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23日  第 07 版)
本报讯(记者 照宁)“台湾近些年在无废城市建设、垃圾资源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两岸在生态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两岸互融互通,携手培育更多环保优质人才和项目。”12月15日,台湾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名誉教授蒋本基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海峡城市环境论坛上分享道。
本次论坛以“科技赋能 减污降碳 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共同主办,两岸专家学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其中,包含72位来自台湾15所高校的老师和企业界代表。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相近、人相亲,海峡两岸在环境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要由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决策者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论坛不仅促进了两岸高校、企业间的交流,更为台湾环保技术开拓大陆市场搭建了桥梁。”台湾科技大学智慧韧性水环境研究室博士生林怡萱介绍,他们带来的“去磷型植生滞留槽”设施能有效处理农业尾水、生活污水以及不含重金属的河道水,目前已经在安徽、厦门等地投入使用,希望相关技术和设施能推广到更多大陆城市,助力更多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本次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海峡环境科技成果对接会。对接会上,共有5个项目签约,包含两岸生态环保标准共融共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科研机构共建合作、生态修复工程治理等领域,合同总金额约2.5亿元。
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共治共享两岸生态环境,在融合中不断拓宽两岸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新空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05:45:5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