我们经历的周期一样。

处在繁荣甚至泡沫的时候会发现,我们有很多行业天然成为受益者。甚至事后复盘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所谓时代周期的红利当成自己的本事。当我们这个周期下来的时候,无论我们用衰退还是萧条还是新周期替代,你会发现你充满无力感。现在问题是到了一个大的周期拐点,这个拐点如何定义,没有确定的答案。

我们是不是处在两次“康波周期”期间?我们都很期待新一轮所谓的技术革命,甚至看到了萌芽,但是新技术对社会改变才刚刚开始。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技术会不会,或者在多久会发生指数级增长,会带动很多产业,带来很多工作机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我也特别期待,在我们有生之年是不是不用上5天班了,现在欧洲人开始上4天班了,我们以后只上1天班或者只上半天半?

传统的经济周期,实际上是基于工业革命或者基于对工业社会的理解而总结出来的。它很难去解释或者说预判未来的周期。就像过去十几年,我们经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很难用工业时代周期解释我们遇到的很多困境。

所以我们到底面临哪些变化?哪些不变?这不是一个闭环的答案,我也无法给出一个预测或者指标,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回答。

当技术包括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生产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那么人类社会会发生什么?我们每一个个体会面临什么样不同的选择?

一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一种熟悉的感觉,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其实和当年马克思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

经典的所谓经济学的分析,讲生产函数,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讲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一个企业也讲如何扩大生产规模、低成本复制、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我们基本可以认为,生产已经不再是一个大的问题。只要有需求,生产就可以满足,甚至说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临的是一个剧烈的生产过剩。

甚至有的学者提出说,似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马克思时代,也就是生产过剩危机时代。马克思时代所谓的生产过剩危机是以收入和资产划分。今天我们看到人群的划分已经不是一个所谓资产和收入单一的维度划分了。而是以所处的行业、接触的信息,是不是存在信息茧房,最终凝结成或综合成一个概念,就是身份和理念的概念。今天我们划分社会结构,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身份和观念,这是比较大的一个变化。

第二个就是大家能直观感受到的,全球化的变化。20年前人们怎么总结全球化?或者人类怎么说全球化?今天我们说全球化是脱钩、断裂,真的可以完全脱开吗?每一个国家真的可以成为一个孤岛吗?

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中美之间的很多脱钩断裂,是实际上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美国与其他国家也没有实现所谓真正彻底的脱钩。当我们在考虑技术进展的时候,当我们考虑生产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传统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正在失效。

今天很多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去了,比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但技术的进展已经可以把成本降得足够低,让市场不断的延展,这些比较优势还在吗?今天很多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去了,假以时日,是不是美国也可以生产非常低成本的产品。我想人工智能会不会导致比较优势的消失?以至于带来新一轮产业链的重构?而这种产业链重构不是所谓两国关系发生变化,或者两国交恶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技术改变了国际关系。

回顾历史,无论工业革命还是蒸汽机革命等等都改变了国际关系。我们现在处在新一轮国家关系重塑中,尽管现在还看不太清楚。

第三,我们看待一些社会科学问题的范式也变了。我们现在看待经济增长视角已经落后了,我们是用一个特别落后的框架看新的事物,看不清楚,甚至说简单的套用,会经常出现很多纰漏,说不清楚。

比如我们用工业时代范式看待今天的世界,资本、土地、劳动、技术。我们看到完全颠覆原来理论的经济现象正在发生。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视角或者新的框架来分析这些问题。但是,我没有这个能力给大家梳理出来,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是我觉得可能发生变化的三个维度,还有一些是技术无法改变的事情。这个可能对于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更加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科研工作者,都能踏进所谓人工智能指数级增长的红利中。

想一想,在所谓技术和产业链飞速发展过程中,它带来的结构剧烈碰撞,哪些阶层受损了?哪些人会受到冲撞?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适应这个剧烈变化的社会?

第一,不变的是技术带来的创造性和破坏性。一方面,一定是产业和技术的增长带来的正向变化毋庸置疑。我也保持乐观的态度。但过去300年的时间里,每一次技术革命带来创新后,都是是创造性的破坏。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很多人的失业或者他们的境况变差,我们也有相当大的能力和经验解决这些问题。

300年以来,从工业革命以来,包括过去几十年经历的移动互联网革命,你是觉得自己更幸福还是更不幸福了?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的。你是觉得你比300年前的人幸福了还是不幸福了呢?总体,我们从经济维度上看,确实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破坏性和创造性并存,这是不变的。

