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玲玲 曹琦琦
同心文化长廊、和谐亭、观景栈道……走进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呈现在记者眼前。堪爱村靠近国家一类口岸——爱店口岸,与越南接壤,全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其中,以壮族和瑶族为主,村内民族风情浓厚。
沿着村道前行,一个露天小型酿酒坊映入眼帘,一名阿姐在锅炉旁忙碌着。记者忍不住好奇:“阿姐,您这是在干嘛呢?”
“酿酒呢!我们这的特色‘壮瑶酒’,来,带你们尝一尝。”说着,阿姐起身洗手,从酒缸里舀上一碗酒递给记者,她笑着说:“这酒绵柔香甜,用我们瑶族同胞自制的酒饼发酵,再结合壮族的酿酒工艺制成,非常畅销,有时候还供不应求。”
阿姐名叫李素梅,是村里的脱贫户,家里有三个小孩,原先和丈夫在外务工,后因丈夫意外伤了腿,无法继续工作,两人便回到村里,养家的重担一下落到了李素梅的身上。李素梅有酿酒的好手艺,便琢磨做起了酒生意。
“起初,我酿酒也没多少人知道,销路不好,是村委主动帮忙找的销路,后来销路越来越广。”李素梅说。
如今,李素梅每月生产“壮瑶酒”约500斤,每斤卖五元,每月能为家里增收2000多元。李素梅还是堪爱村公益性岗位上的员工,每月能拿到1000元的固定岗位补贴。
在村委的帮助下,李素梅还和丈夫经营起了一家生活超市,实现了致富。“以前都是外出务工,现在通过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不用往外跑了。”李素梅感慨道。
如今,李素梅每天把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完成后,就利用空闲时间在酿酒坊酿酒,还不时帮着丈夫照顾生意,生活充满希望。
“现在生活有了保障,堪爱村发展越来越好,等以后旅游发展起来了,我家酿酒生意肯定更好了!”李素梅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