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宪宗生母周氏为什么不成为皇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15: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弘治十七年三月明宪宗生母太皇太后周氏崩,孝宗谕令礼部为太皇太后议定谥号。礼部起初拟“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但在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的强烈反对下又改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并获得孝宗首肯。

有什么区别么?如果周氏泉下有知,估计要被气吐血。没了“睿皇后”这三个字,意味着她之前被朝堂给忽悠了,更意味着她奋斗一生的事儿还是不能落定,成不了正儿八经的“皇后”!

宣德九年,年仅五岁的周氏被选入宫中与皇太子朱祁镇一起生活。对于周氏来说这是非常幸运的,这种安排意味着她不是普通的侍女,而是作为未来皇帝的嫔妃来培养。但同时这也是“不幸”的,意味着她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嫡妻。

明宪宗生母周氏为什么不成为皇后?

正统七年五月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安排下,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钱氏被册立为皇后,随后周氏被册立为嫔。原本名分已定,做不得它想,但是命运却开了个玩笑。钱皇后婚后一直无法生育,而周氏则在正统十二年为英宗诞下了皇长子(朱见深)。

周氏应该也是这个时候燃起了成为皇后的心,因为宫中就有个现成的“榜样”。英宗的生母孙太后当年就是凭借生下皇长子,挤掉了宣宗的正牌皇后胡善祥晋升为皇后。

不过英宗并不想向自己的父皇学习,既不册立皇太子也不进封周氏。明显就是支持钱氏,等待其诞下子嗣,但是气运此时站在了周氏这一边。

正统十四年御驾亲征的英宗在土木堡遭遇惨败,自己也成了也先的俘虏。为了皇朝的稳定,孙太后紧急册立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随后登基的郕王朱祁钰尊英宗为太上皇,并将周氏进封为皇贵妃。

虽然其后几年周氏和还朝的英宗一起被软禁于南宫,她的儿子朱见深也被朱祁钰废黜。但是周氏母子的身份、影响以及地位在这种政治浮沉中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宪宗生母周氏为什么不成为皇后?

景泰八年因为皇朝继承人长期空悬,加上朱祁钰重病,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联合宫中孙太后发动“夺门之变”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英宗为了稳定皇朝以及自己的地位,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但是他一直坚决反对进封周氏为皇后。上复辟,太监蒋冕白于皇太后,谓后无子,周贵妃有子,请立周贵妃为后。上怒,立斥之。《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

此时的周氏就只能选择等待,因为成为皇后有两种途径。一是被皇帝明媒正娶或者进封为皇后,二是由后嗣皇帝为先帝“封”皇后。既然指望不了自己的丈夫,那就等自己的儿子登基。但是英宗的态度和手段也很坚决,他用遗诏来绝周氏的心思。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养,以终天年。德王等王俱与善地俾之国。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

英宗在遗诏中不但再次重申了钱氏皇后的身份,而且指明了她身后的待遇“合葬”。废除殉葬的目的很明确,防止周氏和皇太子以此逼死钱皇后。

丈夫的态度也彻底激怒了周氏,皇后的位置非抢不可。周氏的攻击异常的简单粗暴,英宗驾崩后不久,周氏就让司礼监太监夏时以宪宗的名义向内阁传话。其称钱氏久病身残,没资格做太后(也就是废钱氏皇后名位)。

注:英宗被俘后,钱氏因伤心和恐惧日日伏地恸哭,不但哭瞎了一只眼睛,也导致一条腿残疾。

内阁李贤和彭时以先帝“遗诏已定,何事多言”为由,拒绝了夏时的要求。夏时则拿出宣德朝旧例来压内阁,“子为皇帝,母当为太后,岂有无子而称太后者?宣德间有故事”。

明宪宗生母周氏为什么不成为皇后?

