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封感谢信,写下25个邮递员名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2 18: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一封感谢信,写下25个邮递员名字

杨光辉与投递员一同阅读《党建文汇》。贵港市邮政分公司供图

记住25个名字,需要多长时间?33年,这是广西贵港市80岁老人杨光辉给出的答案。

近日,一封由杨光辉手写的感谢信,送到贵港市邮政分公司东湖揽投部。信中如是写道,“我从1990年至2023年连续订了33年时间,邮政部门同志不怕辛苦帮订和送这份《党建文汇》杂志,就有25位同志,我感谢你们了”。25名投递员的姓名,被工整写在信件末尾。

纸信虽薄,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千钧厚重。一直以来,广西邮政企业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不断厚植普服根基,加快普遍服务提档升级,坚持以优质高效的邮政服务满足人民用邮需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缘:在报刊里追逐知识之光

“这是57年前我在邮政订阅报刊的票据。”杨光辉自豪地展示自己珍藏的老物件,但几乎在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他又把票据放回手心轻轻擦拭。

攥在杨光辉手里的,是一张1966年的“中国人民邮电报纸费收据”,订阅的刊物是《广西日报》。大半辈子与邮政结缘,每一份记忆都让这名耄耋老人感觉弥足珍贵。

回忆订阅报刊的初衷,杨光辉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1964年,杨光辉到玉林任职,接触党务工作。“刚到岗,两眼一抹黑,很多东西不会,工作难以开展。后来有前辈提醒,能在邮政订阅报刊学习,工作才有了起色。”

从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到喜欢上阅读、形成习惯,订阅报刊,成为杨光辉无法割舍的“心头好”。1978年返回贵港工作后,他每年都到邮政网点订阅报刊。新杂志手不释卷,旧报纸常看常新,多年积累下来,留存的报刊足足有400多斤重。

从家里到邮政网点的路线,哪怕几经变更,杨光辉心里最为熟稔:“最早去到南边的石羊塘营业所,后来换成了离家不远的广场、和平两处营业所,每次去订阅,工作人员都耐心为我办理。”杨光辉说。

1990年,正值《党建文汇》创刊,经邮政工作人员推荐,杨光辉订阅了这份杂志。到手的第一期,刊物中的“时政元素”十分契合他的口味,从这时起,《党建文汇》的名字,每年都会出现在杨光辉的订阅目录上。

在杨光辉的书房里,《党建文汇》从创刊之始到最新一期,每一本杂志都整齐地摆放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一屋书、一腔爱,从青春到白发,杨光辉在知识求索中尝到了“甜”。

接力:在服务中续写绿色传奇

“嘿,今天是小邓崽来送杂志呀!”从2楼窗台刚瞧见投递员邓展坤的邮车驶进院子,杨光辉就迫不及待打开家门,等待最新一期《党建文汇》送到手里。

“独宠”一份杂志33年,在东湖揽投部,杨光辉的名字可是无人不知。“‘《党建文汇》何时寄出来’‘杂志是否在送了’……杨老经常打电话到揽投部询问,一来二去,每一名投递员都与他熟络起来。”邓展坤说。

返回贵港后,杨光辉在市农机公司任职,不仅读报读刊,也时常向报纸投稿。一次,他的文章被《贵港日报》录用刊登,投递稿费取款单时,由于通讯地址没写详细,邮递员也新到岗不久,多次打听无果,始终联系不上杨光辉。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邮递员张丽芬只瞥了一眼取款单上的姓名,便说道:“这不就是订《党建文汇》的老杨嘛!”几经波折,终于把稿费取款单送到杨光辉手上。“稿费只有15元,更宝贵的是邮政投递员们负责尽责的精神。”杨光辉说。

“光阴荏苒,从订阅《党建文汇》算起,我结识了25名邮政投递员。”说起他们,杨光辉的眸子里闪着亮光,“老植是个热心肠,小邓崽常常逗我开心,还有梁铁月、徐丹,总是在我困难时给予帮助……”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我都清楚地记得。”

