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月1日上午,我市举办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郑春萌)11月1日,在第六个“厦门企业家日”到来之际,我市在海悦山庄举办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会议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共谋厦门新时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从省委作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重大部署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把民营经济作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财政收入的“主引擎”、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技术创新的“主动力”。
数据显示,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1%的税收、55.1%的GDP(国内生产总值)、57.7%的就业,经营主体占全市的97.2%。特别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47亿元,同比增长了6.6%,真正起到了稳增长、促发展的作用。
我市民营企业创新动能强劲,贡献了90.5%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43.9%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外向型特征凸显。今年1—9月,全市民营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5.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5.2%。
会议指出,面对当前诸多现实挑战,厦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方面,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迭代推出营商环境8.0版,破除“准入难”;另一方面,持续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组合拳,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今年前9个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切实缓解融资压力;同时,强化法治保障与数字赋能,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查后可评价”,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大会发布了2025厦门市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介绍了厦门市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和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随后,八位企业家立足各自企业发展实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厦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就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体系构建、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爱拼敢赢”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
【声音】

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
抓好“三个新”
助推厦门经济持续走在前列
我认为厦门要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关键要抓好“三个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厦门有高校科研的基础,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提升空间。恒兴集团近期在与厦大低空经济研究团队合作,探索推进产业落地。期待政府进一步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助力实验室里的创新更快地推向市场。企业也要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结合上下功夫,让科研“成果”真正变成市场“成品”。
发展新产业体系,持续挖掘和培育未来新动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厦门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绿色能源等未来产业领域,完全有条件先行先试。建议我市加快规划未来产业园区,推动完善上下游配套,建立更灵活的土地和招商机制,推动科研、制造、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营造新生态,让民企在更优环境中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现在很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仍处在“从无到有”的阶段,在政策审批、金融支持等方面,比传统产业更加需要政策上的包容和引导。
“十五五”是厦门再出发的关键五年,厦门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发扬闽商精神,与城市同频共进,在转型升级中闯出新路,在新一轮发展中勇挑大梁。

厦门总商会监事长、奥佳华集团董事长邹剑寒
坚持自主创新
不断做强做大实业
和厦门众多民营企业一样,奥佳华7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用三个月时间,建起了越南生产基地,打通了出口海外的第二供应链,保住了市场份额和渠道。
在这期间,奥佳华得到了厦门发改、商务、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的海外公司得以快速成立启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效率与速度,展现了中国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为填补部分产能移出形成的生产能力剩余,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鼓足干劲搞研发、找出路,通过拓宽产品线、研制新产品来开拓新市场。今年我们推出的个护美容产品、咖啡机、洗头机器人等新品已批量上市,很好地填补了海外市场波动造成的销售损失,预计全年可实现正增长。
厦门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在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上不断推出新举措。作为扎根厦门的民营企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在未来执产业牛耳的智能化、场景化等领域努力探索、实践,不断做强做大实业,共同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盛屯矿业董事长熊波
强化产业联动
拓展对外合作空间
我们集团重点布局镍、钴、锂、铜、黄金等关键金属赛道,现已构建“矿产资源开发—能源金属冶炼—正极材料生产—储能产品制造”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链,形成集“资源、技术、人才、管理、协同”于一体的核心竞争力。集团旗下拥有盛屯矿业、盛新锂能两家上市公司及朗晟新能、储能、木业等实体产业,规划并建成生产基地40余个,业务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初步实现了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产业格局。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之年,结合企业实践,我就厦门产业发展提两点建议:一是强化关键资源与新能源材料产业联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议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依托自贸片区、经开区平台,吸引新能源材料上下游企业集聚,构建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
二是借力“一带一路”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空间。福建积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兼具港口优势与政策红利,建议进一步优化外贸服务流程、完善跨境物流与金融配套,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整合全球资源、“引进来”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
融入发展大局
助力“打造咖啡千亿产业链”
瑞幸咖啡从厦门起步发展,在厦门涅槃重生,从厦门走向世界。我们深刻感受到,厦门是国内营商环境最优良、对企业最包容的城市。没有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包容和支持,就没有瑞幸咖啡的今天。
今年瑞幸咖啡首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目前国内外门店数量近30000家,预计2025年度全年营业收入将超500亿元。展望“十五五”,瑞幸咖啡将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打造咖啡千亿产业链”的部署,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咖啡是世界语言,供应链遍布全球,我们将依托正在建设的、中国产能最大的瑞幸海沧咖啡烘焙基地,与厦门建发等兄弟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与巴西、埃塞、印尼等金砖国家的咖啡贸易合作。
瑞幸咖啡涅槃重生,充分彰显了厦门卓越的营商环境。随着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企业经营态势持续向好,瑞幸咖啡正积极推动重回美国主板上市进程。

