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让科学知识“火”起来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12 06: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让科学知识“火”起来

涂皘

既要鼓励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写好“元科普”,当科学知识的“诠释者”,也要鼓励、支持科普作家等勇于二次创作,做好科学知识的“搬运工”。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或职业受众的知识结构和现实需求“量身打造”,以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实现多元输出,将“写”下来的科学知识“讲”出来,让“活”起来的科学知识“火”起来

■涂皘

2023浦江创新论坛围绕“开放的创新生态”展开了多角度的讨论,包括提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互促关系,呼吁“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学好科学:为科学传播筑牢专业基石——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激发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需要课堂内外齐发力。依托“社会大课堂”,从网络公开课、科学研学活动到前往科普教育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参访,项目式教学和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育人理念一步步成为现实。

在高等教育阶段,可通过“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从中选育专业功底扎实、对科普怀有强烈志趣的优秀学子。应努力积蓄科研报国的动力,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激发科创热情;提升科学传播的效力,弘扬科学精神,使高校成为科技创新新锐的“人才库”、科普后备人才的“蓄水池”。

科普作家叶永烈正是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求学期间,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的撰写工作,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并完成脍炙人口的中篇科学幻想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书稿写作。第五版、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撰工作,亦不乏一批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写好科学:为科学传播丰富内容供给——

没有高质量的科普内容,科学传播就会成为“无米之炊”。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

“上海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致力于挖掘培养对科普创作感兴趣的大学生,帮助大家写好科学的“功”与“法”,搭建从“学科学”到“写科学”的桥梁。

在倡导科普内容分层分类的今天,既要鼓励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写好“元科普”,当科学知识的“诠释者”,将前沿科技成果科普化,也要鼓励、支持科普作家以及编辑、记者等勇于二次创作,做好科学知识的“搬运工”。

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都曾写过科普读物,如法布尔的《昆虫记》、爱因斯坦等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霍金的《时间简史》。在国内,还有107位院士和71位专家集体撰写和编著的《院士科普书系》等。这些科普读物传递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家精神,影响、激励了一代代年轻人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分层分类”的另一层含义特指“下游”的输出对象、输出形式决定着“中游”的创作内容。新形势下,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或职业受众的知识结构和现实需求“量身打造”亲子科普、幼儿科普、青少年科普以及农民科普、产业工人科普、白领科普、公务员科普等。

同时,根据科普的输出形式“量体裁衣”,创编绘本画册、课程教案、视频脚本或舞台剧本,设计挂图海报、展具教具、趣味实验或活动方案,让科学知识真正活起来。

讲好科学:为科学传播探索多元输出——

科普内容想要“聚粉”“吸睛”,就要善于以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实现多元输出,将“写”下来的科学知识“讲”出来,让“活”起来的科学知识“火”起来。

在上海,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以“不刷题的吴姥姥”为网名,在多家自媒体平台硬核科普物理知识。目前,她的抖音账号拥有500万粉丝、B站吸粉160万、新浪微博吸粉99万、小红书吸粉83万。

社会团体在科学知识由“单向输出”到“多维互动”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华东师范大学师生科普公益社团——科学明航会成立逾10年,社团会员长期从事科普创作,陆续出版《十万个冷知识·神奇人体使用手册》《细菌大秘密》《孩子爱问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图书,发表科普文章200余篇。

近年来,社团尝试将创作成果转化为科普课程和科技活动。从“我们身边的鸟类精灵”“人类与病菌的军备竞赛”到“一叶一世界”“荒岛求生”,累计向沪上爱心暑托班、社区学校输送科普课程及活动近百节(次)。

事实上,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展演、科学脱口秀等多种新型传播形式发展,互动性更强、体验感更好、科学知识更具“黏性”的科普活动开发,还离不开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教育培训机构、科技企业的群策群力。在科学传播的多元输出方面,需要打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有效机制。

