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惶恐滩头说惶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1 09: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郭志锋

千里赣江,滔滔北去。十八险滩,危机重重。可多少勇士依然踏浪来,向着急流,向着最险的惶恐滩,不顾一切地冲来。

你瞧,这是一叶扁舟。在湍流中不断冲刺。

屹立在船头的是个年轻小伙子,他长得“秀眉长目”,举止潇洒,“顾盼烨然”。

等船就要靠近惶恐滩头时,几个大浪扑面而来,打得小船急剧转圈,两名船工吓得脸孔煞白,忙把船上的缆绳抛向对面。幸亏对面船工富有经验,一把接住绳子,众人将船拉回到岸边。

小伙子意气风发,脸上没有丝毫惧色。他一个箭步跨上岸边的青石码头,径自走向竹林里的芙蓉寺。他知道,寺院早已用清澈的蜜溪水煮好一壶“神潭茶”等他来品。他,就是庐陵才俊文天祥。不知从何时起,他与惶恐滩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惶恐滩,最终凭借他的一首千古名作,再次扬名立万。

像这样的行程,年轻的文天祥已是司空见惯。他沿着赣江逆流而上,一次次经历惶恐滩,为的是来会友讲学。他与万安韶口乡的南乾学士赖俊叔、诗人赖伯玉常常诗词酬和。他也曾兴致勃勃地来到万安百嘉码头的秘书阁,会见张宗周,为他家题写“晚翠楼”的牌匾。他还曾步行十余里山路,在山道上一路高歌,去段奎斋创办的学舍里讲学,勉励众多的读书郎“义之所生,必躬蹈之”,并题写“昂溪书堂”牌匾。

毫无疑问,中状元前的文天祥春风得意,心中无“惶恐”,故眼里也无什么“惶恐滩”。

孰料,1259年,元军气势汹汹入侵宋朝东北边陲。到1274年,元军已大举南下,饮马长江,威胁京都临安,朝廷一片慌乱。1275年正月,宋太后下《哀痛诏》,并给江西提刑兼知赣州的文天祥一道专旨,令他招募兵员,疾速发兵,奔赴京都。

面临着异族入侵、国家危亡的严峻时刻,素怀报国之志的文天祥,接到诏书,立即发布“讨元檄文”,联络赣州、吉州、广东、湖南等四方义士,招募将士五万余人,浩浩荡荡从赣州而下,来到惶恐滩头。

他又一次来到芙蓉寺,受到僧侣们的欢迎。月波禅师说:“小僧见大人抗元檄文,十分感动,已筹银三千,贡献义军。集俗僧三千,虽是野老村夫,但人人有降魔之志,个个有报国之心。只要大人一道令牌,汝等不怕赴汤蹈火,粉身碎骨。”说完,又捧上草诗一首:“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生抛一腔血,死留千秋名。”文天祥感慨地说:“山林川泽之间,大庭广众之中,见义勇为者,赤心报国者,大有人在。此乃大宋之希望也。”

文天祥率领义军顺江而下,准备赴京勤王。相传,期间发生了一件奇事。就在滩师指挥船队,绕行惶恐滩的时候,忽然一条大鱼跃向领头的船只,刚好落在文天祥的眼前。只见那鱼银鳞闪闪,双目朱红。众人惊呼。船工齐声祝贺说:“好兆头,好兆头!这是赣江神龙所化,入舟大吉大利,过滩吉祥平安,大人可祈祷以勤王大事,有求必应,收复失地,屡战屡胜。”听罢船工的一席话,文天祥淡淡一笑,叫人依俗微剪鱼尾,投入江中,正色道:“芙蓉寺里,天意难测,我不畏苍天;惶恐滩头,神龙化鱼,我不求神灵;奸妄之徒,造谣中伤,我不惧人言。”说完,船队顺利度过险滩,一群白鹭迎风飞翔,划过蓝色的天际。

1276年,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往元营谈判,被元军扣留。在镇江脱险后,由海路南下,继续调集义军抗元救国。1278年12月20日,他不幸在海丰县五坡岭被元军所俘。元将张弘范将他押上战舰,三番五次地劝说他写降书,给出的待遇越来越好。对此,文天祥总是轻蔑地一笑,不发一言。

在船过零丁洋时,文天祥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挥笔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这首诗里,不知何故,文天祥看着眼前的零丁洋,心里却想到了惶恐滩。他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倾诉着他眼看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愁闷和痛楚,但也坚决表示忠君爱国、始终不渝。当然,他惶恐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南宋的生存;他所叹的零丁,不是个人的抗金,而是抗金力量的单薄。末尾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震古烁今,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写照。

1279年3月13日,元军将文天祥押至广州。4月22日从广州出发,过梅关、南关,转赣水而下,再一次经过惶恐滩。船到万安县时,往事一幕幕在心头重现,文天祥激情难抑,热泪盈眶,挥笔写下《过万安县》一诗: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惶恐声。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这是文天祥最后一次经过万安县,也是最后一次过惶恐滩。此后,元军押着他一路北上,直至大都,后来又囚狱三年。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年仅47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来自赣江的馈赠
...赣江穿境而过,两岸群山苍翠挺拔,十八险滩九在万安。文天祥的千古绝唱——“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的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惶恐滩。万安鱼
2023-02-22 09:26:00
...北京誓死不降农民军之事传入江南时,友人皆把他比拟为文天祥。 方以智辗转奔向南京投奔南明弘光政权,仇敌阮大铖把持南明弘光朝政,不断受到排挤、迫,害,于是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寓
2023-03-08 21:45:00
文天祥宁死不降,却写信让弟弟投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是宋朝名将,民族英雄,他和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入侵南宋疆域,宋军节节败退,亡国之势已经
2023-01-26 17:05:00
文天祥为何要“过零丁洋”
南宋丞相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震铄古今的诗,演
2024-01-30 13:59:00
聊聊宋朝最后的守护者文天祥
宋朝最后的守护者文天祥。小时学过文天祥的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朝皇帝亲自劝降都被拒,文天祥的最后岁月
2024-05-27 10:17:00
史上最有民族气节的状元文天祥,南宋皇帝亲自劝降也不降
...亦别称鼎元。纵览古今,多位状元中,除杨慎、柳公权、文天祥、张孝祥等几位获得较高的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难传千秋。而苏轼、韩愈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均无一人摘取状
2023-02-02 15:20:00
江西万安:龙舟竞渡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苏轼、辛弃疾、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历代文人泼墨万安,留下了许多传唱不息的经典诗文,形成了十八滩文化与龙舟赛的精神更是完美契合。沉浸体验,激活消费
2023-06-21 17:08:00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所掩盖了。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1,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
2024-06-12 16:17:00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也算是一首千古名篇了,这首诗读起来就有一种遗憾的悲愤,和很大气的慷慨,尤其是最后两句,一直以来想必都是很多人的信念吧。那作者文天祥又经历过些什么,为什么会写
2024-06-01 0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