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22:22:00 来源:戏说三国

窦婴,一个有本事的外戚,他可以力挽狂澜,和周亚夫一起平定七王之乱;可以阻止梁王刘武继位,成为大汉储君;还可以支持汉武帝刘彻推行建元革新,兴儒学废黄老;更在势微力竭时,可以直斥田蚡恶行,而不畏生死;还是个为了朋友灌夫,可以做到两肋插刀的人,因此,很多人对他的死很惋惜,认为他死的很冤枉,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我要说一句,政治斗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如果他算冤枉,那晁错、袁盎、郅都的死,到底算不算冤不冤枉呢?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晁错,西汉名臣,削藩策的推行者,也是汉景帝刘启的老师。汉景帝时,无为而治的弊端已经很明显了,宗室藩王们日益做大,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无法无天,完全不把汉景帝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比如吴王刘濞,他治下的吴国,把持着天下大半的食盐买卖,他还自己私造钱币,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了,朝廷派到吴国做国相的人,很多都死于非命。只有窦婴和袁盎这样的政坛老油条,才能和吴王刘濞周旋,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背景强大,而袁盎是西汉名臣,且精于人情,对吴王刘濞的贿赂和拉拢来者不拒,令自己在吴国国相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实际上,袁盎属于话说的好听,但不干实事,从来没干过对不起汉景帝刘启的事儿,对于吴王刘濞,他只是须臾萎靡,逢场作戏罢了。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晁错这个人,做人太耿直,眼睛容不得一点沙子,见不得窦婴和袁盎,与和吴王刘濞之间的蝇营狗狗。袁盎和已去世的丞相申屠嘉是至交,而申屠嘉就死在自己的手里,因此袁盎晁错之间是死对头。当吴王刘濞打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晁错已经知道,危机已近在眼前了,不过他并没有太担心,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徒弟汉景帝刘启,不会做出无情绝义之事。他高估了汉景帝的道德水准,也高估了自己的汉景帝心目中的地位,他的这位高徒,成就了他为国不为身家的理想。面对吴王刘濞的疯狂进攻,汉景帝刘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启用了两个人,一个人是细柳营的周亚夫,另外一个就是窦婴。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你让人家帮你,是要付出代价的,汉景帝刘启将虎符交给了周亚夫,并任命他为太尉,可以调动天下兵马。而对于窦婴,他答应了窦婴的请求,重新启用了窦婴推荐的栾布和袁盎。“如今天下大乱,那个书生的末日到了!袁公可不要放过这个替申屠嘉报仇的机会!”袁盎点了点头,窦婴替他隐藏证据,摆脱晁错的指控,并推荐他出山,并不是表面上那样简单的为国举贤,而是别有用心。袁盎不愧是三朝老臣,凭着他的“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舌”,终于说服了汉景帝,杀一人而安天下,这个事情是划得来的。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晁错是穿着朝服被腰斩于市的,早上他出门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杀,当廷尉拦住他的车马,把他直接押到了刑场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此要画上句号。“请转告陛下,晁错再也不能陪他一起,在骊山望苍松、听鹤鸣了。”表面上看,是因为袁盎的谗言,汉景帝刘启的刻薄寡恩,晁错才死于非命的,而实际上在背后操纵一切的,却是那个表面看上去忠心耿耿的窦婴。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袁盎和晁错,并称为六君子。相对于窦婴而言,他也算是个光明磊落之人,尽管他进言让汉景帝杀死了晁错,但他也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去劝说吴王刘濞罢兵。袁盎面对吴王刘濞的威逼利诱,并没有屈服,而是坚持原则,最后靠着自己曾经救助过的人,才逃回了京城。袁盎刚入仕时,就曾对汉文帝说:“陛下,您认为周勃究竟是怎样的人呢?”汉文帝回答:“周勃可是社稷之臣!”