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临近新年,虽已立春,南京的气温仍处在“冷冻期”。市场上的本地水果也进入了“停更期”。不过,记者发现南京市面上出现了一批甜瓜,小小一个竟然卖到50元。要知道,仅仅三个月前,南京市面上的甜瓜均价还在十余元。记者经过多方打探了解到,这批新上市的甜瓜来自江苏句容。那么这批甜瓜为什么卖这么贵呢?扬子晚报记者近日前往句容进行了解。市场探访:草莓价格“跳水”,甜瓜却卖50元一个?在鼓楼一家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店里摆满了水果,比较显眼的是草莓,品种很多。店主告诉记者,今年因为草莓种植人数多,加上此前气温一度攀上20℃,草莓价格持续走低。不过随着南京寒冬骤至,草莓价格又有所翻升。“但是总体来说,相比去年价格降了很多。”老板告诉记者,去年丹东草莓能卖到80元一斤,现在基本40元就能买到了。就连颜值颇高的白草莓,也从去年的100多元,下降到了60元。而普通草莓也是10—40元/斤不等。“相比去年价格下降了30%左右。”老板说。不过,记者在逛水果店的途中,发现河西一家水果店里,其他水果价格都还正常,一个小小的甜瓜却卖到50元。店主告诉记者,这是南京“本地甜瓜”,产地就在句容。“这个瓜一般还买不到,刚出来就被大客户订完了。我们是今年正好赶上了一家,种多了,才有点货。”店主说,此时新疆哈密瓜已经下市,海南的甜瓜供应链不畅通,“更重要的是,这个甜瓜能搁三个月都不坏,而且越搁越好吃。”记者问店主要了种植户的联系方式,约了时间前去探访。产地寻踪:“储留香”“睡”在水稻壳上
这两天,在句容白兔镇马里村林艺家庭农场的甜瓜大棚内,阵阵浓郁的瓜香扑鼻而来。一个个白白胖胖、香甜诱人的甜瓜挂满棚架,瓜农们正忙着采收、装箱,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大家的脸上。由于现在正处于句容本地水果的空当期,瓜农的销售基本不用愁,老客户的预定量已经占到这季甜瓜的40%以上。记者看到,这些甜瓜藤的根部,虽说是扎在泥土里,但泥土上面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稻壳,很多甜瓜也“睡”在这层稻壳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农户们根据瓜的长势,以30—5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售卖。一箱甜瓜四个,价在100—200元之间。
“我们瞅的就是元旦到过年这个水果空当期。”农户杨白琴说,“目前刚刚才上市,一天只能采到六七百斤,都是南京老客户,每年都要吃我们的甜瓜,上午采,下午就发货了。”镇江嘉朋农业服务公司的杨加朋告诉记者,这个甜瓜的品种叫“楚留香”,这个品种他们去年就试种了,效果就很好,所以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规模:“主要是马博士不让我们扩种,我们就还是听他的。”马博士是谁?稻草、稻壳是干吗的?稻壳里面一粒粒的“小黑丸”是什么?还有,既然能扩大种植规模,为什么不大规模铺开种植呢?带着疑问,记者根据农户提供的手机号码,联系到了镇江市农科院的研究员马志虎。拨开“迷雾”:“错峰种瓜”,小甜瓜也能有大效益“从产能到经济效益,是这几年困扰很多农户的问题。”马志虎很快就来到了种植现场,他告诉记者,“错峰种瓜”其实并不难,“甜瓜早春可以种,但是你比得过‘白富美’(当地的另一个品种)吗?炎炎夏日种也可以,但又比不过哈密瓜,所以我们就秋冬天种,因为不要说南京了,江苏秋冬季节本地都几乎没有甜瓜种植,我们只要保证它的品质,就不愁销路。”
马志虎告诉记者,其实他们研发了很多抗逆的甜瓜品种:“去年我们试种的是‘储留香’这个品种。种的时候遇到了极端天气,12月份有一场寒流突然来袭,只有中间这一段没有冻死。农户们切开以后一尝,都说好吃,香甜脆。后来也做了实验,发现它不仅好吃,还很能存放。南京来了一个大客户,尝了以后把剩下的全买了,我就觉得,这个今年能种。”
去年种植的农户尝到了甜头,今年为什么不建议农户扩种呢?马志虎说,主要还是考虑秋冬季栽培适合的上市时间、适宜的栽培技术以及商品瓜的品质:“我们也只能是建议农户不要扩大生产,因为扩大生产,就要增加各种生产投入,尤其是劳动力投入,如果种植规模过大,种出来的瓜,就有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外观不好看、或者口感品质有差别、量大等,价格就卖不上去,而且在新品种推广初期,也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消费市场,今年茬口基本可以实现元旦上市,明年就可以适度规模发展了!”那为什么要让甜瓜“睡”在稻草、稻壳上呢?马志虎说,主要是考虑到保暖和调节湿度,不但要创造出甜瓜生长的良好环境,而且要保证外观质量,稻壳里面的‘小黑丸’是羊粪。“稻草白天可以吸收太阳的热量,晚上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农户们为什么这么听你话?你不让种,就不种了?”记者问。“那肯定不是的,以前我让他们减少规模的时候他们也不听,不听我也没办法,只能等到收获的时候,大家发现多了就很难提升产品的质量,投入也增加了不少,卖不上价格了,纯收益反而减少,才会回过头来缩小规模种植,走了弯路、撞了南墙,很多农户才回想起我的劝告。”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种植,马志虎还建了微信群,免费指导农户种植技术,有时问题多了,他还会开直播公开“答疑”。马志虎总结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的品种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品质是产业的支撑:“我们在种田的时候,眼光也要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有舍才有得,要让钱流动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