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8:5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建立之后,汉光武帝刘秀就开始推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改革。“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的实权大幅下降,也为外戚和宦官的专权埋下了伏笔。有意思的是,东汉皇帝的居住位置也表明“三公”的实际权力在下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东汉洛阳城的宫城(皇帝居住的建筑群)分为南宫和北宫。南宫是光武帝刘秀修建的,而北宫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修建的。东汉的洛阳南北宫仿照了西汉的长安东西两宫,是互为备份的建筑群,因此洛阳南北宫的整体格局几乎一模一样。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三公(司徒、太尉、司空)府也位于东汉洛阳城南部。不仅如此,东汉洛阳城的三公府与南宫的东宫(皇帝日常居住办公之地)、台阁(中枢机构)、耗门在一条直线上。三公府与东宫、台阁和耗门的距离都很近,三公能在短时间内将外部的信息送到台阁或直接上报皇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古今中外,对信息沟通渠道的控制权是非常重要的实权。三公府靠近南宫让三公与皇帝沟通信息变得方便,也就获得了一定的实权。然而北宫与三公府的距离就要远得多了。皇帝住在北宫,三公与皇帝沟通信息就会变得不便,不得不受到外戚和宦官的制约,实权就会下降。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根据史书记载,光武帝住在南宫;汉明帝先住在南宫后搬到北宫;汉章帝住在北宫;汉和帝先住在南宫后搬到北宫;汉安帝住在北宫;汉顺帝先住在北宫后搬到了南宫;汉冲帝和汉质帝住在南宫;汉桓帝住北宫;汉灵帝住北宫,黄巾起义后搬到南宫居住;汉后少帝先住南宫。洛阳城南宫后来在十常侍之乱中被焚毁,汉后少帝和汉献帝只能住在北宫。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除了汉光武帝和四个无权皇帝(冲、质、后少、献)之外,有实权的东汉皇帝几乎都住在北宫。东汉的执政皇太后和宦官群体也与皇帝住在一起。如果皇帝住在北宫,皇太后和宦官就在北宫参政;如果皇帝住在南宫,皇太后和宦官就在南宫参政。但三公府的位置是不变的。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导致“三公”实权下降,为外戚专权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东汉皇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更有利于外戚和宦官控制信息沟通渠道的北宫,而不是更有利于三公控制信息沟通渠道的南宫。东汉的皇帝这种居住位置自然会导致东汉三公的实际权力下降,符合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治国理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9: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寻东汉时期的宦官制度
...,忿强臣之窃命,娇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所谓“台阁”,即指尚书台。与西汉中后期宦官典领尚书不同,东汉初年,为了限制宦官子弟为官
2024-01-28 17:13:00
朱祁钰害怕朱祁镇重新夺权,为什么不除掉他以绝后患?
...夺门之变的时候就是个被告知的份。学术论文所说的孙氏外戚是冒夺门功,也就是说,孙氏外戚并没有参与了夺门之变。由此可以证明孙皇后的实权根本没有群臣的实权大,无论是有没有皇上。孙太
2023-05-25 14:06:00
东汉灭亡的真实原因是十常侍之乱吗
...中常侍。也是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十常侍之乱 起因:外戚和宦官集团的利益之争背景中国后汉末期,桓、灵二帝起,因儒懦无能而崇信宦官之谗言,反而使忠诚志士相继遭到陷害,导致朝政十
2023-05-19 15:22:00
刘肇是如何逆袭成为一代明君的
...窦太后独断专行,将窦氏一族成员大肆封官,朝政完全被外戚把控。刘肇虽然沦为傀儡皇帝,但他没有放弃,随着他渐渐长大,也越来越懂事,深知外戚势力窦氏一族对东汉王朝的威胁,许多正直的
2023-05-29 16:37:00
东汉皇帝为何在南北两宫之间频繁“迁移”?
...两宫之间频繁移居?(一)皇帝借移居南北宫殿来诛杀擅权外戚1、和帝移居北宫诛杀外戚窦氏和帝即位时,才刚10岁,可因为岁数太小,还不能处理朝政。所以宫中的大小朝政都是由窦太后处理
2023-05-21 13:43:00
刘志是如何摆脱傀 儡皇帝的身份的
...子最好的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自西汉吕雉开启外戚干政的先河之后,汉朝往后随之效仿者更是络绎不绝。除了薄姬、窦太后之外,梁妠也是其中一位。而在她手下的傀儡皇帝便是汉桓帝刘
2023-06-18 20:42:00
何进为何要接管冀州呢
在东汉末年,何进作为外戚,权倾朝野,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国家的政治走向。其中,他接管冀州的决定,无疑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重要一步。那么,何进为何要接管冀州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
2024-10-20 20:00:00
东汉前少帝刘懿为什么能登基?因为他没有继承权
汉朝时期,外戚干政现象十分严重,在东汉前少帝北乡侯刘懿在位期间,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争斗更是达到了极致,而刘懿则成为了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他的一生都是傀儡,后世一些史学家甚至不将
2023-01-22 16:43:00
大权旁落的朱祁镇,靠什么夺回了朝政大权?
...来的各种政治危机。从史书记载来看,朱祁镇主要拉拢了外戚和勋贵阶层的近亲。明朝皇帝的后妃很多是在勋贵阶层中选拔的,因此朱祁镇也有很多这样的外戚。这些人在宫中后妃有关系,与他身边
2023-05-16 18: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