袁盎说:“您说的不对,吕后乱政时,他不出来反对,这不是社稷之臣的做派,不过是墙头草,因此您对他不用那么尊重,那样就君臣失位,君不君臣不臣了!”七王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面临的一个危机,便是自己的弟弟梁王刘武觊觎储君之位,而母亲窦太后支持弟弟,他自己又不好出面反对。于是汉景帝刘启找到窦婴,希望他挑头,出来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储君。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陛下,这件事臣恐怕做不来,不过我向您推荐一个人,一定可以担此重任!”汉景帝问:“你说的是谁?”“袁盎!他是三朝老臣,善解人意,由他出面,臣辅助他行事,则大事可成!”“你这个滑头,遇事都不想自己出面,有风险的事儿,自己一点都不想承担的吗?”窦婴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在袁盎的引经据典下,窦太后也不得不放弃支持刘武做储君的念头,梁王刘武则气急败坏,对袁盎恨之入骨。回到梁地之后,羊胜和公孙诡对刘武说:“大王,您这次争储失败,主要是袁盎为首的这老臣从中作祟,只要除掉这些人,舆论便会倒向您,储君之位还是您的!”梁王刘武没有听谋士韩安国的良言,按照羊胜和公孙诡的建议,展开了对大臣们的刺杀行动,袁盎作为反对立刘武为储君的为首大臣,成为了被暗杀的第一人。袁盎在临死前,还要到魏其侯窦婴府上去报信,通知窦婴要小心,“魏其侯要小心呀!”这是袁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可窦婴正是那个亲手把他推到前线,充当炮灰的人!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苍鹰郅都,西汉时的酷吏,这个人执法不二,令宗室豪强都闻风丧胆。当初他任济南郡中尉时,那里的豪强很猖獗,根本无视地方官吏,郅都的前任就死于非命,郅都上任前,这些人就叫嚣着要给郅都点颜色看看。郅都到任以后,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他把济南的豪强都请来吃饭,在酒宴上他表示自己也不容易,希望大家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大家都认为郅都是个软蛋,于是放松了警惕,结果不久后,郅都就命人把济南郡中最强横的几家数百口人,全部拘押起来,不久就全部明正典刑了。这个做派让济南郡一下子成了全国最奉公守法的地方,提到郅都,所有人都噤若寒蝉,济南郡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汉景帝刘启想对临江王刘荣下手,他首先找到中尉卫绾,示意卫绾下手,卫绾装聋作哑,不应汉景帝刘启的话儿。汉景帝刘启见人家不答应,只好说:“看来这个事儿,你不适合做,朕得找个狠人,你最近也辛苦了,该休息一下了,恩准卫绾告老还乡……”卫绾退了出去,很多人替他惋惜,中尉干得好好的,被皇帝给告老还乡了,只有卫绾心里知道,不告老还乡,难道等着送人头吗?汉景帝嘴里所说的这个狠人,就是苍鹰郅都,郅都到任后,立刻搜罗证据,不久后就把临江王刘荣侵占太庙,为自己修建起寝宫的案子做实,并将其缉拿归案。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曾经的太子太傅窦婴坐不住了,他让人用钱贿赂看守,通知刘荣要写一封求救的信,但不能给皇帝,而是要写给他的奶奶窦太后。刘荣把这封信写好了,还没有发出去,便被看守发现,郅都立刻让人加强戒备,不准任何人接近刘荣,并带上这封信,面见汉景帝刘启。“中尉府戒备森严,居然有人能给临江王暗通消息,你这个中尉是怎么干的?这封信我不看了,你拿回去吧!”郅都只好退了出来,不久临江王刘荣在狱中自杀,消息传来,朝野上下震动,“太后很生气,要问责,究竟是谁逼死了他的孙子,她还说有刘荣曾经给她写了一封信,不过这封信,后来不见踪迹了,太后表示一定要追查那封信到底去哪儿了?”汉景帝说:“这个郅都恐怕不能再留了,将其削职为民遣返回乡!”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郅都是个孤臣,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为他送行,只有一辆牛车和一个随身的仆人而已。半路上,汉景帝的圣旨传到,要他去雁门接任雁门太守,这可不是什么美差!雁门接近匈奴,前几任太守,都被匈奴所杀,而郅都到了雁门,却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率领部队对匈人的据点进行突袭,搞得匈奴人提到郅都也十分头疼。但最后郅都没有摆脱被杀的命运,汉景帝在太后的逼迫下,下旨令郅都进京认罪,郅都被迫自杀。临死前他对接任雁门太守的官员说:“我郅都一生杀人如麻,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如今却无辜而死,请您把这幅苍鹰图转交给陛下,并转告陛下,就说我郅都,到死也是个忠臣呀!”

