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张文宏、曹彬最新“会诊”奥密克戎: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2 14:08:00 来源:澎湃新闻

奥密克戎毒力到底“重不重”?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给出了答案:“Milder but not mild.”(看似更轻,但不是真的轻)12月21日晚,曹彬做客中国呼吸学科垂直自媒体“呼吸界”直播间,讲到新冠重症与死亡的话题时,难以掩饰满脸的疲惫。

在他看来,从统计学上看,和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感染的入院率、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机械通气和死亡的风险都下降了,但由于它的传播力远超德尔塔,随着感染人群基数的增加,将引起更多超额死亡。

他援引美国的报道显示,奥密克戎流行前8周,全美超额死亡2294人,就远远高于德尔塔流行前23周的1975人。“奥密克戎造成的总死亡人数不容忽视。”曹彬谈道,“各个医院呼吸科感染科医生都很清楚,奥密克戎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也非常多,有的病情还非常严重。”

曹彬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且准备指夹血氧仪进行重症监测。他提到,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

奥密克戎感染一周后可引起病毒性肺炎

曹彬称,中日友好医院统计的近期部分奥密克戎轻症病例显示,大部分病人5到7天就可以核酸转阴,七天以上转阴的只有10%。而重症意味着引起死亡的潜在可能,包括基础病的加重(如肿瘤、脑出血、脑梗、肝硬化、尿毒症等)。

张文宏、曹彬最新“会诊”奥密克戎: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奥密克戎轻症临床特征。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我们也看到大量病人的重症确实是由于病毒性肺炎造成,多发生在脆弱人群,比如65岁以上老人、肥胖、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等,但最可怕的是,没有明显基础病的病人,也可以引起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在曹彬分享的四个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病例中,就有一位50岁无明显基础疾病的男性,还有一位48岁男性接种过三针疫苗,但有肥胖和十年高血压病史。

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的特点是,往往在感染后一周,在影像学上显示特征性,即双肺弥漫性毛玻璃影。“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危重症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需要俯卧位机械通气,甚至发生病毒引起的休克。”曹彬说。

据曹彬介绍,新冠疾病的严重程度由病毒感染和宿主反应共同决定,直接机制是病毒感染、复制造成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间接机制是宿主异常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造成继发性器官损伤。

这意味着在疾病不同阶段用药不同: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尽快抑制病毒复制,将显著减少细胞和组织损伤,是治疗的关键点;而当病毒复制下降后,需要使用免疫调节药物,以及对于高热、咳嗽使用对症治疗药物,高危人群则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严重低氧患者,可以采用俯卧位,有助于改善血氧。

他还特别提到,当患者出现黄痰时,不能和细菌感染画上等号,出现痰颜色的变化,只是代表气道分泌物当中有大量脱落的炎症细胞,在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抗病毒治疗最佳时间窗:发病三到五天

曹彬强调,发病三到五天内是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的时机,而新冠病毒引起病毒性肺炎往往是在发病一周时,此时已超出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窗”,还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予以正面回答,可能有部分患者能从中获益,需要考虑基础病、氧合、炎症指标等对患者分层来细化研究。

张文宏、曹彬最新“会诊”奥密克戎: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曹彬线上讲座。视频截图

曹彬列举了一系列临床试验数据,总结出已上市的几款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莫努匹那韦适用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症患者;瑞德西韦还适用于重症但不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已在日本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Ensitrelvir适用于非高危的轻/中症人群,三期临床试验证明,可显著缩短核心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显著降低病毒载量,而且比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有更少的药物相互作用。

而谈及已在国内获批的阿兹夫定,曹彬认为,其机制和靶点目前不是特别清晰,且临床研究结果至今尚未发表,和上述抗病毒药物相比,临床证据链还不够充分。

在问答交流环节,被问及不同类型抗病毒药物联用是否对重症病人有效时,曹彬坦言,目前国内新冠抗病毒药物可选的只有两个靶点,还没有人研究两种药物联用来治疗新冠重症。他的语气逐渐有些激动,“抗病毒药物不是什么神奇的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抑制病毒复制。重症是什么概念,病毒在宿主身体里造成大量细胞死亡,(这时)再用抗病毒药物有啥用……生存和死亡可能在(有没有)给病人用抗病毒药物时就决定了。细胞死亡足够多时,死亡是一种宿命,不是抗病毒药物能改变的。”

曹彬表示,发展到重症需要插管时,病人生存机会较小,目前比较受认可的是俯卧位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而全程接种疫苗、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做好血氧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防重症的有效手段。

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也参加了此次直播,带来抗流感药物研究进展的主题演讲。“流感的诊治过程特别注意脆弱人群,流感的所有经验无一例外都用到了新冠身上。”张文宏说,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发病48小时内,才能有效降低住院和ICU风险,而其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治疗在3天以内、5天以内或超过5天,最终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文宏、曹彬最新“会诊”奥密克戎: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线上讲座。视频截图

张文宏和曹彬一样注意到,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他举例说,九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发现异常时已经缺氧很长时间。特别是子女忙碌、由阿姨照顾的老人,这种“沉默性缺氧”的风险可能更高。

“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张文宏强调,一定要将发现重症风险的关口往前推,建议居委会或企业可以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此外,他提出,基层医院必须积极开展“就地救治”,基层医院应当具备提供基本的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能力,这将为新冠疫情分级诊疗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使得高级别医院能及时收治危重症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级医院被挤兑的情况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一个机制的改变可能令很多人获益,不同级别的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他希望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和各科室,都应做好救治新冠病人的培训和训练,尤其是呼吸科、感染科和重症科的医生。

