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河北赞皇“一吨散煤”事件处理环节存疑,村民:清洁型煤“不好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8 15:39:00 来源:新黄河

近日,一段“河北石家庄赞皇县南邢郭镇政府工作人员入户收走七旬老人一吨煤”的视频引发关注。12月6日,当地发布情况通报,称“现场并未收缴该户的散煤”。

7日,央广网记者赶往赞皇县南邢郭镇北马村,采访了视频中的刘姓老人。对于自己买到家的清洁型煤,包括刘姓老人在内的多位村民表示“不好烧”,这也是村民购买散煤的主要原因。

河北赞皇“一吨散煤”事件处理环节存疑,村民:清洁型煤“不好烧”

刘姓老人家的院子(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被带走的散煤是“收缴”还是“送检”?老人:拒绝了村里送来的100斤清洁型煤

视频引发关注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6日上午7时51分,“赞皇融媒”就针对这一事件发布了相关情况通报,称“南邢郭镇政府高度重视,对视频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查”,而且“现场并未收缴该户的散煤”。

当天,央广网记者就此事致电赞皇县委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也是“没有没收”。

12月7日,记者驱车前往南邢郭镇北马村,在村口打听刘姓老人住址时,询问是否知道该事情,是否有镇政府工作人员没收了刘姓老人的散煤。一位村民表示,跟刘姓老人不太熟,“听说没收煤了,如果没有没收,能说吗?”

随后,在北马村内,几位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也表示听说了这个事情,“当天是收走了一些煤”。

河北赞皇“一吨散煤”事件处理环节存疑,村民:清洁型煤“不好烧”

刘姓老人家院子角落里堆放的散煤(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在刘姓老人的院子角落,记者看到依然堆放着一些“散煤”,周边和上面同时也有一些装在袋子里的清洁型煤。老人说:“我家里有监控。当时,他们(镇政府工作人员)就说要没收,就带走了,具体收走多少,没具体数。”

对于网上曾经一度传出当地政府部门给他送了100斤清洁型煤的事情,刘姓老人也做了解释。“12月6日,村里是送来100斤清洁型煤,但是我让他们拉走了。我说,如果就是让我用清洁型煤盖住散煤,我家里还有去年没有用完的清洁型煤,我自己也能盖。”刘姓老人说,他拒绝了村里送来的煤之后,自己亲戚又拉来了一些清洁型煤,也就是目前堆在院子里的那些覆盖在散煤之上的煤袋子。

河北赞皇“一吨散煤”事件处理环节存疑,村民:清洁型煤“不好烧”

刘姓老人家中去年留下的清洁型煤(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也是在12月7日,赞皇县委宣传部给央广网的一份来函中称:“当时并没有清缴该户发现的散煤,仅是取走了部分散煤(大约 6-7 斤) 用于化验和追查源头”。

清洁型煤统一购买 散煤来自“路边”

通过“中国河北政府采购网”,记者查到一条“赞皇县2023年采暖季洁净型煤及配套炉具供应商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中标公告”。公告显示,有三家供应商中标“洁净型煤”。刘姓老人家中清洁型煤的袋子上,标注的正是其中一家中标公司。

刘姓老人介绍说,村民购买清洁型煤,都是把钱统一交到村里。“村里统一拉来清洁型煤,然后通知我们每家分别拉回自己家,至于是哪家的清洁型煤,村民也没有什么选择权。”

同样在赞皇县,家住西阳泽镇孟家庄村的郭先生说,他们村也是统一购买清洁型煤:“村里有个群,到买煤的时候,就通知一下。我们把钱都交到村里,然后村里统一拉来煤,我们再各家各户去拉回来。”至于买的是哪家的煤,郭先生也不清楚。

对于散煤的购买来源,刘姓老人说,每年到卖煤的季节,村口的道路上就经常有大车带着煤来卖,他家的散煤就是在路边的煤车上买的。孟家庄村的郭先生则表示,在他们村里,有时候办红白事的时候,也有村民应急买些散煤,有些就是从路边的“小广告”上找的联系电话。

弃用清洁型煤是因为“不好烧”

12月7日,赞皇县委宣传部给央广网的来函中称,《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强农村散煤复燃管控,强化散煤治理监管体系建设”。《石家庄市2023秋冬季强化劣质散煤管控工作方案》中,也明确要求“对农村居民已储存的散煤,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置换、清缴等措施”。赞皇县按照省、市要求,制定印发了《赞皇县散煤清缴、型煤质量管控“百日会战”工作方案》,规定全县区域内城乡居民、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各类商户全面禁止使用散煤。对发现违规购买使用散煤的,没收替换,确保全县区域内散煤清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清洁型煤的使用,刘姓老人表示自己并不反对,“这对环境也好,清洁型煤价格比我买的散煤还低,是好事。但是,我们买到家的清洁型煤真是不好烧。”