真要耍起嘴皮子来,周氏和内阁大学士们相比还是很欠火候的。彭时表示宣宗换皇后是因为当时胡皇后上表自废,如果钱皇后现在上表自废,由谁来同意呢?难道有人想让身为儿子的皇帝(宪宗)背上“弃母不孝”的骂名么?(钱皇后是明宪宗的嫡母)

被内阁将死的周氏只得接受了内阁“两宫并尊”的方案,也就是钱氏和周氏同时称皇太后。看上去身份好像一致了,但其实啥也没变。对她俩的叫法上就有明显的区别,钱氏被称为“慈懿皇太后”,周氏则简单被称为皇太后。

因为她们相对于她们最重要的那个人-- 明英宗,仍然一个是皇后(嫡妻),一个是贵妃(妾)。

不能直接废钱氏的皇后身份,周氏又换了个方法,把属于钱氏的皇后待遇全部抢过来。这个“待遇”不是指她们在宫中的吃穿用度标准,甚至也不是她们在宫中日常受到的礼仪对待。而是她们身后的“待遇”-- 系帝谥、合葬、祔太庙。

“系帝谥”指皇后谥号取用皇帝谥字,例如以谥号称呼明英宗的话,可以叫他“睿皇帝”,他的皇后也可以被称为“睿皇后”。“合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同穴,与皇帝葬于同一墓穴中。“祔太庙”指皇后神位与皇帝神位一起入太庙享受祭祀。

按照明朝的制度,后宫嫔妃中只有皇帝的嫡后才有资格享受这三项待遇。

成化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慈懿皇太后钱氏崩,宪宗在召集群臣商讨丧葬事宜时突然表示需要“另择吉地”来安葬钱氏。朝堂上下都不傻,大家清楚是周氏不想钱氏和英宗合葬,而且这事干成后,系帝谥、祔太庙也绝对要挨个折腾。

礼部尚书姚夔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理由很简单祖宗礼法和先帝遗诏。姚夔还把话给挑明了,他说如果皇太后有“顾虑”,可以身后一起合葬。最后他还警告宪宗,不遵从祖宗合葬之制以及先帝遗命,是要被朝堂、天下、宗藩、后世“议论”的。

注:姚夔的话威胁性很强,他是在暗示宪宗的行为会让他在道义上无法符合做皇帝的要求。皇朝的传统价值观虽然认为臣民没资格推翻皇帝,但是无道的皇帝也是没资格赖在位置上的。

为了给周氏和宪宗足够的压力,七月初三近两百名朝堂重臣以及在京公侯,跪伏于文华门前“哭门”,要求皇帝遵从先帝遗诏。迫于压力周氏和宪宗不得不退让,为钱氏上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安葬于英宗显陵并将神位祔太庙。

至此钱氏的皇后身份彻底无法改变了,不过在这场斗争中周氏也实现了保底。朝臣们出于妥协同意了周氏身后也系帝谥、合葬、祔太庙的要求,而且还出了文书为凭,也就是说周氏可以成为皇后。谨按成化四年间慈懿皇太后崩逝之日,群臣会议有二后并配之文。《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九》

明宪宗生母周氏为什么不成为皇后?

但这板上钉钉的事情,却被不认旧账的内阁和那个传说中受她保护才顺利长大并登基的明孝宗(朱祐樘)共同给推翻了,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修改周氏谥号。

注:关于这段公案,笔者觉得不是孝宗无情,而是《明史》中所谓的万贵妃迫害后宫嫔妃以及宪宗子嗣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个事情乾隆都考据质疑过,笔者之前也有图文说过此事,有兴趣的可以翻看。

孝宗之所以推翻当年的妥协,主要是三点。

一是他们的关系不好,虽然具体原因笔者不确定(可能是周氏在后宫比较跋扈),但是有很多证据可以旁证这一点。例如孝宗一直不同意崇王朱见泽(周氏的另一个亲生儿子)入京朝觐周氏,甚至在周氏生命最后几年,屡次提出想见一见自己儿子都不能如愿。

