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担心乳制品致癌不敢喝牛奶?科学饮奶不信谣!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8 07: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王莹

牛奶,是乳制品的重要成员之一,因其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已经成为人们早餐的必备食品。有许多的研究和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牛奶可以带来诸多的健康益处。但是近年来,关于乳制品与癌症高发风险的相关性研究频频被报道,又有网络、自媒体等断章取义,运用“非有即无”的简单化判断宣传,导致“牛奶致癌”的言论被广为流传。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我国2016年肿瘤登记数据,约4064000例新发病例,其中肺癌是男性最常见癌症,占所有新发病例的24.6%(549800例),紧随其后的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这前5项癌症在男性新发癌症病例中约占69%。女性中乳腺癌则是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新发病例的16.7%,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位列其后,这5项癌症占女性癌症新发病例的约56%。

各类致癌最常见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包括烟草、感染、酒精、情绪压力以及肥胖。作为大众应该从自身的生活方式出发,正确评估饮食整体化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科学理性地选择乳制品的种类和适宜用量。

202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 ClinicalNutrition)发表了一篇题为“Lifetimedairyproductconsumptionandbreastcancerrisk:aprospectivecohortstudybytumorsubtyp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终生、青少年、成年和绝经后,乳制品和牛奶的总摄入量与总体乳腺癌风险无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1980年至2018年“护士健康研究(NHS)”中63847名女性的数据。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评估了成年期间乳制品的平均摄入量,并回忆了青少年时期乳制品的平均摄入量。运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乳制品消费与乳腺癌总体风险相关的风险

比。

在32年的随访期间,共有5733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例,其中5298例为绝经后女性。根据牛奶的摄入量,将患病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牛奶摄入量每周小于3份,每周3份~10份,每周大于等于10份(1份约为240ml牛奶)。

研究发现,各组终生摄入的总乳制品和总牛奶量均与总体浸润性乳腺癌风险无关,而一生中较高

的奶酪摄入量与总体乳腺癌风险降低有一定关系。

进一步分析显示,当总乳制品和牛奶的摄入量增加至每周大于21份,通过更年期状态和肿瘤亚型分析发现,绝经前乳制品高摄入量与ER阳性肿瘤的风险之间观察到负相关。

每周21份(约720g/日)的乳制品或牛奶的消费量,对于普遍的居民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从全国乳制品的消费情况看,2020年在城镇居民中最高的为北京32.4kg/人/年,约为88g/日,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仅为17.3kg/人/年,约为47g/日。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人民的饮奶量距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的300g~500g仍有很大空间,与文中所指出的高摄入量更是无法比较,所以,不必担心“饮奶致癌”的问题。

2023年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对乳制品蛋白摄入与多种癌症发生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在《BritishJournalofCancer》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sofintakesoftotalprotein, protein fromdairysources, anddietary calciumwithrisksofcolorectal,breast,andprostatecancer:aprospectiveanalysisinUKBiobank”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探索了蛋白质或乳蛋白来源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的相关性。使用英国生物银行样本,估算了114217名参与者的总蛋白质、总乳制品、牛奶和奶酪中的蛋白质以及膳食钙的摄入量。

结果显示,经过平均9.4年的随访,发现了1193例结直肠癌、2024例女性乳腺癌。乳制品总蛋白、牛奶蛋白和膳食钙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发病率呈负相关。乳蛋白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之间没有观察到显著关联。当添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浓度到多变量调整模型中时,相关性基本保持不变。

综上,网络上流传的“牛奶致癌”言论回避癌症的种类、亚型,遗漏样本人群的饮食结构,忽略乳制品中多种营养素的协同作用和个体化等多方面衡量关键因素,却刻意凸显乳制品的摄入量与癌症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借此误导人们相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就能做出“致癌”的“因果关系”结论。

