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怎么来的,伯仁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17:59: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流传了很久。这个典故是什么?伯仁又是谁?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怎么来的,伯仁是谁?

周顗,字伯仁,晋朝的名士、大臣,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他神采俊秀,少年时便已经有很高的声誉了。后来,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官拜秘书郎。元帝司马睿刚到江东时,邀请出任周顗军谘祭酒。虽然他有才华,但不擅长带兵作战。他率军刚到州中,建平流民傅密等人就发生了叛乱,迎接蜀地贼人杜弢入境。面对叛乱,周顗不知道该怎么应对,非常狼狈,后陶侃派遣部将吴寄率兵前来救援,才得以脱险。

随后,周顗去投奔了豫章的王敦,被收留。不久,元帝召他回建康,重新启用他,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周顗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遭到了弹劾。加上门生伤人牵连到了他,被免去了官职。318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吏部尚书。周顗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便上书推辞。可朝廷觉得他能担此大任,让他不要谦虚和推辞了,他才答应。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怎么来的,伯仁是谁?

永昌元年正月,东晋权臣王敦在武昌起兵,有人劝说元帝将王氏族人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害怕自己被牵连,每天带着族人跪在宫阙外请罪。一天,恰好好友周顗进宫,他对好友说:“伯仁,我家这几百人的性命可全靠你了啊!”周顗没有说什么,甚至都没看他一眼就进宫见皇上了。他对元帝说王导这人忠君爱国,希望皇上不要错杀忠良。皇上一向很敬重和喜爱他,采纳了他的建议,还留他喝酒。他一高兴,又多喝了几杯。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怎么来的,伯仁是谁?

出宫时,王导急于知道情况,大声呼喊周顗,没有得到回应。他只听见周顗对身边的人说:“我要杀了那些叛乱的人,换个大官当当。”王导误以为周顗不救自己,还落井下石,因此怨恨上了他。出宫后,周顗又上书朝廷说不能杀王导,这一切王导都不知道,从而导致了他被杀害。当王敦的叛军进入建康,问王导如何处理周顗,是给他高官还是杀了他,王导都不说话,也不发表意见。于是,王敦就派人抓了周顗,杀掉了他。

叛乱平定后,王导整理以前的奏折时,发现了当初周顗为救自己所写的折子,言辞非常感人、恳切。看完后,他痛哭流涕,非常后悔。回家,他对儿子们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在幽冥之中,我愧对周顗这样的良友啊!”这便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来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怎么来的,伯仁是谁?

周顗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他被杀后,王敦还派人抄了周家,发现周家没有什么财物,只有旧棉絮、酒和大米。其他大臣都很佩服周顗的廉洁。王敦死后,朝廷追赠周顗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以少牢之礼致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19: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小说中听到这句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千古名言就此流传至今,在不少影视剧、小说中时常出现。那么这句流传一千多年的谚语中的“我”是谁?伯仁又是
2023-09-08 21:16:00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
2023-06-16 16:39:00
...頭上朝时,经过王导一家人的面前,王导大声呼喊道:“伯仁,我家一百多口人,全靠您照顾!”周頭听到王导的喊声,就像没听到一样,昂着头走过去。但是,当周頭和晋元帝司马睿谈论起王敦王
2024-07-04 23:04:00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他的名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他的字如雷贯耳。他字伯仁,中国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谚语,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个“伯仁”指的就是周顗。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
2023-05-02 10:42:00
名士周伯仁为何惨死于王敦之手
...却因我而死。”当成了口头禅来说,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来历,也不知道伯仁究竟是何方神圣。接下来笔者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伯仁”的生平经历,以及“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2024-04-25 11:45:00
周顗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
周顗,字伯仁,生于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出自汝南郡望的周氏家族,家在汝南郡安成县(今河南省汝南县王岗镇一带)。周顗自幼刻苦勤学,博览群书,知书达理,加之品貌端正,在家族中很
2023-06-26 18:49:00
古代两个亲密的好友,因为一个误会而阴阳两隔
“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常用来表达别人的死或者别人的灾难跟自己有间接关系。这句话说的是一对好朋友,东晋王导与周顗(yǐ)的故事。王导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与马,共天下”
2023-06-19 11:40:00
王敦之乱时,王导为什么没有站在堂兄弟王敦这边?他是如何自处的
...仆射周顗。周顗进宫见司马睿时,王导见了,喊他道:“伯仁(周顗字),我全家百口的性命就拜托你了!”但周顗头也不回就进了宫。王导以为他没有相救之心,非常不满。但他见了元帝,却极言
2023-05-15 05:10:00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最后归附了后赵石勒,而戴渊则留在建康,后来和周顗周伯仁一同被杀。湘州刺史司马承支持司马睿,起兵讨伐王敦,却被困于长沙,最后被杀。而处在荆州上游的襄阳甘卓,本可以直捣王敦老巢武
2023-02-13 17: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