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胡晓先
村里那棵白果树,至今无人知晓它的树龄,也从未有人见过它开花。儿时,我们曾多次好奇地问过爷爷辈,“村头粮站旁那棵白果树有多少年啦?它什么时候开花?”他们异口同声说:“不晓得。”而今我们都快花甲之年,这棵白果树还是儿时看到的那个样。没人叫它银杏树,或许是叫熟了、叫亲了。
等我们长大后,村里的孩子都陆陆续续往外走。每当离家走的时候,总是回头留恋地张望,直到视野看不见。又当自己从外地回家刚踏进村口,首先遥遥入眼的就是那棵白果树,此刻就感觉回到家里了。
白果树长在村头粮库旁。远望,犹如三十多层高的塔楼,又似一座火箭发射塔。百米开外观望,择其视角,对焦树梢,奇妙出现——顶部树尖不再直长,它分杈长出两主枝,两枝又各分数小枝,两主枝似一双手,掌心相对,手腕靠拢,手指张开呈弧形,形如“爱心”,好像要托举或支撑什么,又像是准备接着天上要掉下的星星……其实不然,它是在委屈自己、成就他人,不想“出人头地”再往上长。它与邻近的房屋、周围的树木总是显得融洽相称,没有“鹤立鸡群”的样子。树上鸟窝密布,鹊鸟成群,欢蹦乱跳。偶尔还有汉中方向飞来的朱鹮,也要在这白果树上不动声色地站歇。霸道不过喜鹊,总是叽叽喳喳,想要赶走别的鸟儿。
触摸树干,树皮呈壳,看似粗糙,但不糙手,犹感光滑。树干根部直径约两米,但现在看到的根部并不是原始的位置,据说以下还有三米多深被埋。因当年修建粮站,为搬运粮食出入方便,将此处充填成坝子,埋深了树干的根部。
夏天,翠绿的叶子似蝴蝶扎满枝头,给树下乘凉的人们增添宁静和安详;秋天,金黄的叶子似小鸟满树跳跃,给村庄忙碌的人们带来喜悦和祝福。
每每摘收白果树那丰硕的果子时总是皮臭仁香,堪称一绝——白果树长到四十多年后方能结出果实。更奇特的是别的果树都是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而不见白果树开花就结果。就为这个好奇的“不开花就结果”的奥秘,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的生活场景。
白果树下方不远,是我儿时就读的学校。那时小学早晚无自习,只有钟声、歌声、读书声、三尺讲台上的竹片声、老师的训斥声、操场上震天动地的口令声、老师和学生的欢笑声……一切围绕“德智体美劳”而教而学。每天上学的时间就跟现在的公务员上班——朝九晚五。每年除了寒暑假,中间还少不了农忙假,所以那个时代,我们老笑城市的孩子“把麦子当韭菜”。每当第一节课的钟声响起,各自大带小(弟或妹)飞奔学校。放学后不是羊就是牛相伴,还少不了下河洗澡,主要是看谁摸的鱼多。上学放学不要家长接送,而且准时到校,按时回家,不得在路途中逗留,家中还有父母安排能做的事在等着。晚上,大家还要聚到白果树下听故事、讲故事、守望白果树开花……同伴们在这快乐而自然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清晨,鸡鸣狗叫,牛羊出圈,炊烟袅袅。田间地头都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忙碌。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每当粮食收获的季节,这白果树下更是热闹:各队各户都来粮站交公粮,肩挑背背,接踵而来,相互对比,看谁家的粮食好。
时光荏苒,村里的孩子渐渐长大,开始走出村庄去更大的地方发展,却少有回家的时候。每当父母想他们时,都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白果树下昔日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但白果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守护着粮库、守护着村庄。
最近,我又去看白果树。巧遇我的同龄人,他正在树后边地里薅苞谷草,相见亲热,彼此寒暄。
“老张,你啥时候回来的?”我问。
“这半年我都在家。外面没活干,都让机器人做完了。”他风趣地说,“现在这土地全部丈量了,马上征收要搞开发,建旅游集散中心。往后的日子或许会更好!”
“这是好事,我们应当支持。只有发展才有前途。”我回答他。
以往大家都视村头那棵白果树为风水树,盼着见到它开花,现在将会如愿以偿。这无声的生命,见证、记录着时光流转和世间的变迁。待集散中心建成,这白果树一定会火树银花——“白果树开花”了。那时,它不再是风水树,而是一座亮丽的灯塔、耀眼的风景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