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1月14日,潇湘晨报记者曾就一条山西临汾侯马市西里村有人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的线索,多次联系侯马市城管、张村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进行求证。11月20日凌晨,记者却突然接到临汾一陌生号码的持续电话轰炸,并收到多条辱骂短信。对方自称因记者采访建筑垃圾一事导致其被罚好几万,并表示“你管我咋知道你电话了。”21日凌晨,违法人员王某被抓获。当日下午3点多,警方表示其已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记者同日了解到,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正对泄露记者个人信息一事进行调查。(据11月21日《潇湘晨报》)
有人违规倾倒建筑垃圾(视频截图)
对于记者个人电话号码被泄露一事,侯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部门已展开调查,“一定尽快查个水落石出”。当地这个表态,就说到了舆论的关切点上,给了公众极大的信心。
记者调查违规倾倒垃圾,联系的是当地城管和街道办等相关单位,那么违法人员王某,怎么知道记者的电话呢?他是不是违规倾倒垃圾的责任人呢?
梳理事件的时间线来看,在接到记者的采访后,当地疑似已经查到肇事者,对有关人员“罚了好几万”。然而,在记者被骚扰后,媒体再次联系相关部门,他们依然表示“不知情”。骚扰者称“被罚了好几万”,有关部门却一问三不知,这就相当矛盾了。
王某已被抓获。(来源:潇湘晨报)
当然,“被罚了好几万”只是单方面的说法,最关键的是王某的动机。王某真的因为自己“被罚了好几万”而心生愤怒,还是受人指使想让记者“闭嘴”?
客观说,有人违法违规倾倒垃圾,相关部门接到线索后立即处理,对责任人依法处理即可。记者的电话号码被泄露,以及当地遮遮掩掩的,很难让人不怀疑,有关部门内部是不是有“内鬼”,在和违法违规者打配合打掩护。
所以,记者电话泄露只是表象,有关部门里有没有“内鬼”就值得深究,是不是有人在暗地里和违法违规者相互勾结危害生态环境,更应该查清。记者电话被泄露并非小事,王某还敢公然发短信辱骂记者,就说明违规者胆大妄为,并无任何忌惮。
客观说,对舆论监督报道,有关部门应该要摆正位置和心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一个是报道成绩,一个是曝光问题;一个重在表扬,一个重在批评。二者看似对立,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媒体不报道问题,不等于问题就不存在。舆论监督报道,推动事件解决的同时,也在树立政府的威信,让人民群众更加相信政府。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