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早年间,晋剧在乡间人口中称为老戏,因为演的多是古代的故事。在一阵急旋风似的锣鼓声中,背上插着四面小旗的武将从戏台侧面快步走出,三尺黑髯,手持长枪,将身边一群身着短衣的兵卒打得落花流水。这位背插四面小旗的武将,是晋剧舞台上永远的胜利者。
这四面三角形小旗子,专业术语叫“靠旗”,也叫“护背旗”。“靠”是传统戏剧中武将的装束,是由古代军卒的铠甲发展而来,所以又叫作甲衣。
古代军卒所用的铠甲,最初是有区别的。甲的原材料是犀牛皮或野牛皮,铠的原材料是各种金属。《周礼·考工记·函人》载:“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这里的“函人”,是指制造铠甲的工匠。属,连属附著;七属,即用七片皮革相连缀。兕,是独角的犀牛。合甲,指用两重犀或兕之皮相合而制成的坚固铠甲,寿命可达300年。后来,人们把铠和甲连用,把凡是用以护体的戎服,无论皮制还是金属制,都统称为铠甲。
戏剧中的“靠”是综合历代铠甲形制创造出来的。在质地上,它吸收了布甲和战袍的特点,采用比较轻柔的布帛制成;在形制上,它采用了皮甲和铁甲的构造方式,比如胸背那两块圆形或椭圆形的装饰,就是由金属护镜演变而来。
戏剧舞台上,“靠”一般为高级将领所穿。不同的表演场景,武将们穿的“靠”是不一样的。出阵迎战,必须得披挂整齐,这个时候,就要穿硬靠。硬靠也叫大靠,背后要插上四面小旗子。如果是非战斗场合,武将们的披挂就变成软靠了,软靠背后不用插小旗子。
“靠”的形成,考之典籍,可能是在明代。如明代赵琦美所辑《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详列了每折戏的登场人物及其应穿戴的衣冠、髯口,应执的砌末。砌末,是戏曲舞台上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像文房四宝、灶台、马鞭、船桨,以及一桌二椅等。
同“靠”紧密联系的靠旗,最早出现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刊本李斗所撰的《扬州画舫录》,书中称之为“背旗”;清嘉庆十八年(1813),内府刻的《昭代箫韶》中称之为“背令旗”;嘉庆二十五年(1820)抄本《穿戴提纲》中,则称之为“背壶旗”。在戏曲舞台上,武将甲衣背后有个硬皮壳,用来插四面三角形的旗子。因其形状像壶,所以叫“背壶”。古代艺人多不识字,讹称之为“背虎”“背护”,也就把靠旗称为“背护旗”,或“护背旗”。
现实中古代武将上阵厮杀时,铠甲上是不会插这些于实战无利的小旗子的,但在戏曲舞台上,武将背披大靠,昂首挺胸,肩膀一抖,四面靠旗连同飘带哗啦啦飞扬招展,不但展现了武将的威风与气魄,更给人以千军万马之势,这就是戏剧服装所起的特殊作用。
穿什么颜色的“靠”,与角色的扮相、脸谱、身份、年龄、性格都有一定的联系。
年轻、英武、俊秀的武将,像赵云、马超等,穿白靠;智勇双全、清秀潇洒的儒将,像岳飞、杨延昭、伍子胥等,也穿白靠;既年轻潇洒、又风流倜傥的角色,如周瑜、吕布等,则穿粉靠,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黑脸的张飞、牛皋、焦赞、项羽等人物,穿黑靠;夏侯渊穿蓝靠;魏延穿紫靠;秦琼的脸是发黄的,因此他穿的靠就是杏黄色的;有趣的是,关羽是红脸,却穿绿靠,这是因为绿靠象征着威武、刚毅,所以许多红脸的角色,如《收关胜》里的关胜、《铁笼山》里的姜维、《伐子都》里的颖考叔,都穿绿靠;穿红靠的,大都是有身份、有威望,或者忠义正直的大将,像《战太平》里的花云,《将相和》里的廉颇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