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让科学与公众双向奔赴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3-13 05: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来论】

让科学与公众双向奔赴 ◎王琦

不久前,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氟——有机师姐II》获得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这部微电影在B站的播放量已超50万。不少网友评价道:“文科生也能看,很有意思”“非常好的科普电影”……从院士科普“刷屏”到科普微电影“出圈”,近年来,视频类科普作品的关注度迅速增长,在视频直播平台学习科学知识已经成为新风尚。

今年1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短视频直播平台已成为知识传播与获取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科普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上异军突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从院士的科普讲解到微电影形式的科普作品,这些深入浅出的视频不仅让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轻量化”,更让前沿科学热点得以大众化。这是一场科学与公众的双向奔赴,是知识传播与获取的新路径。

过去,科学知识往往被束之高阁,令人望而生畏。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普视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它们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呈现给观众,让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这些视频不仅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更在评论区引发了有价值的讨论和追问,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科普视频的“出圈”离不开创作者的精心策划和制作。他们运用专业的知识背景,结合时下热点,将科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创作出既有趣又有料的科普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同时,科普视频的成功也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认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科普视频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它们精准地抓住了公众的需求和兴趣点。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成为科普视频不断前行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科普视频的“出圈”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数字时代背景下知识传播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随着5G、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科普视频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将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当然,科普视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如何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误导公众;如何创新形式和内容,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科普创作队伍,提升科普视频的质量和水平等。这些问题需要科普创作者、平台方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科普视频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场科学与公众的双向奔赴,科普视频的“出圈”不仅让科学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更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科普视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期待更多科技工作者能够加入到科普的队伍中来,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科学界、教育界、产业界人士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向奔赴”的热烈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直言:“科学家作为在科学一线努力探索的科研人员,也肩负着向社会更好传播科学知识的责
2023-05-30 06:05:00
...制撬动研究生科普实践——“春分工程”催发科普与科研双向奔赴■探索前线地球“发烧”了,我们怎么办?脑机接口如何改变未来?“南橘北枳”,晏子说对了吗……打开“春分工程”的科普报告
2023-06-26 09:06:00
...医疗知识、传授保健妙招,一场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双向奔赴在互联网上展开。然而,部分视频内容在网红流量的驱使下变了味、走了样。内容庸俗倾向渐显。医疗知识专业性强,科普的意义在
2023-09-19 05:55:00
...识的同时,分享科学的思维方式,将“单向输出”变成“双向互动”,这样的科普更具吸引力。然而,只要科普工作者做好自己的事,科普就能两头“止渴”了吗?显然不是。科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2023-07-05 05:21:00
文脉华章|热辣滚烫!来一趟神奇的科学文化之旅
...馆热辣滚烫的背后,是科学文化的浸润,是求知与分享的双向奔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双向奔赴科普场馆火爆“出圈”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
2024-08-17 15:58:00
...机器人技术“联姻”,可能是一场将彼此推向新高度的“双向奔赴”。AI给机器人灌输常识,让其能像人一样处理各种任务;机器人则利用身体经验,帮助AI跃升为“通用AI”。但专家提醒,
2024-06-18 12:15:00
科研与科普的双向奔赴!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举办第八届科普开放日活动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让“科普甘露”催发更多的“科学种子” 。11月9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举办第八届科普开放日活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纪峰,河
2024-11-10 17:43:00
...信息、科普读物影像资料等,推动校内校外科学教育的“双向奔赴”。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已吸引全区12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该区积极整合社会层面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了“科学教育数字资
2024-03-25 08:36:00
...着重要角色。无论科技工作者还是相关平台,携手同行,双向奔赴,就能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孩子获得更丰富的精神滋养,助力他们追梦。
2023-05-31 13:0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11月11日晚,现代评剧《雷雨》作为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在唐山大剧院震撼上演
2025-11-12 18:14:00
韩永祉:针线春秋 织就非遗华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旧堡村,一位八旬老人用一针一线,缝缀起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将民间戏装技艺织成非遗星河中的璀璨一隅。韩永祉
2025-11-12 18:18:00
感悟艺术力量 凝聚奋进共识 省音协、省广电艺协走进“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
立冬过后,长春的天气逐渐转寒,但长春美术馆内热度不减。11月12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内人头攒动
2025-11-12 22:54:00
《哑弹》:一枚穿越时空的文学信物
《哑弹》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以 “呼应时代需求、滋养少儿心灵、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策划出版的一部优秀现实题材少儿主题出版物
2025-11-12 22:21:00
沈保平为《唐诡》“广笑方丈”发声:他的“冤种特质”已经打在DNA里了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随着古 装悬疑单元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持续热播,剧中角色“广笑方丈”成为全网热门“凶手”人选
2025-11-12 20:37:00
福建首部纪检题材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上线 古今双探硬核追凶
剧集海报 主办方供图东南网11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记者获悉,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宋慈的神秘外援竟是我》,已在微信
2025-11-12 18:17:00
中央歌剧院推出年度大戏 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即将首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中央歌剧院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制作的原创歌剧《可可西里》,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首演
2025-11-12 17:03:00
古典诗文邂逅现代舞台,诗乐剧艺奏响遵义沙滩文化新声!
多彩贵州网讯11月11日晚7点,以“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为主题的第三届遵义沙滩文化展示季核心活动——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在遵义大剧院盛大启幕
2025-11-12 19:16:00
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落幕,大曾少儿剧团《只要有月光》照亮亲子对话空间
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圆满落幕,大曾少儿剧团原创剧目《只要有月光》以童真视角点亮亲子沟通空间,成为本届“古镇嘉年华”单元中一抹温暖亮色
2025-11-12 16:40:00
将于11月22日上映的艺术电影《狂野时代》今日发布“味觉”篇章预告及海报。本片由毕赣执导,易烊千玺、舒淇领衔主演,赵又廷特邀主演
2025-11-12 14:08:00
小学生声情并茂演唱《陕北说书》片段,网友:这不是老师的心腹,就是“心腹大患”。
2025-11-12 14:5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 通讯员 张帆)中国邮政推出以“金鸡百花电影节”为主题的官方系列纪念邮品,11月11日至15日电影节期间在厦门同步发售
2025-11-12 15:35:00
推动全民健身,培育新兴运动 —“国奥杯”2025年匹克球U系列赛 在国奥网球公园圆满收拍
2025年11月9日,“国奥杯”2025年匹克球U系列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国奥网球公园顺利闭幕。本次赛事为期两天,共吸引一百余名青少年选手及其家长踊跃参与
2025-11-12 15:08:00
武汉SKP周年庆携手頌艺术中心联合呈现《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超现实艺术展 总策划苏芒亲临开幕,共启视觉与心灵之旅
继今夏「风吹草木皆有声」艺术展引发广泛关注后,武汉SKP于周年庆之际再度深化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推出超现实视错觉艺术展《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2025-11-12 15:08:00
张颂文主演现实主义荒诞喜剧电影《我最特别的朋友》定档12月5日
由叶如芬监制,王晓丰导演及编剧,张颂文、曾柯琅、王悦伊领衔主演,陈永胜特别主演的现实主义喜剧电影《我最特别的朋友》于今日发布定档海报及预告
2025-11-12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