其实,在乳制品消费相对较低的人群中,牛奶的补充不但不会增加癌症发生风险,还有可能对整体健康发挥保护作用。

2023年,日本的研究人员在《EuropeanJournalofNutrition》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sbetweendairyintakeandmortality duetoall-causeandcardiovasculardisease:theJapanPublic HealthCenter-basedp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论文。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平均19.3年的随访期间,发现14211例男性和9547例女性因各种原因死亡。对于男性来说,总乳制品摄入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风险呈非线性且相关。牛奶和发酵奶的摄入量与男性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呈负相关。奶酪消费量与男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呈负相关。女性的乳制品总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之间没有关联。研究表明,对于日本人来说,乳制品消费与男性全因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乳制品是指将牛奶或其他动物乳汁加工制成的食品,常见乳制品包括纯牛奶、酸奶、乳酪、黄油和奶粉等。乳制品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营养来源,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丰富且均衡,深受大众喜爱。乳制品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发生,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对人体的健康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均衡饮食、防止营养摄入失衡,才是身体健康的关键。就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我国平均的乳制品膳食摄入量尚不足以达到对整体健康起保护作用的水平,关于乳制品摄入量增加会增加致癌风险的说法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当前,我们更应该关注“隐性饥饿”对健康带来的风险。奶类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隐性饥饿”,最典型是缺钙。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研究报告显示,超过95%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钙摄入不足。尤为重要的是,由于老年人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强,因此应注意增加优质蛋白质、钙等的摄入量,以保证变化了的生理需求。

因此,建议优先满足300g/日牛奶的推荐摄入量,均衡饮食,合理选择乳制品种类。

担心乳制品致癌不敢喝牛奶?科学饮奶不信谣!

担心乳制品致癌不敢喝牛奶?科学饮奶不信谣!

(全文共2906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牛奶里全是防腐剂,喝牛奶有毒致癌?3种“假牛奶”才真的要少喝
...大学的学者联合在医学期刊BMC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乳制品和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乳制品或许和部分癌症风险相关
2023-12-05 11:05:00
牛奶中全是防腐剂,有毒还致癌?一起了解下吧
...的两种“假牛奶”: 1.植物性饮料植物性饮料是指不含乳制品的植物性饮品,例如大豆、杏仁、燕麦等。虽然这些饮品不含乳制品,但是它们通常含有添加糖、调味剂、植物油和其他化学添加
2023-04-21 19:54:00
...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摄入较多乳制品与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总体癌症风险较高相关。在针对乳制品与癌症风险上,这项研究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前瞻性队列研
2024-01-12 10:13:00
常喝牛奶或易患癌?牛奶还能不能喝了?一文解开疑惑
...的会致癌吗?《BMC》发表一篇新的研究表明:每日摄入的乳制品每增加50g跟癌症总体风险增加7%息息相关,尤其是跟肝癌的风险增加12%相关
2023-03-05 23:00:00
喝牛奶真的有这么好吗?每天喝牛奶和不喝牛奶的人有什么区别?
...,牛奶中含有大量防腐剂有毒致癌的说法,一看就不了解乳制品消毒和储存方式,现在你能在市面上看到的牛奶大多无防腐剂,都是灭菌奶,也就是利用巴氏消毒法去除细菌和真菌,来延长牛奶的保
2023-10-19 17:55:00
牛奶虽好 ,但这3种牛奶最好不要喝
...员发表在《BMC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经常摄入乳制品的成人,患肝癌、乳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每天多摄入50克乳制品
2023-10-19 18:00:00
喝牛奶会“喂养”癌细胞?这个最新研究,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医学期刊BMCMedicine刊发了一项研究,指出「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有关」[1]。此研究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4-11-06 08:30:00
这种“假”牛奶别再喝了,好牛奶这样挑
...,历时11年,是中国首个并且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探索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使用了来自中国嘉道理生物库的数据。在2004至2008年间,研究团队从中国的十
2023-10-28 19:16:00
常喝牛奶与不喝牛奶的老人,有什么差别?对比差异,告诉你大实话
...的51万余名受试者停止了长达10.8年的精心随访,旨在探求乳制品摄入量与癌症风险之间的潜在联络。为了取得最准确的数据,研讨团队不只细致记载了每位受试者的日常食品类别食用频率,
2024-03-22 10: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