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中国古代,哪种方式当上皇帝的难度最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15:59:00 来源:戏说三国

皇帝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呀。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起,一直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这2132年的封建历史当中,总共诞生了494位皇帝呢。而要想成为皇帝的话,不外乎就这么几个路子:

在中国古代,哪种方式当上皇帝的难度最大?

第一种是凭借储君的身份来继位。在历史当中,储君通常是皇太子,偶尔也会是皇太孙,还有过皇太叔、皇太弟的情况。从理论上来说,以储君的身份继位,那是成为皇帝最为稳妥的一条路啦,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哦。在权力的面前,亲情根本就不值一提。成为了储君之后,不但会被那些有野心的皇子给妒忌,还会让当朝的皇帝产生猜忌呢,在历史上能够完全信任太子的皇帝那是少之又少,然而因为皇权之争而发生的手足相残的事情却有很多,汉朝有巫蛊之祸,隋朝有文帝废掉太子杨勇的案子,唐朝有玄武门事变,明朝有靖难之役,清朝有九子夺嫡。由此可以看出,想要以储君的身份顺利继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据统计,历史上没能顺利继位的储君有一百多个呢。

第二种是在夺嫡之后继位,这种情形跟储君继位的类型是相互关联的。古代皇位传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这就使得很多实际上比太子更有能力的皇子不甘心只当王爷,于是就走上了夺嫡的道路。历史上有夺嫡成功的事例,最为出名的要数唐太宗李世民啦,但很多时候可能会出现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的情况,就像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为了夺嫡争斗得两败俱伤,最后由嫡三子李治获得了胜利。

第三种是通过政变上台,这种方式比较常见,很多朝代更替都靠政变,有和平的宫廷政变,像禅让那样,也有激烈交锋的血腥政变。皇位禅让最早是王莽搞出来的,后来的人也跟着学,就有了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等情况。和平的宫廷政变相对稳妥,因为是基于实力的。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政变很少有成功的,也就朱棣能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成功。

第四种方式是农民起义啦。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口号就深深印在了被压迫的百姓心里。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发生了好多好多的农民起义呢。不过呢,能成功推翻前朝的也就只有刘邦、朱元璋和李自成啦。所以说呀,想通过农民起义当上皇帝,那难度系数可老大了呢。那到底有哪些困难的地方呢?

农民阶层整体的文化素质不算高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出生的环境、所拥有的见识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看待问题的视野和格局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啦。

二是没法获得士大夫乡绅地主阶级的支持呀,因为封建王朝所代表的就是士大夫乡绅地主阶级的利益呢。在他们看来,农民属于被剥削的那一类,他们怎么可能会去支持被剥削者反过来掌控局面呢。

三就是缺乏足够的钱财来支撑呀,如果靠去掠夺的话,那可就会失去老百姓的心呢。起义得招兵买马呀,要是没有钱,谁会愿意卖命呢?

从古至今,有很多豪杰都为了皇位而拼命争夺,但皇帝的宝座可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能成功坐上的人那真是少之又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觉古代帝王在传位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是老皇帝去世以后新皇帝才继位,这种做法,常常会引起一些动荡。于是,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古代的皇帝不可以提前几年退休。
2024-05-26 06:37:00
从储君到皇帝,宋光宗赵惇的坎坷登基之路
看过这么多的宫廷剧大家都是有一些了解的,皇帝不好当,不只是不好当,登基也是很难的,虽然都是自家的兄弟,不过看着也是可以为了皇位不惜失去兄弟之情的,所以想来也是很可悲的;可以说从立
2024-01-22 19:34:00
古代皇帝为何不提前将皇位传给储君?
皇帝都要等驾崩之后才把皇位传给储君,似乎会引起很多纷争,像是九龙夺嫡就是最著名的例子。既然如此,为何古代皇帝为何不提前将皇位传给储君,实现权力平稳交接?这在在古代是几乎不可能实现
2023-02-22 17:32:00
清朝秘密立储用了几次
清朝秘密立储制度是清朝皇帝为了保障皇位继承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该制度的核心在于,皇帝在世时,将自己认为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儿子的名字写在一份诏书上,并将其密封于锦匣之中,由专门的官
2023-07-19 21:54:00
康熙皇帝和赫舍里皇后的儿子胤礽早已被确定为大清的储君
...乐地成长。当他还不到五岁的时候,他便开始接受着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教育。那是一种深厚的学问,源自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和圣贤经典。弘历从最初的模仿背诵那些晦涩深奥的古文,到跟随
2023-08-03 15:35:00
古代太子一般怎么自称呢
太子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称谓。商朝时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太子或世子。秦始皇时期,就有了皇太子的称谓。从此皇位的继承者才称为太子或皇太子。太子在朝廷的地位仅次于皇帝。一般来说有
2024-05-01 19:41:00
清朝时期的太子究竟是属于什么等级的呢
...第二个儿子。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明立的太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明立的太子,因为从胤礽之后,雍正经历过九子夺嫡的心酸,就把明立太子改成了秘密立储,从而后来的太子就没有再明
2023-06-04 14:47:00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密立储制度
秘密储君制度,是指在中国古代,皇帝将自己的继承人的名字写在一份诏书上,并将其密封于锦匣之中,由专门的官员保管。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但是为何只有清朝采用了秘密储
2023-07-19 21:44:00
咸丰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恭亲王
道光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皇帝之一,鸦片战争失败后他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外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可以说这是无数人对他诟病之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可以说他在位期间是焦
2024-06-27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