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11 10:56:00 来源:春燕聊历史

2007年,一张小女孩在怒江上溜索渡江的照片,引爆了当年的网络。下面水流湍急的怒江,上面是摇晃不定的铁索,面对这样危险的场景,很多成年人都望而却步。

在当时,却是马吉乡人再日常不过的交通方式,8岁的余燕恰每天就是这样“溜索过江”,只因为教育的彼岸在江的那头。

十六年过去了,曾经的那个“溜索女孩”如今也长大了,那么她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余燕恰出生在云南省怒江市布腊村的一个少数民族家庭,他们所在的这个村子非常的偏僻,村子周围被群山和怒江给围绕着。这个贫困的山村经济条件非常的落后,连个交通工具都没有,想要到江的对面必须要翻过好几个山头,而这一走就是十几个小时。

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里的村民为了方便外出便使用了“溜索”的方式,村民们利用地势的高低将一根绳索连接在江的两岸,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江的对面。自余燕恰记事以来,村子里的人们都是用这种“溜索”的方式来外出,而余燕恰也不例外。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最初的时候,只有成年人才会利用溜索外出购买日常所需要的生活物资,但随着教育的普及,家长们也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山村去上学。虽然溜索十分危险,但孩子们为了能够学到知识,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便是害怕,也会壮着胆子溜到江对岸去上学。

为了上学,村里的孩子从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每天利用溜索“飞行”在怒江之上。余燕恰的父母为了让她独自滑溜索,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母亲就经常带着她利用溜索滑到江对岸。而那时的余燕恰看着身下汹涌的怒江水,她被吓的将脸埋在母亲怀里。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克服恐惧

为了让她克服恐惧,母亲抱着她训练,然后一遍一遍的教着她如何使用溜索的方法。到了她6岁的时候,余燕恰终于学会了独自滑溜索过江,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每一次滑行都是挑战。虽然害怕,但为了能够学到知识,她必须要克服内心的恐惧。

刚学会滑溜索的时候,母亲每天都会陪着她一起滑到对岸,等她熟练了以后母亲就不再陪同了。看似简单的滑溜索,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小孩子的体重轻,有的时候滑到一半就会停了下来,这时她就要用自己的手抓着溜索一点一点的往前挪。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有一次,余燕恰身上的绑绳还没有绑好,因为她的体重太轻,上面的滑轮就自己滑了出去。而她也被倒挂在绳索上,好在旁边有一个大人,看见她滑出去赶忙抓着她的脚给她拽了回来。可即便遇到了这样危险的情况,余燕恰仍要重新绑好绑绳滑到对岸去上学。

她对读书的渴望已经胜过了高空滑索的恐惧,而在天气恶劣的时候,在江面上溜索更是危险。可以说余燕恰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溜索上度过的,直到一个记者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出行方式。2007年,江苏电视台为了了解怒江边上的风土人情,记者来到了他们村进行采访。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采访结束之后,戴林燕记者和几位同事准备在离开时,恰巧看到了放学回来的余燕恰正利用溜索“飞行”在怒江江面上。她赶忙拿出相机将这惊险的一幕拍了下来,同时也担心余燕恰会失足坠入江中,等看到余燕恰顺利到达岸边之后她才松了一口气。

回去之后,余燕恰溜索过怒江的照片被记者报道了出来,余燕恰瘦弱的身影和汹涌的怒江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快这张照片就火遍了全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世上竟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他们靠着溜索这么危险的方式出行和上学,大家也被余燕恰的毅力所打动了。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修建爱心桥

而这张照片也被央视进行了报道和转发,一时间“溜索女孩”迅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纷纷表示愿意捐钱帮他们建一座爱心桥梁,让他们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过江。江苏电视台率先发起捐款,别的媒体也纷纷紧随其后共同为布腊村的村民筹钱建桥。

