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正月十五元宵节,村里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吃罢早饭已是7点多了,77岁的田登才老人照例拿起砍刀和绑着网兜的长竹竿,来到社区前的铜龙河边,开始了他的巡河、打捞河道漂流物、清理杂草等垃圾的工作。
“我们社区是全市人居、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样板,要靠大伙儿都出一份力,才能保持生态文明、环境整洁啊。”老田边捡拾河边杂物垃圾,边和河边的群众聊天。而就在两年前,他还是上访多年的“老访户”呢。
田登才是天长市杨村镇龙集社区(涉农社区)人,2011年,因农民新村建设征地拆迁,在水电路改造中,老田认为时任社区干部办事不公开、不公平就开始上访,社区不管干啥事,他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激烈反对。
从“坚定”的反对者到积极的支持拥护人,源于全市开展的清廉乡村建设。2021年4月,作为天长市、杨村镇两级清廉乡村建设试点村,龙集社区从阳光村务建设、民主决策入手,对土地征用、兴办公益事业、大额资金使用以及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通过居民说事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居民代表意见,推动社区事务群众全面参与,步入“三公”轨道。
与此同时,在市、镇纪检监察机关和民政部门指导督查下,龙集社区建立村级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修订完善了社区财务管理办法等20多项制度,全面规范财务资金、工程项目、资产资源租赁发包等村级事项管理,并加强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咱作为居民代表,也多次参加民主议事,监督社区事务管理。”田登才掐着指头举例说,去年6月,他参与了《社区小型工程务工管理制度》的民主修订,这个制度实施后,几名社区干部的亲友想承揽社区的渠道、当家塘改扩建和文体广场改造工程建设,在民主协商议事中,都被拦在门槛之外。
据了解,去年以来,龙集社区通过居民说事会、民主协商会共研究重大事项36项,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1个,其中否定性意见7个,再走“四议三公开一监督”程序,不仅做到了民主治理社区,还避免了“一言堂”,激发了居民参与集体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一年来,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下,龙集社区筹资420多万元,筹劳1200多个,兴办公益事业39项,全程走进阳光,一帆风顺,大伙儿举双手点赞。
看到近两年社区事务公开透明,社区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社区各方面工作变化大,田登才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主动息访,还积极支持社区工作,报名成为美丽水生态建设“河道环境保洁员”,义务巡河捡拾垃圾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他也被大伙儿尊称为“民间河长”。(宣金祥 汪启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