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通讯员 赵龙云
本报讯 上海市长宁区对口帮扶红河县以来,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坚持上海所能、红河县所需,持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让一个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红河县三村乡三村村委会的水蛭养殖示范基地,管理人员张良不时向池内养殖的水蛭投喂食物。他说:“这些水蛭已经养殖一年了,总量20万余尾,有一部分已经长大,可以销售了。”
据了解,三村乡水蛭养殖示范基地是上海市长宁区帮扶企业投资建设的富民项目之一,总投资118万元。项目于2022年5月启动建设,同年8月投苗20万余尾,通过“沪滇资金投产业+引导上海企业投资合作”的方式,“订单”发展水蛭养殖,今年年底可销售第一批成品,将惠及车同、三村两个村委会。张良介绍:“我们负责养,企业负责收,第一批大概可以卖10万元,收益将作为车同和三村村委会的村集体收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沪滇帮扶变“输血”为“造血”的故事也在三村乡坝兰河河畔上演。时下,坝兰河畔的稻谷陆续进入收割期,得益于沪滇帮扶项目,一条宽4米、长5.8公里的产业道路让当地村民进入了机械化收割时代,昔日人割人打、人背马驮的收稻画面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一条龙服务”的丰收画卷。
村民王正开说:“这条产业路没有挖通的时候,收稻谷都是人背马驮,现在汽车和摩托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今年基本上都是用机械收割,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沪滇帮扶项目为红河县产业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例子远不只这些。2021年至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先后投入1105万元在三村乡实施沪滇帮扶项目4个,项目惠及全乡6个村委会4500余人。据介绍,近年来,三村乡得益于沪滇帮扶项目的大力支持,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村寨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