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据澎湃新闻10月9日报道,北京大学哲学系网站近期公布的资料显示,肖清和自今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值得一提的是,肖清和的博士论文后记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到北大博士的历程,曾在2021年引起刷屏式转发,火遍全网。
肖清和(图源:澎湃新闻)据中青报援引上海大学校报此前报道,肖清和1980年出生在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在他8岁那年,爷爷病逝,家中无一分积蓄,多亏一位医生资助了20元,才为爷爷办了丧事。小升初考试他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因家里付不起学费而一筹莫展。同龄人都去新学校上学了,而他只能边放牛边找书看。第二年春天,在改嫁的母亲努力下,他终于重返学校。1999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2003年,以优异成绩免试攻读该系研究生,2005年又由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资格。2009年,他分别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曾获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届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优秀博士论文奖(2010)、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2009年毕业后,肖清和先后担任过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等,2019年3月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于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担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委员、(挂职)副院长。
图源:中青报2021年,《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走红网络,正是肖清和写于2009年的博士论文后记。在后记中,肖清和写道:“在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最担心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每个学期开始。因为,学费问题让我常常一筹莫展。常常是开学之初,我在马路边等母亲来。常常是望眼欲穿,常常是欲哭无泪。饿了,啃一口父亲给我做的干粮;渴了,就只得忍着。”这篇后记看哭了不少网友,火遍网络。极目新闻综合澎湃新闻、中青报(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