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孩子集卡上瘾咋办?重庆消委会提醒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10 13:00:00 来源:上游新闻

近年来,小马宝莉、火影忍者、奥特曼、球星等盲选卡片在校园中十分流行,中小学生热衷于购买、收集和交换卡片,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交“货币”。但一些不良商家经营包装导致溢价,诱惑消费者上瘾并进行循环消费。对此,重庆消委会做出消费提醒。

据介绍,一些卡游公司通过精心设置星级分类、划分卡牌等级等形式持续不断细分产品系列并制成几元至几千元不等的卡包,在卡包内设定SR、SSR、UR、电视卡、3D卡、签名卡等,设定卡片数量越少、版本越老、等级越高就越稀有越值钱的规则。

销售商家以“越贵的卡包抽到好卡的概率越大”“稀有卡片可获得高额回报”“反手赚10倍卡费”等噱头,通过营销话术和抽奖机制诱导未成年人不停购买卡包甚至产生大额消费。部分商家还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平台进行线上拆卡。

卡片评级机构收费鉴卡评级,通过卡面的品相进行分数评定,推高卡片价格。二手商家“黄牛”提供回收、寄卖高卡位卡牌服务,再卖出。整个产业链条疯狂逐利,赚得盆满钵满。“不确定性”的盲选卡片带有博彩属性,带来抽彩票式的期待、惊喜感受,容易引发成瘾性刺激,造成未成年人在拆卡和兑卡的双重刺激下热情高涨,产生攀比心理、冲动消费,滋生虚荣、赌博、欺骗、偷窃等不良思想和行为,不仅耗费钱财,还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对此,重庆消委会提醒,首先,未成年人要克制冲动消费,不被商家鼓吹炒作的“全套”“唯一”“绝版”“收藏和变现价值极高”等噱头所诱导,认清短视频、直播间里主播“做庄”,买家下注的变相“赌博”营销推广手段,谨慎判断商品的实际价值。

同时,家长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消费行为的风险管控,注意对自身支付密码、支付安全等方面监管风险防控,防止未成年人为了抽取“隐藏款”“稀有款”盗用家长的支付账号在网络上进行大额消费,造成严重后果。

此外,消费者在选购盲卡时应仔细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等资质信息及商品评论、售后服务评论,选择信誉良好、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或平台。注意查看适用年龄、警示说明、生产厂家、抽取规则、抽取概率、价值范围、退换货政策等信息,避免因对规则不清楚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不要购买无检验合格证明、无中文标签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的产品。拒绝在学校、上学放学路上、校园周边文具店内等地与同学、商家玩卡斗卡,避免陷入“抽卡—拆卡—端盒”无法自拔的消费套路中。慎用各类开发者不明、评分低、用户下载使用活跃度较低的卡游APP及微信小程序,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重庆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盲盒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解决未成年人消费争议方面提供便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中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权益保护提出“在注册、登录等环节严格进行用户核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明确规定。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未获允许在线下门店消费,应提供该未成年人的年龄证明材料及所购商品、转账记录、收银小票等消费凭据。如孩子用家长账户在卡牌公司APP及小程序、直播间下单购买,还应举证家长在该消费时间段不具备消费可能性的证据,以及消费协商中符合未成年人语言表达特点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应及时与商家协商;如协商不成,请及时进行投诉。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编辑:陈璐责编:孙琼英,周尚斗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给未成年人文身 重庆市消委会提起公益诉讼
...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我的行为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未成年人的健康权,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此,我诚恳向广大消费者表示深深的歉意!”11月23日,
2023-11-27 12:05:00
给未成年人文“大花背” 重庆小秦刺青文身店赔偿1.5万元
...诉属实,便致电小秦刺青文身店经营者秦某瑛,指出其为未成年人文身的行为涉嫌违规违法,要求她到消委会参加调解。秦某瑛一开始拒不配合,之后表示愿意参加调解。9月28日,丰都县消委会
2023-10-19 19:21:00
六大典型案例凸显新时代“枫桥经验”
...主要涉及诉源治理、预付式消费、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未成年人保护、川渝协作、支持消费者集体诉讼等方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有关璧山区张某等10名消费者与重庆某装饰公司装饰装
2024-03-22 08:41:00
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充值,广东消委会约谈游戏企业堵漏洞
...量12.91%,同比增长了58.08%。广东各级消委会频繁收到诸如未成年人可以“一键登录”绕过实名认证、充值后家长举证退费难等关于网络游戏的投诉。消委会向企业提出4点要求为解
2023-08-03 16:27:00
成都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群体 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消费教育宣传活动
...四川省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关爱未成年人群体 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消费教育活动在成都市举办,旨在通过系列活动聚焦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提高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水平
2024-06-03 12:04:00
...吸引,有奖销售、购买盲盒可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对于未成年人有成瘾风险。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做好日常教育工作,主动告知孩子有奖销售、盲盒销售真相,并引导孩子不沉迷购
2024-05-30 23:22:00
...。消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罗先生的儿子只有15周岁,属于未成年人。按照《民法典》有关规定,罗先生的儿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电动车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的民事法律行为不相适应,
2024-01-29 15:34:00
未成年人消费教育亟待开展
...2022年广东省消委会收到网络游戏投诉超3万件,专家表示未成年人消费教育亟待开展□ 本报记者 王越近日,消费者李先生日前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称,发现自己10岁的女儿使用家里长辈
2023-03-08 08:15:00
...伪劣和“三无”食品行为。校园周边经营者应主动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责任,拒绝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及高盐、高糖、高脂食品等,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消费环境。《中国食品报》(2023年
2023-06-06 08: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