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人民日报记者来到烟台这家面艺工作室,跟着学做胶东花饽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8 19: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蕊

人民日报记者来到烟台这家面艺工作室,跟着学做胶东花饽饽

多彩花馍蒸腾幸福年味

人民日报记者来到烟台这家面艺工作室,跟着学做胶东花饽饽

图①:山东烟台市民张华制作的花饽饽。郭传义摄(人民视觉)

图②:山东聊城,一款寿桃花饽饽正在制作。张振祥摄(影像中国)

图③:山东青岛,一款摆放中的福袋花馍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梁孝鹏摄(影像中国)

图④:山东临沂罗庄区,居民展示刚刚出锅的花馍。许传宝摄(影像中国)

图⑤:山东烟台市民张华正在制作花饽饽。肖水莲摄(人民视觉)

图⑥:山西卫嫂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制作花馍。王琪琳摄(人民视觉)

图⑦:山西芮城县,居民在厨房里捏花馍。刘宝成摄(影像中国)

“民以食为天”,面食是中国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被制作成面塑用以寄托和表达情感。2008年,作为面塑花馍代表的闻喜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花馍,是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每逢传统佳节,北方地区不少家庭都会依照当地习俗制作花馍。各地不尽相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俗讲究,令花馍拥有了丰富的表现形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面塑花馍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不仅将传统节日装点得氛围浓郁,也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和艺术才能,使蕴含在民间习俗中的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和彰显。

——编 者

花饽饽成了香饽饽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李 蕊

从福袋、寿桃、元宝等传统造型,到蔬菜、水果、家电等新形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花馍已从节俗食物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非遗老手艺捏出新造型,新造型反映新生活。有人以此为兴趣广交好友,有人创新技艺传承文化,有人携手乡亲创业增收致富。

揪下一小块红色面团,双手轻轻一扭一捏,再用小梳子整理几下,一个燕子造型便弄好了。贺铁芳把“燕子”贴在一架由面团做成的“飞机”上,作品就完成了。

“过年了,这架‘飞机’是一家航空公司定制的花馍作品,我们根据模型进行了还原和再创作。”贺铁芳是山西卫嫂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公司许多定制花馍订单都由她带领团队完成。“闻喜花馍名气越来越大,公司订单越来越多,大伙儿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从小,贺铁芳就喜欢看大人做花馍,尤其是过年,村里左邻右舍凑在一起做花馍,热闹又喜庆。“闻喜人,逢年过节离不了花馍。”

近两年,贺铁芳带领着乡亲不断创新花馍、推出新品。“我做了几层高的花馍,每层中间点缀着用面团做成的翠白菜、红苹果、紫茄子……”贺铁芳说,这叫大丰收,寓意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揉面、上色、做造型……小小的面团,在曲宝乐的手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怀揣金元宝的“招财龙”。这个花馍“暗藏玄机”,里面藏着6个大元宝、6个小元宝、6个福袋,“祝福大家龙年生活蒸蒸日上、多子多福。”

85后曲宝乐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开了一家花饽饽(花馍)店。谈起自己学做花饽饽的原因,她说:“花饽饽好看又好吃,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买来给家里长辈祝寿或者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我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现在,顾客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曲宝乐不断学习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的新样式,制作的醒狮龙饽饽、花束饽饽等新品备受好评。

最近,小店订单非常多,曲宝乐每天早上8点到店里和面,干到晚上10点。“做花饽饽,让我的日子过得充实快乐。”她说,“花饽饽还让我结识了一群好友,当和朋友们一起研制的创意花饽饽备受喜爱时,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巧手教你做花馍

本报记者 李 蕊

胶东花饽饽(花馍)需要经过揉、擀、捏、剪、印、蒸等手法和工序,在婚庆、生日、百岁、上梁、乔迁等民俗活动上常见。80后姑娘张华喜爱做花饽饽,在她的家乡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大伙喜欢称呼她为“巧媳妇”。