有免疫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士,能否接种新冠疫苗?张文宏称,不需要更多犹豫,国际共识是应当接种。他表示,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一项中国最大规模的肝脏移植前或移植后的疫苗接种研究,在接种前后都做了相应监测,发现疫苗接种是安全的。

“虽然免疫抑制剂使用会使得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一定程度降低,但这不是不做疫苗接种的理由,因为不接种疫苗,感染后的风险会更大。”张文宏建议此类患者在打异源加强针时,选蛋白重组疫苗,比活疫苗(腺病毒疫苗)的风险更低,具体应和专科医生再做咨询。

张文宏称,最近正和相关学会准备一份疫苗接种的流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供大家参考。

张文宏、曹彬最新“会诊”奥密克戎: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

根据病情分级推荐或不推荐的治疗药物。来源:WHO Covid-19药物治疗指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5:1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张文,奥密,会诊,缺氧,老年人的资讯:
警惕“沉默性缺氧”!张文宏发声:非常危险
...声:非常危险)老人“阳了”有什么需要警惕?预防新冠老年人要怎么做?“阳康”后多久可以去看望老人?多位专家给出建议▼警惕"沉默性缺氧"12月21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2022-12-24 13:06:00
危险信号!高龄老人“阳了”一定警惕这些情况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应该如何监测?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网友关心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救治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做进一步解读↓↓↓为
2022-12-23 18:02:00
张文宏钟南山被一些“大V”攻击,媒体发声
...奋力降低重症率、死亡率。张文宏视频接受采访大江东: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是这波感染中最让人牵挂的群体。老龄化程度很高的上海,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和救治上做了哪些准备?张文宏
2023-01-01 08:41:00
...康监测,保持房间多开窗通风。年纪较大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2-12-13 07:46
张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不会再逆转
...张文宏教授表示,在现阶段感染高峰期马上来临之际,对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护。“如果老人没有打过疫苗,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而去见老年人的时候,也要戴好口
2022-12-18 15:33:00
张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今冬重点保护好脆弱人群
...张文宏教授表示,在现阶段感染高峰期马上来临之际,对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护。“如果老人没有打过疫苗,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而去见老年人的时候,也要戴好口
2022-12-18 09:32:00
张文宏:奥密克戎最终可能像流感一样!打疫苗不如去感染?中疾控回应
...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只不过过去我们强调的是老年人得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整个人群当中比例会更高一些,另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会更高。“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显示,与完
2022-12-20 19:51:00
老年人嗜睡要当心,协和专家谈沉默性缺氧
...学科尚游教授12月26日提醒:在这波奥密克戎感染者中,老年人和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要重视沉默性缺氧,及早发现疾病进展,为医生的救治赢得时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
2022-12-28 11:26:00
大江东|张文宏委员:走出疫情“张飞”们是关键!甲流来了,重点人群还要戴口罩
...者提问,对于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的当下,我们该如何保障老年人看病的需求?张委员说:最终靠得住的,是我们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我们不断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绝不只是为了新冠而准备;应对我
2023-03-05 13: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客服帮忙关闭自动续费?厦门阿婆近百万存款险被骗
漫画/张平原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通讯员 潘岩)4天时间里,发生12起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骗子冒充客服人员
2025-11-03 08:2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黄志辉)男子多次到停产厂房偷盗研磨球(注:一种高硬度研磨介质),工厂工作人员报警后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夜间,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因行为异常被集美交警大队执勤民警拦下。检查发现,该车非法安装翻转车牌设备与强光灯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魏静 蔡雅蓉)女童外出玩耍时与家人走散,最后在居民楼走廊上睡着,幸得热心群众发现并报警
2025-11-03 08:25:00
18家营收超百亿 8家净利超10亿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召开,2025厦门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东南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11月1日
2025-11-03 10:17:00
王琦“3天教你摆脱原生家庭影响”“5招教你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困惑”“这10句话让孩子远离抑郁”……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平台出现了各类心理类直播间
2025-11-03 10:59:00
厦门举办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 八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11月1日上午,我市举办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郑春萌)11月1日,在第六个“厦门企业家日”到来之际
2025-11-03 08:55:00
三院士领衔 2025化学化工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2025化学化工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合肥高新区开幕,麻生明、施剑林、朱为宏等多位院士参会。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代表共聚一堂
2025-11-03 09:09:00
阅见厦门 | 2025书香鹭岛启动 全民阅读再掀热潮
2025书香鹭岛全民阅读活动启动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11月1日上午,2025书香鹭岛全民阅读活动在五一文化广场启动
2025-11-03 08:55: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实习生赵韵涵)11月2日,秋天的阳光洒在玄武湖畔,位于金陵STYLE浪漫中心的2025南京文学书集又开始了以书香迎客的一天
2025-11-03 07:37:00
“心”生欢喜,“耳”目一新 18名西藏患儿在宁成功接受手术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他从没在学校的体育场上自由奔跑过,是南京的医生帮他重拾自信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苏超”,正为城市招商引资打开“超”链接。11月1日晚,在上海月星环球港举行的“我在上海看苏超”足球嘉年华上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朱静)11月1日,参加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的艺术家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2025-11-03 07:38:00
猛德大叔与江西的情缘
在帕米尔高原上颠簸4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开阔的牧区,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正帮老乡寻找走丢的牦牛
2025-11-03 07: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