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0 10:33: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余姚王阳明故居,摄于2019.8.11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一代大儒王阳明,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后,病逝于江西南安大庾县,随后其灵柩被护送回故乡浙江绍兴安葬,程煇所撰《丧纪》(《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七)详细记录了归葬过程。王阳明灵柩所经之地,各路达官显贵、门生故旧,纷纷前来吊唁,盛况空前,展现了其巨大的影响力。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绍兴王阳明墓,摄于2023.10.14

嘉靖八年(1529)二月初一,王阳明灵柩运达杭州,浙省高官几乎倾巢出动,悉数到场祭奠,场面可谓盛大,《丧纪》载:“丁卯,榇抵杭州府浙江驿,布政潘旦、刘节,参政胡缵宗、叶宽,参议万廷彩、庞浩,按察使叶溥,副使傅钥、万潮、党以平、何鳌、汪金,佥事孙元、巴思明、梁世骠、江良材、林茂竹,都指挥使刘宗伟,都指挥佥事李节、刘翱、孙仁、王佐,杭州府推官刘望之,府学教授陶贺,仁和县主簿曹官,富阳县主簿李珍,教谕黄宁,训导程大有、王裕,莆人知县黄铭介、子黄中,百户施经,各就位哭奠。”读到这段时,笔者顿时觉得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马上联想到杭州飞来峰的一方摩崖。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程煇《丧纪》·丁卯·杭州府浙江驿

明代“桑溥等题名”位于飞来峰青林洞外壁,普通游客不易发觉,笔者在飞来峰访石不计其数,直到2021年12月18日才和褚信武兄一同确认其内容,覆刻在了南宋咸淳元年(1265)闰月“潜说友题名”字龛内,两刻字迹犬牙交错,较难辨认。潜说友,就是主修《咸淳临安志》的那位,据阮元《两浙金石志》卷十三记载,潜说友分别在杭州龙泓洞(今现场确认,实际在青林洞)、石屋洞和龙华寺留下过三方摩崖题名,其中石屋洞和龙华寺的早已损毁不存,仅有青林洞这方残存。承蒙褚信武兄分享,得知国家图书馆“碑帖菁华”数据库录有该刻拓片(名为“飞来峰题字”,道光年间金石僧六舟释达受所拓),原刻与拓片相结合尚可识出全文,释文:

潜说友/君高父。/咸淳乙丑闰月望题。

嘉靖戊子秋季,浙江按察/使泽山桑溥,副使凌川傅/钥、五溪万潮、颍东党以平、/雁峰何鳌、芗南汪金,佥事/南江孙元、钝斋巴思明、南/皋梁世骠、斗峰江良材,同/游于此题名。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飞来峰青林洞“潜说友题名”和“桑溥等题名”,摄于2022.2.12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潜说友题名”和“桑溥等题名”拓片(图片源自国家图书馆“碑帖菁华”数据库)

“嘉靖戊子”即嘉靖七年(1528),清代黄易《武林访碑录》中录有“桑溥等题名”释文,略有瑕疵,其中“秋季”误作“季秋”、“何鳌”误作“何鏊”。客观地来讲,“桑溥等题名”直接沿用旧龛覆刻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宋刻“潜说友题名”,是极不厚道的。承蒙奚珣强兄分享,又得知国家图书馆“碑帖菁华”数据库还录有一张名为“桑溥傅钥等题名”的拓片,文字内容与青林洞这方“桑溥等题名”完全一样,但两张拓片显然不是出自同一方题刻,推测第二方刻在杭州别处,两刻镌石时可能使用了同一模板,惜笔者至今尚未找到第二方实物。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桑溥傅钥等题名”拓片(图片源自国家图书馆“碑帖菁华”数据库)

题名中的十人,除“桑溥”一人外,其余九人和《丧纪》中所列人物完全对应,且排名顺序都是一致的。为何单单“桑溥”和《丧纪》中的“叶溥”不一致呢?名倒是一样的,只是姓不一样。由于石刻相对于文本记载来说更加可靠,笔者十分怀疑《丧纪》所载有误。为了澄清这个问题,笔者稍做了一点钩沉辨析。

首先,查询了“桑溥”的资料,字汝公,号泽山,濮州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仕至浙江按察使,以忤浙中权贵落职,万历《濮州志》卷三有其传。

其次,在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一·会治职官表·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嘉靖·七年下找到了“桑溥,濮州人”。此外,摩崖中的副使五人和佥事四人,和职官表所载也是对应的(府志中作“何鏊”有错别字,实为“何鳌”),也就是摩崖和府志可相互印证。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一·会治职官表·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

最后,再来查查“叶溥”,明代嘉靖时确有其人,字时用,浙江处州龙泉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广济知县、南京兵科给事中、福州知府、建昌知府、山东按察副使、江西参政、江西右布政使,官至江西左布政使,嘉靖十一年(1532)致仕,光绪《龙泉县志》卷十有其传。叶溥并无在浙为官的经历,且按照明代官员任职地域回避制度,叶溥作为浙江人,不可能出任“浙江按察使”这个职务。事实上,王阳明归葬那会儿,叶溥时任江西参政,在南昌也参与了吊唁,据《丧纪》:“辛卯,榇抵南昌府南浦驿,建安府镇国将军宸洪、太监黎鑑、御史储良材、参政叶溥……各就位哭奠。叶溥、赵渊、王暐、张元春、齐昇,又各特举焉。”叶溥专门写了祭文,也收录在《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七。

