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简牍中国丨“如果没有简牍,我们如何确认悬泉置是西汉遗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04 10:42:00 来源:杭州网

遥望2000年前,丝绸之路上曾有一座重要的枢纽,像长长的丝巾挽出的一个精美花结,分外夺目。它曾是汉代设于河西地区交通线上的一座规模较大的驿置,留下了35000多枚简牍,生动详细记载了丝绸之路上那段光辉岁月。200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它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就是甘肃悬泉置,一个距离敦煌西北64公里的驿置。

7月30日,记者跟随“简牍中国”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了这个位于戈壁上的遗址。

现状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与瓜州两市县交界处的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北麓戈壁边缘。《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认为,悬泉置是建立在河西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即传置。从简牍道里簿看,这样的置,从长安至敦煌共有80余处,盖以地形和交通距离的远近而设,是一个独立运作的系统。两汉时期,特别在西汉,是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重要中转站。2000多年后的今天,当记者站在遗址东门的木栈道上,一阵敦煌的风沙吹过,遥想当年驿站的繁华。

简牍中国丨“如果没有简牍,我们如何确认悬泉置是西汉遗址?”

悬泉置遗址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悬泉置遗址是在1987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偶然被发现的,1990年至199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后开始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历时三年初步探明整个遗址包括主体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总面积22500平方米。考虑到当时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遗址进行了科学回填保护。“遗址将不再做揭露性展示,成为永久的封存在地下的遗址。“敦煌博物馆宣教部主任荣红梅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更好地保护悬泉置遗址,文物保护部门划定了遗址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沿边界设置了保护界桩,沿遗址遗存的分布范围设置了围栏。在遗址区内标识出了遗址边界、院墙、房屋、马厩、附属建筑等,并用木栈道铺设于上。站在上面,依稀可见遗址的院落布局、当年修建房屋的土基,虽然这些建筑早已荡然无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就目前来讲,唯有遗址东北角的角墩和西南的魏晋烽燧为原状展示。此外,在距北墙北侧约20米处遗留有一条古驿道遗迹,宽4米,全长约1公里。”荣红梅说。

简牍中国丨“如果没有简牍,我们如何确认悬泉置是西汉遗址?”

悬泉置遗址航拍图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有一个区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荣红梅告诉记者,这个区域的东区是马医区,西区是马厩区。“因为面积有限,不是所有的驿马都能圈养在这个马厩中。从动物的骸骨来看,这个驿站曾饲养过西域天马,究竟是驿站有如此高的级别可以饲养天马,还是天马途径此处病死,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汉朝曾在河西设置边塞并派遣戍卒,既防御了匈奴侵扰寇掠,又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荣红梅告诉记者,虽然悬泉置位于荒野不毛之地,但这里的戍卒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巡边、砍伐柴薪、种植粮食。如果遇到大风天,烽火台无法点燃怎么办?根据出土的汉简记载,戍卒们要快马加鞭报信息。如果烽火台相隔比较近,而烽火台没有马匹,戍卒们就要跑去传递信息。“这些边塞的戍卒很忙碌、很辛苦。”荣红梅说。

简牍

敦煌被誉为“河西走廊上的汉简之都”。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里,在河西走廊各地出土过65000枚以上的汉简,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115000枚的56%,是名符其实的汉简之乡。其中悬泉置遗址就出土了35000余枚,其中有字者 23000余枚,已经被简牍学家辨识出来的19000枚。内容囊括诏书、律令、药方等古籍残篇,为研究我国秦汉史、汉晋丝绸之路史,甚至是中西交通史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这些简牍上记载的文字信息量非常浩大,根据出土的简牍,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驿站曾经接待过规模最大的使节团是于阗国王及其手下共1074人的宏大团队。“荣红梅说,“还出土过册书《元康五年悬泉置过长罗侯费用簿》,记录了汉宣帝元康五年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时,悬泉置招待长罗侯部属384人的事项及费用。”

