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菜品丰富,价格实惠,还可送餐上门……
早上海老记团眼中的社区食堂
“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者服务活动之一的“早上海老记团”已经启动,退休志愿者们通过他们的手机和镜头,用文字和图片记录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本报今日选登其中的部分优秀作品,分享早上海的全新生活,记录最美早上海的风景。
“共享+智慧”餐厅,老灵额
朋友老周说:“友谊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有个‘共享餐厅’,老灵额!”百闻不如一见,7月26日中午,我实地探访。
“共享餐厅”王会强经理介绍,友谊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上海佳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共享+智慧”餐厅。街道在“15分钟”这个细小刻度上反复研磨,激活每一个单元细胞,为幸福加码,让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目前,这个餐厅约140平方米,摆放了10张餐桌,可容纳40位顾客同时就餐。
餐厅实行自助取餐,智能称重,吃多少算多少钱。这样公平,也不浪费。“共享餐厅”的后台大数据还可方便工作人员清晰查看菜品数据,并根据菜品排行榜、就餐高低峰期来合理调整菜品,避免滞销菜品带来的浪费。同时现场还设有健康宣传角,为大家提供体重秤及各类营养健康书籍等。
“共享餐厅”通过“自助选餐+称重计费+线上支付”模式,全面提升用餐服务效能。花短短5分钟就能到吃到午餐,1分钟扫码、3分钟选餐、1分钟入座,快捷便利的自助选餐模式非常受老年人的欢迎。“挺先进的,我也赶了一波年轻人的时尚。”在退役军人服务站参加活动的老王选择了到这里就餐。
餐厅适时更新针对老年人的招牌菜,还有无糖菜。就餐的老年人反映,菜品价格还蛮实惠,是居民的福利。
“我就选喜欢的菜,吃多少拿多少,今天这顿才18元,很实惠。”年逾七旬的老张带着孙女来就餐,小孩放假了,在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连着3天都来打卡,打包回家吃。(早上海老记团 盛华平)
汇善汇美!“66梧桐院”社区食堂掠影
每天早晨10点多,这里就有人开始排队,排队的多是老年朋友。原来,这里就是出了名的“66梧桐院”社区食堂。炎热的夏天,社区食堂开门早,老年朋友正有序地排队等候食堂“开饭”。
厨房已经把丰富多样的菜肴基本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正在做紧张的准备工作,一个个菜都摆放整齐,方便老人挑选。据说一开始出来的二十几种菜还不够,中途厨房还要加菜,用餐排队的景象要延续到中午12点多。是什么能让这个社区食堂这么“火爆”呢?老年朋友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美味佳肴、价格公道。
这里不仅菜的花色多,菜品质量好,而且菜的口味也很适合老年朋友,对老年朋友来说是非常有食欲的一家食堂。许多老年朋友带着好几个快餐盒,吃了午餐还带上晚餐。有老人说:“食堂的菜好,价格也公道,买回家晚饭就不用烧了,非常方便,特别是这么热的天,我们老年人可以不用进厨房了。”
食堂里的红烧肉、干煎小黄鱼(带鱼)已经成了“必点菜”,一位老年朋友乐呵呵地说:“一块红烧肉我要分二次吃,一半中午吃,一半回家晚上把红烧肉切成片下面条吃。”
据说来这里吃饭的不光是附近的老年朋友,还有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的,他们是看到媒体的报道特地来“蹭饭”的。对老年人来说,能吃上一餐美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以食为天”。
“66梧桐院”是徐汇区天平街道精心打造的社区食堂,是专门为社区老年朋友提供便捷服务的场所,梧桐院里除了食堂还有阅览室,可以看电影。下午食堂就变成了“书场”,爱好听评弹说书的老年朋友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个下午的江南情怀。 (早上海老记团 赵观明)
方便居民,社区助餐点有微信群
莘庄镇都市星城居委会共有3个小区,近2000户人家。目前,购买都市星城社区助餐点就餐卡的居民们拥有一个微信群。为了方便居民,助餐点每提前2天发布菜品和价格表。