2008年3月,第一座爱心桥被建好了,此时的余燕恰才9岁,这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看到桥,也是她第一次知道原来过江可以不用靠溜索。若不是当初她滑溜索过怒江的照片被别人关注,他们这里不知何时才能建起桥梁,为此村民们让余燕恰做第一个过桥人。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因为是吊桥,踏在桥上会有些摇晃,第一次踏上桥的余燕恰感到了有些害怕,还是母亲搀扶着她才往前走的。在桥上,余燕恰仔细的看了看桥下汹涌的怒江水,这是她第一次这么认真的观察。以前滑溜索的时候她从不敢往下看,这下她终于可以不用再害怕滑溜索了。

这座桥代替了溜索,成为了连接两岸的新道路,除了方便孩子们上下学,也带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余燕恰一家人也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的二层楼房,可就在家里的条件在慢慢变好时,他的父亲却因病离世了。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离世后,母亲就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虽然家里的收入大大缩水,但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供余燕恰读书,而余燕恰也非常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她的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2018年,余燕恰以568分的分数考入昆明医科大学,而她也成为了他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她在报考的时候选择了医学专业。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回到家乡

2022年,余燕恰毕业了,毕业之后,余燕恰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家乡,去到了怒江人民医院工作。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医疗条件,她认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所以她想回馈这份善意,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如今的余燕恰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她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她的家乡也在国家的扶持下渐渐富了起来,也会有很多游客参观他们村子之前所滑的溜索。不过那些溜索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稳固的桥梁也替代了爱心桥,一切都在慢慢的变好。

“溜索女孩”:8岁独自横渡怒江上学,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让人意外

参考资料:

《十六年后,怒江上的“溜索女孩”重返大山》环球网

《火遍全网的女孩毕业了!她的选择让无数人点赞》央视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6年前,云南女孩每天溜索横跨怒江上学,长大后她的选择让人意外
...架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大山之间的溜索,横穿江水奔涌的怒江后,才可以到学校上学。整个溜索的过程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仅凭着几根绳子吊着,稍有不慎便会掉进水流湍急的江水中。2007
2023-12-06 10:11:00
十六年后,怒江上的“溜索女孩”重返大山
在2007年的一段影像资料中余燕恰因为 在怒江上“飞索求学”被大家认识十几年过去当年的“溜索女孩”长大了去年 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成为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
2023-06-07 16:17:00
大桥,架起梦想之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云南怒江马吉乡两个女孩走出峡谷又选择回家乡大桥,架起梦想之路本报记者 叶传增《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6日 第 06 版)抽血、送检……在云南怒江傈
2023-08-26 05:35:00
回顾溜索女孩余燕恰:8岁为上学飞渡怒江走红,如今16年后怎样了
...衣的8岁女孩,为了上学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用溜索飞渡怒江。然而由于体重太轻,只能溜到一半停下来,紧接着用手拉着绳索,一点点向对岸靠近。要知道身下就是汹涌波涛的江水,如果不慎掉下
2024-11-30 00:44:00
这条大河预估年发电量上亿,开发却屡遭反对?为何浪费水能资源?
来源:极目新闻怒江开发之路:潜力与限制怒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条拥有丰富水能资源、地形特别的神秘河流,被誉为我国最神秘的河流之一。然而,这一拥有巨大潜力的河流,却是唯一一条没
2023-11-05 16:22:00
怒江有何特殊?年发电量可达1亿多,我国为何不建水电站?
怒江的水能资源全国排第六,却是我国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大型水电站的大河,被称为我国最神秘的河流。位于西南地区的怒江地形特别,水能资源不输长江黄河,如果能好好开发,必然会造福一方,泽被
2024-11-06 10:46:00
怒江:小草果绿了峡谷富了民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怒江:小草果绿了峡谷富了民春暖花开,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峡谷群山碧绿、草木繁盛。在独龙江畔一处坡地上,苗圃经营者余双群将一捆捆青嫩的
2024-04-08 07:1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驰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杨国柱等9位同志任免职的通知怒政任〔2024〕3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省驻怒江各单位:经州人民政府党组研
2024-04-12 23:10:00
高校学子走进怒江 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1所高校的28名同学,前往云南怒江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形式,围绕生态保护与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等主题,积极
2024-08-28 16: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