第二,自由市场经济是不会变的,我们对德先生、赛先生的追求是不会变的。前几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多人说我们有足够条件回到计划经济,有所谓新计划经济,这个我不认同,我认为技术无法改变自由市场,这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不可能再回到计划经济,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第三个不变的是供给过剩之下的资源分配问题。这依然是未来企业家和政治家要考虑的问题。技术的迭代每天都在发生,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到信息技术,到我们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但是,供给的过剩以及供给在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问题、在一个国家之内的分配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被成功解决。你也很难简单的用一些比较小的经济体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身上,我也没有看到一个特别好的方案,这恰恰是未来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分配效应会继续拉大收入财富的差距。这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所以今天把我的疑惑也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无论如何技术的迭代不会停止,它带来的创造性我们要用好。还是像今天的会议主题一样“太阳一定照常升”,希望阴天尽快结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福证券:重磅会议对A股形成有效提振,布局A股好时机
...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明确了方向。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在统筹发展
2023-11-05 13:47:00
储能行业重磅文件发布 如何让新型储能产业“走向世界”?
...避免“单打独斗”。我国新型储能产品以高质量以及技术经济性优势占据全球市场出货量第一。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有望朝一亿千瓦迈进,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
2025-02-20 07:37:00
人工智能:勾勒产业创新发展新图景
...能化升级与城市智慧化治理中实现规模化应用,产生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科研攻坚:破解制造“卡脖子”难题宋轩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在日本东京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并组建
2025-07-18 09:00:00
杭州创新文化与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的基因密码
杭州日报讯 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杭州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等为代表的现象级新锐科创企业,凭借在AI大模型、四足机器人、国产3A游戏、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突破
2025-07-24 07:01:00
精彩回顾:哈评中国年会2024|良币时代
...国年会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本次年会聚集了中外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学者和行业领袖,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经济挑战、技术革命浪潮、和产业结构转型中以高质量的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4-11-05 13:55:00
广州开发区“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要“颠覆”点啥?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局长何莹表示。
2024-02-21 17:33:00
攻关颠覆性技术!海尔承接北京首个双碳领域直流家电项目
...固碳13kg来算,年省电量相当于种树20棵。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海尔积极探索颠覆性技术,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也将带动更多企
2023-12-15 11:58:00
...产业角度来看,将利用技术创新,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颠覆性进步。2022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球科技精英的目光:来自全球各地重点高校、
2023-02-21 06:05:00
发力新兴产业 开辟产业新赛道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广东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图为在佛山照明高明生产基地拍摄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2024-01-10 07: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当5G信号如繁星般铺满城市的每个角落,基站与机房便成了支撑数字世界的“能量心脏”。然而,这些日夜运转的“心脏”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2025-08-29 06:31:00
中科健康用技术创新“榨”出全球第一滴灵芝孢子油,看中药现代化新生——二氧化碳“魔法”榨油 “捕获”中药有效成分编者按质量
2025-08-29 07:37:00
8家宁企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同比去年新增3家解读民企“尖子生”的跃升密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通讯员程太兵8月28日
2025-08-29 07:37:00
【2025数博会】从技术赋能到场景落地,大模型与智慧治理实现创新融合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跨行业发挥力量?大模型如何与智慧治理创新融合?8月27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第二篇章“理论与融合”中
2025-08-28 12:19:00
【2025数博会】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贝依林:贵州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有很大吸引力
“贵州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和政府服务给具有很大吸引力。”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贝依林,在参加27日召开的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荐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5-08-28 14:23:00
【2025数博会】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林:数据流通赋能人工智能发展
“在人工智能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当下,数据流通正成为驱动这一新型生产工具发展的关键引擎。”8月27日,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林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介会上说道
2025-08-28 14:24:00
直播预告|直击2025数博会:探秘六大展馆,解锁硬核“黑科技”
8月27日至30日,2025数博会专业展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门迎客,六大展馆共有375家参展企业,华为、百度、超聚变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
“斯坦福大学《2025年AI指数报告》称,去年全球AI市场规模已突破39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北京合力亿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宏生:客服AI员工开启企业数智化旅程
“大量高重复沟通工作和情绪积累导致的客服行业高流失率问题突出,对企业和员工都是困境。”在27日上午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828精选AI企业应用方案宣讲会上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与贵州共筑国产化数字生态
8月27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介会上,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介绍公司在黔布局
2025-08-28 14:24:00
果然财经|小瓶酒饮和迷你冰激淋受热捧,“以小切大”占领市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点外卖时,商家附赠的那瓶掌心大小的碳酸饮料;逛超市时,冰柜里码得整整齐齐、一口就能咬下的迷你雪糕——如今的消费市场里
2025-08-28 14:29:00
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百余名记者深入武汉经开区,一系列调研报道生动勾勒出一幅“中国车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2025-08-28 14:34:00
万达影城携手淘票票助推“轮椅友好厅”惠及全国近80城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之际,万达影城作为首席合作院线,与淘票票、阿里公益共同宣布,“轮椅友好厅”无障碍观影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
2025-08-28 15:03:00
万达电影暑期档“吃谷”挣了1个亿 爆米花桶成“新型谷子”
近日,万达电影继中期披露净利润同比激增 372.55% 后再传捷报——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达1.0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4%
2025-08-28 15:04:00
卧兔旗下WotoHub AI小兔数字员工行业首发,创造海外红人营销新纪元
是否大家都有体会:红人营销正从创意campaign变成重复劳动?跨境卖家有好产品、好内容,却总在执行中脱节。人力被机械性工作消耗
2025-08-28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