餐饮公司服务员尤师傅说:“小区里的居民们很有礼貌地提建议,我们不断改进。因为是助餐点,运输中要保证色、香、味及安全,所以菜品种没有大家希望的多。夏天我们这里的空调和卫生环境都很好,一般老年居民都是打了饭菜回家去吃,然后可以及时午睡。冬天在饭堂里吃饭的人数多一点。”
排队之际,我和小区居民刘老师聊了聊。刘师傅说:“这个助餐点提供的饭菜虽然没有电视上播出的那些社区食堂品种多,但我们也理解,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菜品多、选择余地大。价格我们感到还可以,60-75岁的老人能打九折,75岁以上老人结算时打8.5折。一般20元以内吃顿饭还可以,关键是我们这么热的天不用买汰烧,同时比外面吃饭卫生安全。”
同时我也请居民寿老师谈谈她的看法。她对我说:“社区食堂我有近两个月没有去过了,这两天去买菜,给我的感受是变化很大。菜的价格比6月1日之前便宜2元左右,但是菜品供不应求,每个菜的供应量只有七到八份,我昨天10点一刻过来,肋排仅买到半份。其它社区食堂还有送餐上门服务。”
不少居民表示,食堂比较小,但是高温严寒、雨雪天气还是像就餐卡上写的那样有“家里的味道”,例如这个夏天就免费送绿豆汤。我观察了一下,当前来助餐点的主要还是两类居民。一类是独居老人,有时连晚上的饭菜也一起打包回家去吃;一类是家里来客人了到助餐点添点菜。民以食为天,居民们希望助餐点不断进步。(早上海老记团 张建明)
这个长者食堂有新意,可买“半盆菜”
位于中山南一路蒙自路的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长者食堂”,楼上是“萌志”敬老院,对面是黄浦公安分局。老人们在这里就餐,安心、舒适,而且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实惠。
该长者食堂有着良好的食品卫生消毒、进货检验机制。快递送来的所有物品均放置在门口特意设置的货架上,淋不到雨,太阳暴晒不着。门外停放着两辆专门为老人服务的电动配餐车擦拭一新。
除了“美味、健康、方便、快捷”的四大特点之外,还有一个让人肃然起敬但没有列入服务项目中的温馨举措,这就是为在烈日中执勤的辅警(交通协管员)提供小歇片刻、纳凉遮荫的地方。清风徐来,凉爽极了,给辛勤付出的一线工作人员送上亲切关怀。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会来这里,有固定就餐的,有路过此地的,也有护送老人乘坐地铁出站后与老人一同进入长者食堂用餐的小辈们。
“蛮好吃的呀,实实惠惠!”我听到不少老年朋友以及他们的子女这么说。我特意选择在还没有开饭的时间节点上探访了这家长者食堂,想看看究竟办得如何。来到这里后发现,荤菜素菜琳琅满目,更有人性化的“半盆菜”供应,适合老年朋友不浪费、节俭的生活习惯。
所见所闻,的确不错。有意思的是,长者食堂楼上那家取名为“萌志”的敬老院,是门口蒙自路的谐音。长者食堂方便了附近的老年人就餐,也方便了近在咫尺的敬老院里的老人家。(早上海老记团 开凯)
炎炎夏日,他们为社区老人送餐上门
上午10点,殷行社区助餐员小范冒着炎热酷暑骑上助动车,从睦邻小厨出发前往各新村,把一盒盒的午餐送到老人手中。
这是一家由殷行街道委托上海本愿实业有限公司开办的为老助餐点(睦邻小厨),开设在殷行一村74号。开办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助餐点坚持每天为社区近300位老人上门送餐。
每天早晨6点,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拖地抹厨,洗菜切菜,点火烹饪。炎炎夏日,在蒸笼般的厨房里,个个干得汗流浃背。
上午9点,工作人员开始分菜打包,把喷香的饭菜装入盒内,由助餐员把一盒盒已打包的盒饭送上助动车。然后10点骑上助动车出发,开往市光新村、国和新村、开鲁新村,把午餐送到老人手上。
殷行社区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大多是六层的老公房,没有安装电梯。助餐员抵达小区,跳下助动车开始爬楼,要把盒饭送到住在5楼、6楼的老人手上。
该睦邻小厨还设有堂吃和外卖打包,当天上午约11点,一位姓裘的阿姨走进店堂,点了红烧排骨、清炒米苋等三个菜,端上盆子在靠窗的座位坐下,边享受着空调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里的饭菜适合我们老年人,清淡可口,我几乎每天都来。”裘阿姨这样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