除了历史上的大事,还有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小事。在出土的帛书上,有一名叫“元”的下级军吏写给他的朋友“子方”的一封信——《元致子方书》。 在信中,元拜托子方为他办以下五件事:第一,由于自己将要去敦煌屯戍,没有合适的鞋子,所以请子方代买一双鞋,大小是一尺二寸,鞋里是绢帛,鞋面是牛皮,这样既舒适又结实,能经得起长途跋涉,买好后赶快让同事捎回来;第二,请子方为自己挑选五支品质良好的毛笔;第三,拜托子方去一位叫次孺的人家探望并请次孺回信,如果次孺不在,就请他的妻子代为回信;第四,有一个叫吕子都的人想请子方刻一枚私印,但不好意思开口,所以拜托元代请子方刻一枚印文为“吕安之印”的印章;第五,说郭营尉寄了二百钱,请子方代买一支响鞭。“这是目前所知两汉地下出土物中保存最完整、字数最多的私人信件。”荣红梅说。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到这封信的时候,生动的、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除汉简之外,还出土诸多写有汉文墨迹的麻纸,“出土的400多片纸张中有10片写有字迹,其中有8片是两汉时期的,说明西汉已经用纸张书写文字了。这一发现把我国发明张纸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一个世纪。”

简牍中国丨“如果没有简牍,我们如何确认悬泉置是西汉遗址?”

四时月令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令人惊喜的是,在悬泉置遗址还发现了一封诏书,题为《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被定名为《四时月令诏条》,它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太皇太后发布的诏书,写明每月该干之事和不该干之事,所涉事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材料中,最早系统地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法律文书。“经研究考证,专家们得出结论,此诏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环境保护法’。”荣红梅说。

“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简牍真实记载了2000年前丝绸之路的运营状况,也是证实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真实存在的依据。虽然目前被回填了,但是汉简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凸显了它的价值。”荣红梅说,“如果没有这些简牍,我们如何确认悬泉置是西汉遗址?”

“活”起来

申遗的成功给悬泉置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游客在参观悬泉置遗址时会感觉“看点不足”,其间观赏性、体验感也和此前心理期待值也有很大差距。如何让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2019年8月,世行贷款文旅项目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开发建设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总投资14786.5万元,其中世行贷款12117.5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669万元。

2022年8月31日甘肃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保护开发项目展示中心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前期将先建成5公里内部展示道路和停车区、公共卫生间、观景平台等配套服务设施。

简牍中国丨“如果没有简牍,我们如何确认悬泉置是西汉遗址?”

悬泉置遗址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随着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悬泉置遗址保护利用也迈入了快车道。记者采访期间,在距离遗址之外的建设控制带,一个悬泉置遗址景区交旅融合综合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由甘肃丝路邮驿(悬泉置)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运营。负责项目运营的许金萍告诉记者,综合体的项目投资1.61亿元,计划建设游客中心、悬泉街市、文物展示中心等几个区,预计明年完成。“其中在悬泉街市,可以全方位地满足游客的吃喝游购娱。为了让游客体验到悬泉置为何在汉代被命名为官家的邮驿机构,我们做了悬泉坞堡的复原模型,游客可以切身体会到悬泉的‘邮驿文化’。”