窦婴之死:汉代外戚的辉煌与冤屈

郅都的死讯传来,汉景帝看到苍鹰图,叹了口气,“他们折了朕的苍鹰呀!”没有窦婴的火上浇油,恐怕郅都也不会死的如此不明不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景帝为凝聚人心,斩杀晁错,三个月后平定七国之乱
前154年,汉景帝削藩,对晁错说:“爱卿,还是你懂我,是忠臣”。次日,汉景帝下令将晁错腰斩,晁错死时,身上还穿着朝服。那么,汉景帝为何处死晁错呢?很简单,晁错为了汉朝,得罪太多人
2024-07-11 20:41:00
汉景帝的宠妃让侍女去侍寝,结果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非正统嫡系,而是属于皇族旁支长沙王刘发一脉。刘发是汉景帝刘启第六子,在当时很多人眼中,刘发在诸皇子中的存在感最低,除了他的母亲身份低微,仅是宫中普通婢女外,他的出生也是源自一
2023-02-20 18:43:00
周亚夫:从治军有方到被冤屈死的传奇人生
...的安全保卫工作。汉文帝逝世时告诉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周亚夫可担当率领部队打仗的重任。于是周亚夫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二)平定叛乱有谋略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西汉出
2024-04-29 07:55:00
为何称汉景帝回头浪子?为何采取仁慈统治政策?
汉景帝刘启(前189~前141年)57年~前141年曾用年号:前元、中元、后元谥号:孝景皇帝庙号:无安葬地:阳陵公元前189年
2023-01-30 18:34:00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看大汉帝国由盛入衰的经历
...,此后外戚干政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大汉帝国的上空。如汉景帝时代的窦(婴)氏家族、汉武帝时代的卫(青)氏家族,只不过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君王有能力压制外戚,使其无法对皇权产生威
2023-02-02 20:18:00
七王之乱与汉景帝的统治危机
七王之乱,差一点就推翻了汉景帝的统治,也是文景时代最大的一次叛乱,叛军占据了半壁河山,如果不是有窦婴、周亚夫的努力,估计汉景帝就提前谢幕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也将彻底终结。从表面上看
2024-01-21 21:06:00
汉景帝刘启:意外登基,护佑大汉王朝百年平安
...初期的大汉王朝,有一位皇帝却不认同这一说法,他就是汉景帝刘启。刘启剧照刘启的接班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有着多重的偶然因素。而历史为大汉王朝选择了这位君主,似乎也是在护佑整个大汉王
2024-03-04 01:21:00
...。周亚夫是将门之后,因治军有方,很受汉文帝的赏识,汉景帝时期,因平定七国之乱,得到汉景帝的重用,官至宰相,人生已到了峰颠。可是周亚夫有些事情做得使汉景帝不满意。如,一次汉景帝
2024-06-17 06:42:00
晁错的悲剧: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
...势,他是个精于大政的人,但对人情却是一窍不通,遇到汉景帝这样刻薄寡恩的君主,下场就可想而知了。汉景帝刘启继位后,因为推行无为而治的缘故,天下大治,但同时藩王们也逐渐做大,越来
2023-09-19 19: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