33年,25名投递员,一代代邮政人把“人民至上”刻印在骨子里,开启了守护平凡邮路这一场不平凡的接力赛。

在接力的终点,杨光辉用朴素的方式表达感谢,铭记并写下他们的姓名:张豪华、陈莹、黄云优、蒙秋标、潘寿铭、董丽琴、植济木、农俊英、李丽忠、黄绍燕、李婷婷、黄燕妮、何谐欢、邓小群、岑小清、刘思宁、张丽芳、徐丹、伍荣佑、陈天贵、韦秀清、谭小艳、梁铁月、韦的确、邓展坤。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年轻一代手里。00后的邓展坤,一如不同时空下的前辈们,一袭绿衣、投递报刊,回应着人民对邮政的期待。

默契:在邮箱里“投下”互助信任

负责杨光辉所在片区的投递员们,与他接触久了,都能感受到老人对邮政的信任与认可。这份信任,可以从一张小小的字条里窥见。

有一次,估摸着《党建文汇》寄到的时间,杨光辉打开邮箱,没看到书本,却发现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在邮局订的2本书没到,退回12块(钱)在信箱(请你)拿。”字条下面,是邮政快递员留下的纸币,不多不少正好12元。

从这时起,一张张字条,成为杨光辉与邮政投递员之间沟通联系的新“打开方式”。

2003年,杨光辉退休了。头几年,还能看到他来邮政网点订阅报刊,时间一长,网点工作人员都说:“怎么今年见不着老杨了?”

带着疑问,投递员植济木打算在寄送报刊时,顺道去看望杨光辉。敲了敲门,没人回应,找到杨光辉的邮箱,里面同样放着一张字条,中间夹着一沓钱,字条上面赫然写着“邮政投递员同志,帮我订一份《党建文汇》,订阅费168元放在信箱”。

原来,随着年纪增大,杨光辉腿脚不如从前利索,耳朵也逐渐听不清了,他回到乡下居住,每月定期到城里看望亲人,顺便把新送来的报刊带回去。如有订阅需求,杨光辉便想到以写字条“留言”的方式,与邮政投递员联系,这逐渐成为每一名投递员与他的默契。

在贵港市,像杨光辉一般认同、信任、热爱邮政服务的市民还有很多,构筑起这份情谊的,更缺不了如同“老植”“小邓崽”一般的邮政投递员们,他们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将报刊邮件及时送达,用行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口碑。

“贵港邮政始终坚持以普遍服务为‘根’,不断提高党报党刊的传递时效与服务质量,保持县及县以上城市党政机关《人民日报》当日见报率100%,乡镇党报党刊实现了次日投递,建制村党报党刊实现每周五班频次。”贵港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麻政伟表示,近年来,该公司有序推进党报党刊收订各项工作,报刊发行的数量和覆盖率不断上升,2023年度,党报党刊收订份数达10812份,超额完成征订目标。(谭羽翔 莫树森 叶桂银)

