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黔南法院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深入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维融合的家事解纷体系,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法治精神、又契合民族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家事纠纷化解质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立足自治,彰显民族调解特色优势。黔南法院充分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深入挖掘本土调解资源,创新推出“法官+村两委+寨老”调解模式,吸纳“水书先生”“寨老”等德高望重人士参与纠纷调处,发挥其在村寨中的威望和调解优势。同时,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立“绣娘调解室”,组建“水乡巾帼调解队”,以柔性调解化解家庭矛盾;建立苗族“三长”(房长、族长、村长)与法庭联动机制,强化亲情纽带作用;融入布依族民俗文化,打造“堂屋说事”解纷平台,让纠纷化解更贴近群众生活。此外,法院还创新运用民族文化元素,创作“离婚劝和歌”“孝道传承歌”等文艺作品,将民族文化与司法调解深度融合,累计化解家事纠纷1495件,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遵循法治,构建规范司法保障体系。为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权益,黔南法院大力培养“双语法官”,设立“水语、苗语、布依语法庭”,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司法服务。深入开展“百场庭审进村寨”活动,三年来,全州37个人民法庭累计开展巡回审判492场,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指导村(居)制定和完善301份村规民约,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融入基层治理规则,推动家风文明建设。瓮安县人民法院“安家和”离婚纠纷解纷工作法、三都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多元解纷工作法,因成效显著,获评贵州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弘扬德治,涵养文明乡风民俗底蕴。黔南法院注重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巡回审判为载体,深入村寨开展涉彩礼、赡养、抚养等案件的审理及调解工作770次,通过以案释法,弘扬“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尚。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文书说理,发布5起典型案例,强化司法裁判的道德示范效应。此外,法院联合妇联、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926次,促进明理向善、家风和谐。通过发放婚姻家庭、婚约彩礼典型案例等普法资料11800余册,举办“法律院坝会”165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婚恋观和家庭观。
借力智治,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需求,黔南法院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引入1807个基层治理单位入驻平台,实现纠纷线上调处、源头化解。针对当地劳务输出人口较多的特点,创新异地联动解纷模式。三都县法院联合江苏常州、浙江安吉法院设立“睢来常”“睢来安”法官工作室,构建“在地调解+云端联动”解纷网络,并选聘三都籍企业家、党员担任专职调解员,为在外务工人员提供司法服务。2024年以来,通过该模式已成功化解纠纷107件,提供法律咨询1660人次,个案调解周期缩短至9.25天,诉讼成本同比下降49.21%,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
通讯员 吴越
编辑 沈玮
二审 龙蓓
三审 黄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