花饽饽到底怎么做?日前,记者来到张华的面艺工作室,跟着学做花饽饽。

“花饽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果蔬花饽饽,以食用为主;第二类是观赏花饽饽,运用风干技艺成型,主要用于观赏和收藏。”张华笑道,“今年是龙年,咱们就结合醒狮造型,一起做一款果蔬‘龙饽饽’。”

花饽饽健康好吃,选料有讲究。“面粉要精细,最好选用优质小麦石磨面粉;上色不能用添加色素,而是采用新鲜的果蔬,经过焯水或榨汁后提取颜色,例如提取菠菜的绿、南瓜的黄、甜菜根的红……这既使花饽饽更富美感,又融合了瓜果蔬菜的营养。”张华说。

备好了料,开始正式制作花饽饽。面醒发好后,张华将面团揉光滑、排气,再分成一块块面剂子。做龙头时,她取出一块白色的面,将其作为主体架构。

“做好一款花饽饽,得做对它的比例,比例对了,花饽饽才板正漂亮。”张华说,做龙头时,得先确定眼睛的位置,用面团揉出两个大小比例适当的眼睛,呈八字形放在头部,然后定它的胡须和嘴巴所在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利用筷子、剪刀作为辅助工具修剪所需的造型,并可利用牙签将小附件固定到主体上去。”

花饽饽怎么上色?“龙饽饽”的造型讲究喜庆,张华将提取的果蔬汁和面,白色做基底,红色做嘴巴,绿色、红色做龙头配饰及龙须,黄色做耳朵……很快,一个五彩缤纷的龙头就成型了。

蒸,同样讲究技巧。“蒸之前,得将它充分醒发,再放到蒸锅上面去蒸,底下记得要放足够的凉水。先用大火去蒸,等到里面的水完全沸腾之后,再转中小火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张华说。

很快,热腾腾的“龙饽饽”出锅了。“需要注意的是,花饽饽因完全无添加剂,无法长期保存,时间久了会干裂长毛,更适合冷冻保存,尽量在短时间内食用,出锅趁热吃,口感也最佳。”张华将白胖松软的饽饽端上桌,仔细观察,蒸熟后,花饽饽颜色更明亮艳丽了,掰开后,散发出浓郁的麦香,“尝一尝,盼着新的一年,生机‘饽饽’!”