在“学、写、讲”科学传播全链路的打造过程中,各环节都应树立“大科普”理念,秉持“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让大家不仅了解科学知识,还能掌握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更能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为此,有必要着力打通各环节的关键点,建立从“学”到“写”、从“写”到“讲”的机制,确保“学、写、讲”的科学传播链路畅通无阻。通过创新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提升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增强科学传播的实效,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保驾护航,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质赋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个维度来说,科普工作就是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从业者将科学共同体中生产出来的科学知识、形成的科学方法、传承的科学精神,以及塑造的科学理性,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传播给公众。这必然离
2024-01-27 01:18: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来论】让科学与公众双向奔赴 ◎王琦不久前,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氟——有机师姐II》获得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这部微电影在B站的播放量已超50万。不少网友评价
2024-03-13 05:22:00
科学追光者等科普矩阵与新浪微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新浪微博与中国科学报共同推出“知识家优秀科普作者成长计划”,并参与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与新浪微博共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运营创新,通过新媒体形式讲述科学家故事、解读科
2024-06-08 21:36:00
“硬核科学家奶爸”又获奖 这次荣膺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年手绘流浪地球讲解图获1.5亿次阅读量被网友称为“硬核科学家奶爸”开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所)王元卓研究员率领团队在科普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
2023-10-29 17:38:00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举办论坛,探讨新时代科学文化传播之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1月6日,由广东省科技厅指导,广东科学中心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主办的科学文化传播论坛在广州举办,五位来自科普研究、媒体传播和科普场馆的专家,通过网络连线方
2023-01-06 21:46:00
本文转自:雅安日报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向上动力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走进名山 本报讯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近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走进名山区,为当地学生带
2024-04-02 08:59:00
...。医学科普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领域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给公众,旨在培养公众的健康素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的长期性活动。建设健康中国,医学科普
2024-05-18 03:20:00
“科技+艺术+互动”点燃科技少年梦 厦门“科学之夜”推动科学知识在家庭传播
...民网厦门5月25日电 (余乃鎏、陈博)机器人舞蹈点燃“科学之夜”、科学实验秀上演“视觉奇迹”、科技夜游团开启探秘之旅……24日晚,一场“科学之夜”主题活动在厦门集美诚毅科技探
2025-05-25 13:39:00
...力和影响力,以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解读,推广和普及科学知识。《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抖音认证的教授数量近400位。在新媒体时代下,随着互联网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主要信息
2023-12-22 21:5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黄河科技学院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点赞!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
2025-11-13 10:56:00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雷嘉)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旨在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11-13 07:56:00
“人才池”对接“练兵场” 校局共筑现代公安铁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韩永周)11月6日,湖北警官学院与十堰市公安局举行“合作共建交流周”启动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2025-11-12 11:15:00
郑州技师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 擘画发展新蓝图
大河网讯 为精准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科学谋划学院未来五年发展蓝图,11月10日下午,郑州技师学院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
2025-11-12 16:36:00
“最萌中轴线”儿童艺术画展11月天津开展,共赴童真文化之约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5年11月4日,“最萌中轴线”儿童艺术画展在河西新梅江文体中心图书馆一层中厅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作为“童绘中轴·千年文脉”北京中轴线儿童艺术画展的巡展接力
2025-11-12 17:01: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参加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三等奖2项,充分展现出鲁医学子扎实的数学应用能力
2025-11-12 17:08: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山东省学校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鲁网11月12日讯日前,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红十字会承办的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在临沂举行
2025-11-12 17:09:00
齐鲁医药学院教师在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斩获双奖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南京理工大学顺利落幕
2025-11-12 17:10: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总决赛喜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揭晓。由齐鲁医药学院刘晓梅老师指导
2025-11-12 17:11: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2025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山东赛区)中喜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省赛顺利落幕。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出色的综合素养
2025-11-12 17:12:00
从“扶不扶”到“果断扶”:河南技师学院德育沃土育出文明之花
大河网讯 立冬前夕,河南技师学院西校区智能制造学院办公室内,一面绣有“及时施救伸援手 青春担当暖人心”的锦旗熠熠生辉。这面锦旗背后
2025-11-12 16:36:00
山东省公安厅到齐鲁医药学院开展“交通安全暨反诈防诈宣讲”演出活动
鲁网11月11日讯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反诈能力、提高交通安全意识,11月10日下午,山东省公安厅到齐鲁医药学院开展“交通安全暨反诈防诈宣讲”演出活动
2025-11-11 17:02:00
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第九届全国医药院校实验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鲁网11月11日讯近日,第九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在中国药科大学顺利落幕。齐鲁医药学院学子范子瑜
2025-11-11 17:04:00
民进淄博市委会第八届乒乓球友谊赛在齐鲁医药学院成功举办
鲁网11月11日讯近日,民进淄博市委员会第八届乒乓球友谊赛在齐鲁医药学院落下帷幕。本次比赛由民进淄博市委员会主办,民进齐鲁医药学院支部承办
2025-11-11 17:07:00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学子在2025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1日讯近日,2025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四川师范大学落幕
2025-11-11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