明朝虽然不允许藩王们擅自离开藩地,但是也没有不允许藩王朝觐的规定。同时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崇王朱见泽有谋逆的能力或意图。最后一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想见一见自己的儿子,这也不是什么理解不了的事情。孝宗如此不近人情,只能说他和周氏之间关系不好,有矛盾。

二是虽然当年达成了妥协,但是孝宗并没有参与。他不愿意平白的去背这个破坏祖制的坏名声。三是一旦同意后,他自己也要惹上很大的麻烦。孝宗的生母纪氏也不是皇后,要不要给自己的生母争取“系帝谥、合葬、祔太庙”的权力?孝宗本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愿去干这种和整个朝堂斗争的事情。

因此内阁一反对,孝宗就就坡下驴改“睿皇后”为太皇太后,并且也不动神色的无视当年“祔太庙”的约定,周氏的神位被奉安于奉慈殿。周氏奋斗几十年,即将到手的成果也就此化为乌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妃子的儿子当了皇帝,妃子能成为太后吗
...元帝是汉哀帝的爷爷,王政君的丈夫)明朝两宫并尊是从明宪宗开始的,明宪宗的生母周氏和明宪宗的父亲明英宗的皇后钱氏并称太后,可是这是因为钱皇后的性格比较软弱,而且已经是残疾人,因
2024-06-20 10:55:00
周氏从宫女到太皇太后,争了一辈子的名分被亲孙子明孝宗终结
...行至庙门。具祭服奉安神主于寝庙,祭祀如时祭仪。—《明宪宗实录卷八十一》太庙一切的美好,都毁于亲孙子之手经过慈懿皇太后名分之争,看似周太后输了,但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与孝
2024-01-24 20:32:00
明朝后宫周太后与钱太后的生死较量
...主人和皇太后。明英宗驾崩后,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朱见深登基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尊礼皇太后,按照常理,钱氏作为嫡母,是先皇朱祁镇的原配皇后,被尊的首先应该是新帝的嫡
2023-10-10 22:30:00
揭秘明朝皇帝生母的身份
...见儿子“病死”,也被剥夺太后尊号并在冷宫默默死去。明宪宗朱见深生母,孝肃太皇太后周氏。周氏为北直隶顺天府人。宣德九年,年仅九岁的周氏和当年的孝恭章皇后孙氏一样被选入宫中作为皇
2024-01-11 17:12:00
揭秘明孝宗朱祐樘和他母亲纪氏的真实身世
...,我们要了解朱祐樘出生的背景。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朱见深在收到广西大藤峡平定瑶民叛乱的捷报后,下令将该地改名为断藤峡,并从俘虏中选出一些美貌女子送入宫中作为女史。其
2023-10-06 15:59:00
明宪宗身为皇帝,为何独宠与生母同龄的万氏?
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一位非常特别,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皇帝都有不少妃嫔,她们都在年轻貌美的时候,进入后宫,一般年龄比皇帝要小很多。然而,明宪宗却很特殊,后宫里面年轻貌美的女子
2023-08-28 12:08:00
明英宗留下善待钱皇后遗诏,为何毫无用处
...陵墓的甬道被封闭了。朱祁镇死后,太子朱慎即位,是为明宪宗。宪宗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祭拜太后,按照常理,他应该先敬嫡母,后敬生母,就像群臣讨论尊卑之数一样,宪宗的生母周氏以干
2024-04-28 11:15:00
盘点历史上那些多宫并立的太后
...嫡母皇太后孙氏为上圣皇太后,尊生母吴贤妃为皇太后。明宪宗朱见深时期:慈懿皇太后钱氏【?-1468】、皇太后周氏【?-1504】钱氏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明宪宗嫡母;周氏是朱祁
2023-01-06 14:58:00
明宪宗朱见深幼年很坎坷,首先不是嫡出并不受父皇和宫廷的重视和宠爱。正统十四年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后,三岁的朱见深又被卷进皇朝至高权力的斗争中。先是被册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又被废为沂王
2023-02-13 13: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