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梅 麟
品尝“酱香型咖啡”是一种什么体验?
日前,某咖啡品牌联合一家酱香型白酒企业推出“酱香型咖啡”商品,让消费者在品尝咖啡之余感受酒香韵味,此举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热点。据统计,“酱香型咖啡”上市首日即销售542万余杯,销售额超过1亿元。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将咖啡与白酒联系在一起。前者受到学生、年轻白领、脑力工作者等欢迎,侧重于提神醒脑;后者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多在商务应酬、节日聚餐等场合出现。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产品走到一起,上演跨界营销,颠覆旧有认知,“19元就能喝到名贵白酒”“年轻人的第一杯白酒”等卖点引爆市场热情。“酱香型咖啡”走红不仅直接带来可观收益,“喝完了开车算不算酒驾”等衍生话题也广泛传播,助力合作双方“零成本”持续扩大影响力、发掘更多潜在消费人群,真可谓“赢麻了”。
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内需求不足。落实日前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咖啡与白酒“成功牵手”便是践行这一措施精神的生动案例,带给消费者从未有过的惊喜体验,形成“1+1>2”效应,以旺盛需求为相关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创意跨界”的成功,无疑带来巨大想象空间。服装品牌可与汽车厂商推出联名款衬衫,旅游景区可邀请动漫角色担任宣传大使……通过跨界联手,给消费者更多眼前一亮的新体验,共同做大市场蛋糕,构建双赢格局。
鼓励“创意跨界”,不代表任意两个品牌都能“无缝对接”。如果双方“气场”、定位差异过大,非但无法勾起消费者购买欲,反而可能损害品牌口碑。此前某电子烟公司宣布与一家博物馆达成IP授权合作,发布联名款电子烟新品,引发“利用‘新国潮’噱头诱使青少年抽烟”的争议,最终以博物馆公开致歉收场,这一教训值得思考。策划“创意跨界”,应保持清醒头脑,对收益和成本建立量化预期,充分考虑潜在合作对象与自身定位是否匹配,科学研判合作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未雨绸缪做好突发状况应对方案。跨界合作过程中,品牌方不妨定期复盘,结合市场反响总结得失,为今后开展更成功的“创意跨界”合作积累经验。
“酱香型咖啡”一时间掀起抢购热潮,但如果饮品本身口感不佳、达不到消费者心理预期,不可能做成“长久买卖”。进一步说,“创意跨界”固然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短期内刺激消费欲望,可一旦品控不到位,宣传内容言过其实,甚至损害消费者权益,不仅品牌方将承受口碑反噬代价,从长远看也无助于消费市场回暖。开展“创意跨界”时,品牌方要严把品控关,确保消费者获得安心放心的商品或服务,以高品质吸引更多“回头客”。市场监管部门应主动作为,掌握相关合作开展情况,发现不合规行为应当果断及时干预,视情节依法采取处罚措施,协助消费者挽回权益损失。例如,近期“中药房配酸梅汤”成为新的消费场景,中药材市场与饮品行业合作大有可为,但不能忽视一些药房缺乏必要资质、药材质量不佳、诱使不适宜人群饮用含中药饮品等风险,可能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需要强化监管力度,督促相关方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
质量安全是品牌方开展一切商业活动的生命线,人们乐见更多品牌方“脑洞大开”的同时,确保“创意跨界”在高品质法治化轨道上“加速跑”,持续释放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不断推动消费升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