《人民日报》(2024年2月10日 5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烟台市蓬莱区蓬莱阁街道登州府第社区开展“胶东花饽饽”培训活动
...到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做花式饽饽,过花样生活”——胶东花饽饽培训活动。活动现场,面艺师杨超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花饽饽的特点及制作方法。“首先是揉面,面一定要揉软拉松,只有揉透醒透
2023-05-31 14:28:00
烟台高新区再添五家区级非遗工坊
...鱼水饺以其个大、馅多、皮薄和肉质鲜嫩而别具一格,是胶东沿海一带的传统美食。食材的“鲜”“活”、配伍佐料和拌馅技巧是制作水饺的关键。取材讲究,多选用新鲜鲅鱼,经和面、制馅、包捏
2024-08-23 16:46:00
...态度。牟炫甫说:“它质朴真实的词意和热情奔放、富有胶东韵味的曲调,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袒露了农民朋友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牟炫甫祖籍烟台,虽然并不在烟台长大,但近年来常回到家
2024-01-07 08:38:00
花饽饽“醒狮兔”走红癸卯年 烟台95后女孩云端传非遗
...合体”后,一只可爱的“醒狮兔”就诞生了。“花饽饽是胶东地区常用的面点,每年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花饽饽,寓意生活‘蒸蒸日上’。今年是兔年,我们制作的‘醒狮兔’花饽饽颇受
2023-02-02 11:44:00
胶东花饽饽制成校徽款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鲁东大学启动“烟火鲁大”活动胶东花饽饽制成校徽款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张玉芳 摄影报道)你见过胶东花饽饽款的校名校训校徽吗?近日,鲁东大学后勤
2024-05-08 15:34:00
用“一粒种子”让非遗传承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衡,捏着花饽饽面团“脑洞大开”创造型,用牟平方言讲胶东民俗逗得孩子们前仰后合……在烟台菜根香非遗基地,研学导师赵中山总能让传统文化“玩”出新花样。小推车推走五谷不分 汗水里种
2025-06-03 09:14:00
年轻人老手艺烟台“95后”女孩把花饽饽做成网红
...当学徒。老手艺新行当“传承传统更需要年轻人的力量”胶东花饽饽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而且历久弥新。“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做饽饽是上岁数的人才做的事
2023-01-31 05:08:00
展非遗魅力,传文明之风!烟台4名非遗传承人用作品讲述新风故事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花饽饽里的喜事新“风”胶东花饽饽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于志娜分享花饽饽传统习俗。(吕奇 摄) “我们有句谚语是‘一对虎,一对燕,一对牛蹄中状元’,表达
2024-12-01 22:03:00
烟台黄渤海新区开展国际友人新春行活动
...斯、韩国、蒙古等国的国际友人,体验逛大集、手工制作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饽饽、看书法展、写春联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提升国际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传播中国好声音、好故事。国际
2023-01-14 16: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朱毅: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
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题: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作者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最近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2025-09-17 07:4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①人间烟火气,最美“曹州味”
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美食,是游客打开一地文化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最直接的、最深刻的构成。循着香气
2025-09-16 11:02:00
惊艳亮相《赴山海》,爷爷的农场A2水牛纯牛奶以高品质重构饮奶新体验!
近日,备受瞩目的武侠剧《赴山海》正式开播。当观众沉浸于热血江湖与侠义情怀时,不少细心用户还在该剧片尾惊喜发现了“老朋友”——“爷爷的农场”熟悉的身影
2025-09-16 11:11:00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9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2025-09-16 11:55:00
郑州尖峰:做全飞秒手术,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哪些?
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有没有后遗症?咱们不妨一起来听听那些近视手术史多年朋友的真实感受。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才有发言权
2025-09-16 11:55:00
郑州长江中医院“专项助孕生育补贴”正式开放! 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好孕桥”计划启动
9月14日上午,“助力生殖健康,筑梦新时代家庭”,送子公益基金11周年庆典暨“好孕桥”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主办
2025-09-16 11:56:00
脸上斑总消不掉?别再乱花钱了!中医:先把气血运行通道打通才是关键
脸上的黄褐斑,简直就像个甩不掉的“顽固分子”。很多人总觉得长斑只是脸的表皮问题,一门心思抹精华、做项目,却始终跳不出“祛斑—反弹”的怪圈
2025-09-16 11:57:00
前列腺增生高危人群:这些信号你一定要注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前列腺健康。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已超过50%,7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80%
2025-09-16 11:59:00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科普:影响生育力的几大因素,你了解吗?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作为河南省内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的专科机构,结合临床案例与科研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生育力的关键因素
2025-09-16 14:20:00
就在明天!临沂市中医医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义诊活动等您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刘淑敏金秋九月,清风送爽,正是收获健康与美好的时节。2025年9月16日上午,临沂市中医医院将联合市疾控中心
2025-09-16 14:52:00
权威白癜风专家济南一对一会诊,广受患者高度好评!
“医生,我家孩子脾胃不好,不能吃药,在县里医院照光照的皮肤还起泡了,还有什么治疗方法吗?”“孩子如果年纪小,皮肤娇嫩,脾胃还没有发育成熟
2025-09-16 15:59:00
烟台疾控科普:骨质疏松≠老年病!11点提示打破防治误区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
2025-09-16 16:15:00
日照爱尔眼科小课堂丨为什么眼前的“蚊子”挥之不去 ?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眼前突然闪过“小黑影”“蚊虫”,挥之不去……其实,这是由于玻璃体混浊而导致的飞蚊症,其症状表现为眼前出现类似蚊子飞舞的黑影
2025-09-16 16:37:00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创新机制驱动肿瘤精准放疗高质量快速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以“创新用人机制
2025-09-16 16:50:00
秋季多雨银屑病易加重?济南中研医生提醒做好5点,帮你平稳度秋
秋季气温下降、雨水增多,潮湿的环境、温差变化及日照减少,会让银屑病(俗称牛皮癣)进入高发或加重期,皮肤瘙痒、红斑、鳞屑问题常反复
2025-09-16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