综上,笔者可以确认《丧纪》中的“按察使叶溥”实为“按察使桑溥”,造成此误的原因,是与“参政叶溥”搞混淆了。《丧纪》是一篇基础文献,在关于王阳明的学术研究中时常会被引用,但“按察使叶溥”这个小讹,鲜有人会关注到,笔者以摩崖考证为切入点,方才顺便将其纠出,这也是摩崖证史的一个鲜活案例。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南明山石梁“党以平等题名”,摄于2022.2.26

最后顺便提一下,青林洞那方题名中的副使“颍东党以平”,同年在丽水南明山石梁上也留下了一处摩崖,楷书,释文:

嘉靖戊子孟冬十有二日,/大观察颍东党公以平,张/燕南明山,时水部仁和一/泉邵经邦,偕弟验封进士/玉泉经济,同游雁宕过此,/奉饯席,回记如右。

邵经邦《游南明山记》(《弘艺录》卷二十六)记载了此游和题石之举。党以平,字守衡,号颍东,钧州人(“钧州”后更名“禹州”),正德九年(1514)进士,嘉靖六年(1527)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分巡温处兵备道),官至右副都御史,乾隆《禹州志》卷七有其传。访石就是如此,不时会碰到石刻中的熟人,相顾无言,原来是你。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 撰,徐爱 等编辑,谢廷杰 汇集,《王文成公全书》,隆庆六年(1572)刻本。

2. 阮元 编录,《两浙金石志》,道光四年(1824)临海洪氏刻本。

3. 黄易 录,《武林访碑录》,上海图书馆藏丁氏八千卷楼本鄀公钟室钞本。

4. 李先芳 修,《濮州志》,万历十年(1582)刻本。

5. 吴自新、刘伯缙 修,《杭州府志》,万历七年(1579)刻本。

6. 顾国诏 修,《龙泉县志》,光绪四年(1878)刻本。

7. 邵经邦 撰,《弘艺录》,康熙二十四年(1685)邵远平刻本。

8. 邵大业 修,《禹州志》,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杭州飞来峰摩崖中的这群人,见证了王阳明的归葬盛典

作者:清兄(姜建清),曾为山痴,今为石痴,在荒寂斑驳的石刻中寻找故事,在尘封弥久的故事中品味古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石头上的字,发现隐秘的角落
...你好,请问这座山是移来的,还是自然就有的?”“它叫飞来峰,但它是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前几天,我在青林洞里听到了一些“日常对话”。日常——飞来峰和它北面的灵
2024-11-06 11:16:00
姜青青:坐看飞来峰
...底蕴结合得丝丝入扣的旅游地。从本文中就能管中窥豹:飞来峰,大家都很熟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与它结缘。姜青青却从唐代杭州刺史卢元辅差点被湮没的诗《游天竺寺》说起,写出了千百
2025-01-20 15:47:00
建德发现极其珍贵的元代外藩进贡摩崖题记!
...金石书画大家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的杭州情缘清兄:灵隐飞来峰上的一处石刻藏着一段北宋外交史这方摩崖见证了苏轼祷晴失败和被逮进京的往事
2024-09-18 15:42:00
石痴奚珣强:摸遍群山解读古人朋友圈
...大的“考古工地”。这种动力源于他对摩崖石刻的热爱。飞来峰是杭州的风景名胜,为唐宋士大夫必到之所,白居易写过关于这里的诗文,离杭时携天竺石返回洛阳,以示对江南的喜爱。据清代阮元
2024-10-23 14:38:00
...史;2024年正值白居易离任杭州1200周年。为纪念白居易对飞来峰文化的深远影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在新春之际特别推出了“飞来寻春”导赏,并在玉液幽兰区域举办了“谁
2024-02-22 06:35:00
黄宗羲笔下的宋代摩崖找到了!重现“余姚版兰亭雅集”
...但余姚白水冲,以“一己之力”集齐宋刻、元画以及明代王阳明的诗歌,景观的标识性耐人寻味。白水山也称白山、道士山,因有白公在此修炼得道而名。山中,一帘飞瀑从53米的高处飞泻而下,
2025-03-11 14:53:00
从桂子到桂花 ——桂花如何成为西湖的文化符号
...中提及“桂子”,而比白居易稍早的杭州刺史卢元辅曾在飞来峰神尼舍利塔旁留下一处摩崖诗刻,这首诗未录入《全唐诗》,诗中提及:“远客偏求寻桂子,老人不识石莲花。 ”这首诗是一条重要
2024-10-08 17:38:00
文化与科技融合,8K视听震撼再现《飞来峰》
...视集团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出品的纪录片《飞来峰》专场放映会,10月9日晚在浙江杭州举行。该片将于10月13日在浙江卫视和Z视介平台首播。《飞来峰》海报 摄制组供图飞
2024-10-11 10:42:00
姜青青:鹫岭望海潮
本文导读:飞来峰上依然可以听见大海深处的潮声飞来峰并不巍峨,也不峭拔,它就是灵隐寺边的一座小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为灵隐寺,它也是声名远播。而造像和题刻,是它在时间中的
2025-02-20 17: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