“从零起步”,曾经沉睡2000多年的悬泉置遗址正在换发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牍中国】万卷简牍,解密千年丝路
...商业贸易。有一个地方,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出土简牍8万余枚,其中汉简7万余枚,占到全国的82%,既是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有一处胜地,
2023-08-05 18:18:00
简牍中国|“冷门”不冷 “绝学”有继 千年简牍焕发时代光彩
...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而很少有人知晓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纸张面世之前,古人用竹简与木牍作为“写本”,合称为“简牍”。甘肃被称为汉简之都,出土的汉简占全国总量的八成以上。甘
2023-08-05 18:18:00
汉代竹简,废弃后还有一个不方便说的功能,历史真相和想的不一样
...程中,专家们出土大量的汉代生活用品、军事器械及大量简牍,这些出土的器物,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最让专家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发现西汉麻纸残片,被称为“马圈湾纸
2024-11-09 23:09:00
重释“楼兰之谜”
...国都、西域长史治所的关系……本书主要是以上述遗址和简牍为资料基础进行研究,其研究的要点如下。首先明确了楼兰新史的时空界说。“楼兰”之称自张骞凿空之后就出现在中国的正史中,但是
2024-01-26 04:26:00
两千年前的“人间烟火”
◎刘吴瑛在甘肃简牍博物馆,一封两千多年前的信吸引了我。这封名为《元敞致子惠书》的信出自边塞烽燧的一枚尺牍上,是元敞写给好友子惠的,大意是:元敞的裤子穿破了,需要叫人拿回家缝补,此
2024-04-16 08:01:00
...迹,它们的出现刷新了哪些历史认知? 5月19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2024-05-19 09:57:00
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从两千多年前的“乘法口诀”说起
...绸之路上哪些故事……自20世纪以来的百年间,我国出土简牍的新资料不断问世、新研究持续推进,一些石破天惊的发现大幅度补充传世典籍的不足,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战国、秦汉、魏晋时期
2024-04-12 11:33:00
“冷门绝学”出新成果 《悬泉汉简(三)》发布
7月22日至23日,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会上发布了“冷门绝学”简牍学的新成果《悬泉汉简(三)》。作为第一手的出土文献材料,简牍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补史
2023-07-24 04:08:00
《简牍探中华》探秘马圈湾汉简里的边塞往事
...”?5月25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陪伴观众穿越到马圈湾汉简的出土地——汉代敦煌郡玉门都尉所辖玉门候官治所
2025-05-25 10: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邹平公安:致敬藏蓝担当,即时表扬 荣耀闪送!
10月15日,邹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康传波到台子码头融合警务区开展送奖上岗活动,对在近期处置救援警情中主动担当作为
2025-10-18 18:50:00
守护“夕阳红”!临清交警进公园送交通安全“叮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刘坤10月14日上午,临清市公安局交管大队组织民辅警走进辖区公园,开展“关爱老人出行
2025-10-18 19:23:00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持续践行市委“6293”工作思路,坚守金融初心使命,扛牢大行责任担当,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持续贡献建行力量
2025-10-18 19:5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对秋粮收获与晾晒产生不小影响,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做好秋粮抢收工作安排部署
2025-10-18 19:58: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新庄幼儿园开展分龄节粮实践活动
鲁网10月18日讯近日,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新庄幼儿园聚焦粮食安全主题,创新开展“分龄定制”爱粮节粮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幼儿教育全过程
2025-10-18 19:59:00
提前1个月!上海宝冶承建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B标段封顶
大皖新闻讯 10月17日,由上海宝冶承建的合肥国显第8.6代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B标段封顶仪式在合肥市新站区举行
2025-10-18 20:27:00
10月18日,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林红玉参观“红色记忆”展览,并调研全市工业、服务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10-18 20:31:00
山东省(济南)首届“人力资源+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发展交流活动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
鲁网10月18日讯10月16日,山东省(济南)首届“人力资源+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发展交流活动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项目对接会在济南圆满落幕
2025-10-18 20:35:00
合肥瑶海举办2025年区域价值发布会 共谋合肥东部崛起新愿景
大皖新闻讯10月18日,“聚焦瑶海 共赢未来”合肥市瑶海区2025年区域价值发布会在瑶海区青年创意田园音乐厅成功举行。近百家企业和合肥楼宇经济协会等出席发布会
2025-10-18 21:0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今年汛期时间长,为抓实汛期通信保障工作,山东移动威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威海移动”)认真落实市委
2025-10-18 21:06:00
10月18日上午,2025年福州国际帆船邀请赛正式开赛,10支来自不同国家的专业帆船队齐聚闽江。
2025-10-18 21:20:00
深度图解长春都市圈系列海报①|圈内四城,各有“王牌”
开栏语:近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以长春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共同组成的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共同构建
2025-10-18 21:29:00
夜经济点亮乌蒙山水|毕节文旅焕发夜间活力
碧阳湖畔,灯火璀璨,游船如织。广州游客杨文和家人乘坐“水街古船”,欣赏着船身灯光变换出的图案时忍不住举起手机记录美妙瞬间
2025-10-18 21:55:00
利用领域增加!贵州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见效
再生水是指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净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并可安全使用的水。在贵阳市中心城区、遵义市播州区,这两地不断增加再生水利用体量和领域
2025-10-18 21:55:00
吉林省“抚松人参”闪耀第二十二届农交会“品牌之夜”
10月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品牌之夜”直播助农活动在天津圆满举行。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此次品牌展示机会
2025-10-18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