刘姓老人说,自己和老伴都70多岁,身体都不太好,尤其是老伴还有心脏病,一到冬天就怕冻着。“我家190多平方米,去年买了两吨清洁型煤,但是清洁型煤实在是不好烧,没火力,烧着烧着就灭了。实在不行,为了取暖我们还买了个电暖器,只能保证卧室晚上睡觉的时候能暖和点。电暖器用电,这也用不起啊。”到现在,因为清洁型煤不好烧,刘姓老人家的杂物房里还堆着去年剩下的至少几百斤清洁型煤。

河北赞皇“一吨散煤”事件处理环节存疑,村民:清洁型煤“不好烧”

刘姓老人家的锅炉房(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在自己的锅炉房,刘姓老人指着墙上的电脑智能温控器说:“这个温度得到40度,才能带循环泵,然后才能给屋里供暖。但是,只烧清洁型煤,就到不了40度,等我加点散煤,这温度一会儿就上去了,能到五六十度。”

刘姓老人望着锅炉里的火苗,有些无奈。“要是清洁型煤好烧一点,哪怕比散煤差一点,我也用清洁型煤。”

对于这一情况,孟家庄村郭先生也给出了刘姓老人同样的说法,“我们村用清洁型煤也好几年了,的确是不好烧。”郭先生也表示,使用清洁型煤以来,村里和周边的空气环境的确是大有改观。所以,他也很希望清洁型煤能更好烧一点,“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村里人都知道清洁型煤不好烧,但是也没人给我们解释为什么”

“清洁型煤统一购买,有问题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北马村的一位村民。据她介绍,“我家去年买的清洁型煤,烧着烧着就灭了,一天灭好几回。我跟村里说了,后来给换了一批,结果也没见好多少。”

南邢郭镇人民政府的情况通报中表示,“工作人员在北马村逐户排查时发现该户院内有大堆散煤,遂对家中老人耐心细致地讲解了散煤管控有关政策,告知其散煤燃烧对大气污染危害性,农村冬季取暖按要求应使用清洁型煤,并说明其清洁型煤是经过脱硫处理后的一种高能燃煤,作为传统散煤的替代煤,具有污染小、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同时叮嘱村干部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尽快将储存的散煤替换为清洁型煤取暖。”

对于刘姓老人来说,清洁型煤到底为什么“不好烧”是他更加迫切想知道的问题。“村里人都知道清洁型煤不好烧,但是也没人给我们解释为什么。我愿意用清洁型煤,但是它满足不了我们过冬取暖的要求,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也没有说。”

在赞皇县委宣传部给央广网的来函中,针对“清洁煤质量是否有保障”问题,称“市县对型煤生产企业每周不少于2次抽检,确保质量安全达标。”

来源:央广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一镇政府多人到老人家中没收过冬煤球,并称是劣质散煤
12月5日,网传河北赞皇邢郭镇多名镇政府工作人员前往村民家中查煤,将其购买不久的1吨多煤球,以劣质散煤名义查收。对此,老人称自己买的煤更贵,且烧的旺,没有味。同日,当地镇政府工作
2023-12-06 10:34:00
“老人1吨过冬煤被没收”始末:违规使用涉犯罪可移送公安
据报道,12月5日,河北赞皇县南邢郭镇多名政府工作人员前往村民家中查煤,将其购买不久的1吨多煤球以劣质散煤名义查收。6日,赞皇县南邢郭镇人民政府发布通报称,工作人员在排查时发现该
2023-12-07 09:5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黄北坪乡下段村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距县城有20多公里。曾经的下段村,地少、山大、沟深、石头多,交通不便制约着当地的发展。“原来的路是村里20多
2023-11-27 15:35:00
...动能。主持人:车婧本期嘉宾:刘美希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西阳泽镇西阳泽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沈建雪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小赵庄乡顾官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 雯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滦平镇
2025-06-03 10:4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12月24日,河北省赞皇县黄北坪乡中马峪村的小广场上坐着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晒着太阳。“你看看咱村漂亮吧,就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村民胡喜兰不禁感慨,村里
2024-12-25 21:12:00
赞皇:人均拥有200棵果树
...千棵板栗树,致富路上迈大步。”这是流传在太行山深处赞皇县三六沟村的顺口溜。三六沟村以前偏僻闭塞,通过考察市场,村民把目光转向村里的万亩山场,开始大规模种植板栗树。近几年,该村
2024-03-27 06:59:00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青春知行”小分队赴赞皇县牛山沟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青春知行”小分队赴石家庄市赞皇县牛山沟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组织性,7月2日,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占文带领此次社会
2024-08-17 11:32:00
...:保定日报保定日报讯(通讯员张占新 郑璐)“今年的型煤价格比去年便宜100元,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工作人员还给我们宣传洁净型煤使用知识,我们很满意。”满城区神星镇神星村的村民近
2023-11-06 10:44:00
中国·赞皇文旅项目北京招商推介会举行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安献峰)11月10日,“中国·赞皇文旅项目北京招商推介会暨嶂石岩‘双创’启动仪式”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一号演播大厅举行。总投资12.99亿元的16个文旅项目向全
2023-11-11 18: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