一封感谢信,写下25个邮递员名字

杨光辉所写的感谢信。贵港市邮政分公司供图

一封感谢信,写下25个邮递员名字

33年来杨光辉订阅报刊凭证。贵港市邮政分公司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邮政绿”连接 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
...件里满是一位老人对老同学的回忆与思念,同时也讲述了邮递员李光只几经周折帮助老人寻找同学的故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李光只的感谢之情。3月7日,李光只接到一封特殊的挂号信,信封上写
2023-04-25 08:05:00
救火绿衣人  再遇紧急还是会毫不犹豫
...望月湖小区一些居民碰到虢术高,还会称他为“当雷锋的邮递员”,大家对他当时冒险爬窗救火的情形记忆深刻。后来,他前去望月湖小区送报纸时,还几次碰到过那位92岁的受助老人刘健君,刘
2022-12-30 05:14:00
坚守初心使命 担当时代重任|乡村邮递员跋山涉水 投递行程48.5万公里
...了一身伤病,跑出了一个“邮路铁人”的称号。作为乡村邮递员,王明杰常年跋涉在长白山脚下、鸭绿江畔一条崎岖难行的乡邮路上。这条路全程105千米,分布着70多个投递点,途经5座大山
2024-09-03 12:02:00
...户手中。邮路艰苦,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雪。从当一名邮递员开始,刘献梅不知道换了多少辆邮车,走了多少里路,朋友开玩笑说街道都被她的邮递车轮子磨明了。 工作时间久了,投递段道上
2024-10-18 16:59:00
【聚焦全国两会·请回答,2023】全国人大代表莫富元:邮政投递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他们一家靠书信与在外求学的哥哥联系,在莫富元眼里,邮递员的意义非凡,无论距离多遥远都能将亲情与希望传递。带着对邮递工作的憧憬与向往,1995年,17岁的莫富元如愿成为中国邮政
2024-03-02 17:35:00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记者探访邮政投递点邮递员加班加点减少快递积压如何解决快递积压问题?记者昨天走访邮政投递点发现,邮递员正在加班加点保证快递“日清”,在业务量增大的情况下保证防疫药
2022-12-17 13:19:00
女儿考上北大,上蔡这位邮递员父亲亲手投递录取通知书
...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通讯员 殷明珠 王娟娟对于上蔡邮政邮递员袁永华来说,从业10年来,7月5日这天的心情最为激动和特别,当天他要投递一份特殊的信件——一封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生
2023-07-05 19:52:00
...20载全力奔跑,与客户双向奔赴中国邮政平度第一营业部邮递员孙忠全时刻为客户着想全力迎战双十一 文/图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赵一飞邮政局,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承载了华夏人的回忆,
2023-11-10 01:40:00
行走在沙漠里的乡村“邮递员”
... (戴文昌)地处位置偏僻,毗邻80里沙漠的长城邮政营业所邮递员刘永新,36年如一日,长年奔波在乡村投递“邮”路上。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就意味着许多村民的期盼,将从他的背
2024-02-29 22: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
三轮车侧翻路中 郎溪热心公交司机和乘客伸出援手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下午两点多钟,郎溪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西换乘中心至白茅岭班线的驾驶员刘志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郎溪县迎宾大道与S202交汇口处时
2025-11-05 15:04:00
劳动课养出“团宠”!合肥这所学校两只大白鹅火了,课间互动超治愈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校区,两位新晋“顶流”火了。他们不是学霸,也不是社团达人,而是两只身披白羽、步态雍容的大白鹅
2025-11-05 15:05:00
15小时生死救援!绩溪多方力量合力救助坠崖驴友
大皖新闻讯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个小时。”11月1日下午4点多钟,绩溪县公安局伏岭派出所接到求助
2025-11-05 15:07:00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
2025-11-05 15:23:00
近日,网络热梗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作文“套路”的报道引发关注,“绝绝子”“破防”“包的”等网络热词替代原本语意丰富的表达,部分青少年似乎正陷入一种“不说热梗就词穷”的表达困境
2025-11-05 15:49: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及时救助晕倒男子 平凡善举温暖深秋烟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就是打个电话的事,没想到他还专门送来了锦旗。”当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五官血管通路病区护士秦聪收到孙先生(化姓)送来的锦旗时
2025-11-05 15:54:00
东平农商银行:零钱存银行 “碎银”也生光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李先生手持满满两大袋零钱,来到东平农商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在工作人员耐心清点后,顺利将6.7万元零钱存入账户
2025-11-05 15:54:00
探秘地球脉搏,筑牢安全防线——山师附小雏鹰小队参观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实践活动
11月1日,山师附小2021级四班雏鹰小队的队员们来到济南市地震科普馆,开启了一段生动有益的地震科普之旅。一声巨响,地面在脚下剧烈扭动
2025-11-05 1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