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7 12: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炎黄开始,五千年的历史间,中华大地上王朝更替,沧桑巨变,数不尽的帝王枭雄涌现而出,都想结束乱世,一统天下。

汉高祖刘邦开国汉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这两位都是穷苦出身,童年过得很苦,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这也让他们对贪官恶吏恨之入骨,在成大事之后能够以身作则,重视治理国家。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而另一位农民军的起义领袖大顺朝皇帝李自成,为什么没有建立一番丰功伟业,而是和他的大顺朝仅仅存在了42天呢?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明都城北京城,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的历史宣告结束。

李自成随后在西安立国,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作西京。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一.严明的军纪,打造一支“钢铁大军”

在李自成称帝之前,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一路攻南逐北。大顺军队所到之处,正处在明朝衰败末期的明军尽皆望风而逃。

那大家一定有这样一个疑问,一个后期屡战屡败,在极短时间内就灭亡的政权,他的前期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呢?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1.迎闯王不纳粮

一方面是明后期的官员政治腐败,弊政横行,加上水灾旱灾连年发生,老百姓连基本的赋税都交不起,这种情况下的明军怎么可能有十足的战斗力。

而李自成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崛起。崇祯十二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潜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赈饥民。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附近的灾民都赶过去,日夜不绝,就像燎原烈火一样越来越多。李自成趁这个机会收留了大量的灾民为己所用。

自此,李自成军队数量飞速扩充,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流民灾民,但人数达到了数以万计的地步。

李自成向百姓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均分土地,减免杂赋,百姓都很感激,有人编写一首民歌广为传唱,用这样的方式来欢迎李自成,歌词里就有尽人皆知的“迎闯王,不纳粮”。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李自成很早便兴兵起义,纵观古今,如果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严明的军纪,兵马钱粮的周转运送,将领的指挥有方,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2.令行禁止,加强军威

李自成也是这么做的,在早期李自成每攻下一座城池,都命令部下不许扰乱当地的秩序,不许骚扰百姓,甚至在《石匮书后集.盗贼列传》中有记载李自成下令:

“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人者如淫吾母。”

兵士如果对百姓乱杀乱淫,就和杀我的父亲,侮辱我的母亲一样,所以兵士都不敢打扰百姓。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在《甲申纪事》中也有记载大顺军的严格军令:

“军令有犯淫劫者立时枭磔,或割掌,或割势。”

军队中有人敢抢劫或者奸淫的,会被处以斩首示众或割掉手掌或阉割的刑法。

在大顺军刚进入北京城之时,有两个士兵在前门的店铺中抢劫绸缎,被李自成发现后把这两名士兵的手脚钉在了绸缎铺的门口以示军纪。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3.吸收官员,建立体系

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对于前朝官员李自成也是既往不咎。

因为李自成的军队组成大多数是流亡的平民,走投无路投靠的乡绅,这也是历史上大多数起义军的组成部分。

没有太大的人才,所以李自成听从手下谋士李岩的建议,对明朝的官员,如果是在任期间行好事当好官的不予追究,仍然担任原职,对贪官污吏压榨百姓的则斩首示众。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所以各州各县的百姓对于大顺军的到来并不过于担惊受怕,等大顺军到来的时候大多是开门献降,还献上财帛粮草自助大军。

二.霸业未成,小富即安

1.流动的“土匪”

在一路攻占了北京城定都之后,李自成已经坐拥了百万大军。

但农民出身的李自成并没有长远的目光,不管是刘邦还是朱元璋都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开始考虑如何对自己的占领地进行管理,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建设,不给后方降军死灰复燃的机会。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而李自成的军队从起义开始就属于流动性的作战方式,对后方土地只留守少量的军队,还有大量的降将并没有杀掉,而是仍然委以重任,这些起义初期留下的祸根在大顺军攻占北京城之后终于爆发了出来。

