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0日讯 赵国振2000年7月参加工作,教龄23年,高级教师,现任菏泽市郓城县武安镇唐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
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都有收获”是赵国振追求的目标,曾承担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被同事誉为“补丁老师”。他还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23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学校,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在教学上,赵国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所执教的学生们都把他当作教学经验最丰富、最值得信赖的教师。在学生们中间,他既是值得尊敬的长者,又是最亲密的好朋友。因为有了爱和喜欢,他始终本着“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信念辛勤耕耘,所带的学生在每次的综合考评中均名列前茅,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学区、乡镇先进班集体。
除了做好常规教学管理之外,作为一名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赵国振还积极带领青年教师走在课改的前列。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前沿报刊,了解课改的新动向,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学习新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深化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他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大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赵国振从教以来,默默奉献,心里装的始终是孩子,每天用亲切的微笑和声音来迎接每一个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索。
武安镇唐庄小学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只能把孩子留给年迈的老人或亲友照看,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赵国振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他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通向成功。他善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等,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还经常注意捕捉孩子们身上的亮点来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从教多年来,赵国振深深懂得,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单靠学校和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时刻注意加强与家庭的密切联系,从每一位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入手,多和他们沟通,积极帮助家长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校共育”。赵国振无论带的哪一个班级,总是积极和孩子们的家长取得联系,经常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让家长真正认识到家长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赵国振始终用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
23年来,赵国振既潜心于课堂教学,更深耕于立德树人,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优良的班风和学风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宜乡村学生成长的做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获得的荣誉很多,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菏泽名师、菏泽市教学能手、齐鲁名师人选等,他始终把自己所取得的所有成绩当作未来工作的起点和动力,乘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东风,重整行装,凝心聚力,与乡村小学教育一起腾飞。
中国山东网记者 张敏敏 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