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入局制氢赛道,骥翀氢能致力于让全产业链“变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5 11:47:00 来源:砍柴网

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绿氢产业正处风口。出于对氢能产业趋势的长远洞悉,国内领先的电堆研发与生产企业骥翀氢能联合发起成立大连氢翼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氢翼),致力于质子交换膜(PEM)和碱性(ALK)等电解水制氢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式宣布向上游延伸,入局制氢赛道。

骥翀氢能是国内为数不多打通金属双极板电堆产业链的企业。在近年来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喧嚣沉浮间,骥翀氢能回归市场与商业的本质,开辟出一条“高性价比”产品之路,获得2023年中国金属板电堆出货量前五(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公布数据)的成就,树立了“用氢端”的行业优势地位。如今,骥翀氢能再次把握绿氢“风口”,延伸产业链到“制氢端”,再次显示出其不凡的行业洞察力和“谋篇布局”的商业思维。

入局制氢赛道,骥翀氢能致力于让全产业链“变绿”

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博士

从更上游破局氢能应用“瓶颈”

“国内燃料电池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成本不断下降,在商业进程和市场潜力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动力,尤其是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发展迅速,示范车型已从燃料电池公交车、市政环卫车扩大到重卡、物流冷链车等,示范应用每批次达到百台及以上规模。但目前这些应用大都处于基于灰氢的示范阶段,如果能突破廉价、便利的绿氢供应 ‘瓶颈’,则燃料电池可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骥翀氢能董事长付宇博士表示,“正如‘氢翼’二字的含义,我们希望通过开发制氢装备为氢能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去电解水,生产绿氢,对于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电解水制氢成为国内外能源行业关注的热点,不仅核心设备电解槽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技术、政策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突破,合力促进了电解水制氢产业的加速发展。布局制氢产业体现了骥翀氢能对行业大势的前瞻性认知和把握。

延续“高性价比”路线,实现电解槽“降本增效”

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分析让骥翀氢能洞悉到了当前制氢行业的技术布局空间,机遇就存在于大连氢翼主攻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技术路线中。

当前电解水制氢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成本控制是困扰绿氢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症结,对于质子交换膜(PEM)来说尤为如此。在当前主流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中,质子交换膜(PEM)因动态响应快、系统紧凑、氢气纯度高、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匹配等优势,被行业寄予厚望,但目前成本较高。

骥翀氢能在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领域的优势恰好有助于解决电解水制氢成本高、寿命与可靠性尚需提高等难题。付宇博士解释:“我们长期深耕的燃料电池其反应原理正好是PEM电解水的逆过程,所以骥翀在质子交换膜(PEM)制氢技术上具有两大优势,第一是能够提高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第二是能够降低成本。”

基于多年实践,骥翀氢能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燃料电池产品正向开发体系,将其引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开发中,能够为有效保证产品耐久性和寿命打下基础,同时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并具备不断升级迭代的能力,形成持续的知识产权积累。

成本方面,双极板在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的成本占比超过50%,而骥翀氢能在金属双极板的开发和生产中实现了全自主国产化。双极板的材料成本主要在于涂层,骥翀氢能控股公司常州翊迈独有的耐超高电位高导电涂层技术,可大幅降低双极板及金属扩散层的贵金属用量,从而显著降低成本。在生产成本上,骥翀氢能控股公司深圳众为已实现燃料电池从金属双极板到电堆的全自动“数智化”产线开发与应用,具备向PEM制氢的转型能力,可从降低设备摊销和人工成本两个方面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把控。

两重优势叠加,使得大连氢翼的电解槽产品延续了骥翀氢能电堆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路线,为后续商业化奠定了基础。付宇博士透露,大连氢翼首款产品将于年底问世,目前已有数个意向客户,这显示出骥翀氢能向制氢产业布局已取得初步成果。

深层思考布局,推动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从整合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产业链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业化布局,从全资控股掌握电堆关键技术的常州翊迈、深圳众为等公司到联合成立大连氢翼,骥翀氢能成立6年,看似马不停蹄地扩充商业版图,实际上每走一步都凝结着付宇博士和创始团队的精准分析和深层商业逻辑,此次入局电解水制氢亦是如此。

“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产业链的拓展也是非常慎重的。此次扩展制氢产业链,看似跨度较大,实际上是看准了燃料电池与电解水制氢原理间的可逆性,将我们在燃料电池领域积累的优势转化到制氢领域。”付宇博士表示。

骥翀氢能发挥自身优势技术成立大连氢翼,对公司发展来说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成本低廉、供应便利、稳定性高的绿氢生产装备的普及将有利于推动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和分布式电源等场景的应用;其次,将打开更大的氢能应用市场,包括冶金、化工等领域,其市场体量远大于燃料电池。

从更深层次来讲,大连氢翼的成立是推动氢能产业链协同的有效实践,蕴含着付宇博士对氢能产业长远发展的深度思考,他表示:“氢能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且复杂的特点,如果各自为战,可能会直接输在起跑线上。每一个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独立发展都会非常缓慢,甚至发展方向都可能出现问题,也很难开发出一款协同性好、有竞争力的终端产品。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需要大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样才能更快的让产业链运转起来,进而更早的实现产业化。”

付宇博士的思考,体现了骥翀氢能“做中国人自己的电堆”的使命,立志为氢能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大连氢翼的成立,是骥翀氢能实现使命的重要一步,从“用氢”到“制氢”,一步步为我国实现绿色能源转型贡献“骥翀”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逐新提质丨江苏扬州:聚“氢”成“链” 领跑氢能新赛道
5月14日,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专题调研扬州市氢能产业链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坚持前瞻眼光、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创优氢能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推动扬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壮大,为扬州
2024-05-16 11:00:00
...市场爆发的时刻。这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成熟发展。”
2024-04-01 06:20:00
...人民日报成都加快氢能产业布局(经济聚焦)去年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本报记者 王明峰《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0 版)核心阅读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2024-06-27 05:56:00
...正锚定氢能千亿产值目标,全力推动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绿氢生产输出基地、氢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基地、绿氢多元应用基地、氢能技术研发基地
2023-11-22 07:42:00
...完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体系,已形成实力雄厚的完整产业链条,未来将重点发展特种车、专用车,培育轻量化、车身、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车联网等核心零部件企业。烟台黄渤海新区内现有氢
2023-01-06 08:14:00
...企业,已集聚比亚迪、欣旺达等一批国内领先企业,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产业规模平稳增长。持续“上新”,助推强链补链延链大唐南京热电50MW独立储能电站项目预计6月底投产,诚志液氢
2024-03-23 10:08:00
...远超5万辆的目标。十万亿“赛道”的蛰伏与机遇氢能源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氢生产与供应),中游(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下游(氢气应用)。现阶段,比较具备商业化前景以及规模化推广
2023-02-01 01:17:00
“氢”时代来了  陕西如何乘风入局?
...能产业集群。中国(西部)氢能大会吸引了国内外氢能全产业链170余家企业参展,8位院士专家围绕绿色氢能研发等主题展开讨论。大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等国际领先的氢能技术与装备
2023-09-18 05:16:00
...极能源”的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近年来,我省致力于破解制氢技术难题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团队首创常压低温氨分解催化剂,并开发出“氨-氢
2024-02-02 06: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