随着部队的扩大,组成部分虽然越来越复杂,但大部分仍然是无家可归的流民,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也没有过高的理想和抱负,大多数人起初都是因为吃不上饭才加入的军队。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他们大多数在取得战争的阶段胜利之后想着的只是钱财功名,而且李自成对占领的地区没有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再加上流动式的部队打法,李自成越来越承担不起部队的开支。

攻占明朝京城的胜利冲昏了李自成的头脑,他的短见目光认为剩下的明军已经不再是他统一天下的障碍了,自此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其他人倾斜。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2.严刑暴政的开始

为了筹集足够的军饷,李自成颁布命令设立了一个特有的机构“比饷镇抚司”。

这个机构由刘宗敏负责,刘宗敏的父亲早年因为官吏的逼税而自杀,幼年的刘宗敏和母亲以乞讨为生,这些经历让他对明朝官员特别憎恶。

《平寇志》中记载:

“以此论脏:一品累万,以下至七品累千。能,即立搜进之;不能,即加严法。”

意思是一品以上的官员要缴纳万两的饷银,七品至一品之间的官员要缴纳千两的饷银。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如果缴纳不出来就会用严苛的刑法对付他们,炮烙火尺棚弦种种刑法让官员生不如死。这些做法让本来归顺李自成的明朝官员和将领再次暗生祸心。

其实如果李自成自己做到有始有终,相信他的部下也不会做出这么离谱的事。李自成刚刚攻陷北京城的时候就将漂亮的宫女册立为自己的妃子,还和众将领瓜分了宫廷内的嫔妃,整天只想着如何享受荣华富贵,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招致了严重的祸患。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正所谓上行下效,这支流民组成的部队终于忍耐不住,开始了烧杀抢掠,不再是一支百姓之师。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八》记载:

“日间百姓尚不知苦,至夜则以防奸细为名,将马兵拦截街坊出路,兵丁斩而入门,掠金银、淫妇女,民始苦之,每至夜皆然。”

军队的士兵开始破门而入,不仅将百姓的钱财掠夺一空,还每夜劫掠妇女,西城的妇女每天填井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李自成进京之后强暴敛财,处罚前朝官员,作威作福,这时的大顺军队已经有了败亡的气象,但此时的李自成并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逼进了他。

三.人心浮躁,终至败亡

1.山海关之战

在李自成毫无大志地继续享乐之时,关外的清军八旗将士与仍然手握精锐之师关宁铁骑的吴三桂都是审时度势,时刻准备瓜分天下。

而此时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不仅给了吴三桂起兵的理由,也把这个枭雄推向了清兵一侧。随后吴三桂的明军和清军合兵一处,共同攻向刚刚建立王朝的李自成。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山海关战斗时大顺军已经不是那仁义之师了,他们大多已经无心恋战,只想着留住自己搜抢来的金银财宝,害怕自己没有命享用这些钱财,反观清军和吴三桂的部队都是指挥得当,人人向前。

第一场大战李自成军力几倍于敌军,却险些战败。这时以前遗留下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后方的前明将领也都纷纷领兵造反,前后夹击李自成。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2.人心分崩离析

在李岩请兵转战河南之际,想要独握大权的宰相牛金星向李自成进谏谗言:

“河南天下之中,且李岩故乡。以大兵与之,如蛟龙得云雨,不可制矣”,“今河南反,岩不候军令,敢自请兵,目中尚有主乎?国兵新败,人心摇动,欲乘机窃柄。若不早除,必有后患。”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河南是很重要的地方,又是李岩的故乡,把大量的兵马交给他,就像是蛟龙入云一样,没有办法制衡他了,现在河南起兵反对我们,李岩不等您发号施令,擅自请兵,眼里还有您么,现在大顺国刚兵败,人心不稳,李岩可能对国家不利,如果不尽早除掉他,一定是后患无穷。

可笑的是失利的李自成居然听信了牛金星的话,致使李岩被杀,大顺军更是文武失和,上下不能团结一心。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在随后的数次战斗中终于被逐一击破,自此,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在极短的时间内覆灭,李自成也是在逃跑途中被当地的民兵武装杀死。

总结

其实纵观李自成的经历,他一个草莽英雄,从起义开始就没有足够优秀的团队。

可朱元璋有刘伯温,蓝玉,李善长能臣猛将辅佐;刘邦有张良,韩信,萧何作为左膀右臂。不论是哪一位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而且就周围形式来说朱元璋与刘邦身边也没有虎视眈眈的清兵和吴三桂。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反观李自成手下算得上谋士的只有李岩和牛金星二人,无论是行军布阵还是整治地方都没有足够的才学。在李自成贪图享乐之后二人没有制止,反而同流合污。

得民心者得天下,取之于百姓,失之于百姓,朱元璋赏罚分明,用严厉的刑法处置贪赃枉法的官员,澄清域内,刘邦以诚待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都做到了自始至终不欺压百姓。

李自成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而李自成早期也做到了关爱百姓,仁政待民,而且严格执行。与明后期官员的昏庸无能,懒政怠症、形成鲜明对比,可惜在尝到一点甜头之后没有坚持实施下去,重蹈了前朝覆辙,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

所以李自成只能是一个草莽英雄,和朱元璋刘邦这样的开国皇帝还是无法比拟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严作为李自成的谋士为何会被杀
不是李自成要杀死李岩,而是牛金星容不下李岩。大顺政权有三大谋士,分别是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三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都因为各自原因加入大顺政权。作为大顺政权内部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2023-06-05 22:51:00
李岩的智慧与大顺军的覆灭
...。同是皇帝,却是不同的遭遇。三十九岁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此刻正站在一个湖北通城九宫山的某处小山坡上。一年前,他率大顺军攻克北京城,一屁股坐稳了紫禁城的龙椅,而那时,大明崇祯
2023-12-07 16:43:00
李自成从闯王变回流寇,为何会败得如此迅速
...寇,历史长河中如铁一般的规律,这规律用在明末的闯王李自成的身上尤为合适,这个亲自击垮了国运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的男人,明末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能攻下北京,还逼得崇祯皇帝上了吊,在其大
2022-12-12 14:47:00
李自成身边的谋士牛金星与宋献策的传奇故事
...,都有一两个这种智多星的角色。身为大顺政权的领袖,李自成身边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人物。而且他还有两位,一位是牛金星,一位便是宋献策。这两个人可以直接参与大顺政权的最高级别会议,
2023-10-12 22:07:00
强大的李自成失败了,为何弱小的朱元璋成功了
...棘十余年,终于建立了强盛的大明帝国。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克了帝国首都北京。此刻,他已雄踞帝国北方。然而,很快他就兵败如山倒,次年死于湖北。此后不到20年,清帝国统一全
2024-04-25 23:06:00
李自成是怎么丢掉江山的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义军首领,在明末众多义军首领中,以李自成最有远见和胆识。他的队伍曾经几次被明朝军队打的全军覆没,最后却都神奇地满血复活,越打越强。李自成也一直以平天下为终极目标
2023-05-16 06:12:00
李岩:被谣言陷害的明朝忠臣
...谣言,能断送心腹之才,葬送大业基业。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横空出世,一时间人心涣散,乱云飞渡。他左臂右膀,李岩助他笔耕不辍,一手开疆拓土,一手稳人心智。然谣言之火一旦燎原,又哪
2024-01-07 15:52:00
李自成为什么要处死谋士李岩?事情背后原因,远比你想的要复杂多
...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可不只是个谋士,还是李自成的“智囊”,在许多关键时刻为李自成出谋划策,贡献可谓不小。李自成在碰上李岩之前,实在是遭遇了不少困境,正是李岩的加入,
2024-12-15 17:17:00
...都失败了,失败的那些人当中,距离成功最近的大概就是李自成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他杀了一个可以跟诸葛亮相媲美的人。很多人都知道李自成很厉害,曾经成功
2024-05-26 0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