九牧集团联合创始人林孝山
坚守主业做强实业
引领产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九牧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突破智能马桶核心技术,成为行业科技创新标杆;以15家“黑灯工厂”(也叫“无人化工厂”),构建“新型工业智慧四化”,推动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十五五”是民营经济从“量”到“质”跨越的关键五年。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民营经济活力充沛、潜力巨大。我们将紧扣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此建议:厦门抓住智能家居行业万亿机遇风口,依托厦门在卫浴、电子科技、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的产业根基与民营经济政策红利,打造生态完备的智能家用机器人千亿产业集群。
加速打造“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支持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联合厦门本地高校、科研机构、技术领先企业抱团协同,重点攻克当前产业核心技术难点、场景落地碎片化等痛点,助力厦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续打造人才培养、管理与激励体系。以培养大国工匠人才为引领,打破职称限制、学历限制等,建立完善职业标准。设立人才奖励机制,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向民营企业倾斜输入力度,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产业定向输送人才。

安井食品集团董事长刘鸣鸣
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进一步强化主业竞争力
安井食品坚守“食以民为天”的经营宗旨、“传承中华美食,传递健康快乐”的企业使命和“责任、正道、行动、共赢”的企业价值观,把握时机,夯实主业,快速成长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营收第一、利润第一、市值第一的集团公司,成为行业的绝对龙头。
安井食品将继续迎难而上,大力拓展新的增长点。今年7月,公司在收购江苏鼎味泰后成立烘焙事业部,并将持续增加冷冻烘焙领域的投入。通过整合资源、筛选优质并购标的,公司正在将冷冻烘焙打造为新的增长曲线,进一步强化主业竞争力。
作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开拓、洽谈海外及港澳地区的出口和并购业务。安井品牌将走出国门,伴随“中国智造”迈向世界舞台。奋进“十五五”,我们将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将企业发展融入城市和国家发展大局,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民企典范。

保沣集团总裁吴云嘉
坚持创新驱动
加速智造升级
保沣集团的业务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海外业务也在不断拓展。作为扎根厦门、走向全国的企业,我们亲身感受并深深受益于厦门优越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产业生态以及坚定有力的政策支持。
当前,我们正处在变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育先机,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企业家面前的共同课题。对于保沣集团而言,我们的应对之策是坚定地走“创新驱动、智造引领、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锻造核心竞争力。保沣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行业高端人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通过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努力在细分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加速智造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我们协同上下游,攻关技术,逐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国产化、建设智能工厂、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显著提升。

绩牛科技公司创始人洪荣集
抢抓发展机遇
携手推动智能产业发展
绩牛科技深耕金融、政务、能源等行业,服务中国银联、国有大型银行、头部基金公司等200余家标杆客户。目前,我们业务覆盖近70%的证券机构及百家银行、基金、信托总部,在证券营销服务市场和证券大数据产品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保持每年60%至70%的速度增长。
作为厦门本土成长的企业,我们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携手共进。在推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建议强化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政策引导,重点扶持大模型、行业智能体、AI安全等关键领域,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AI产业创新集群。推动高水平人工智能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开放共享的算力资源、测试验证、技术转移体系,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设立人工智能产业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初创企业培育和重大应用示范项目。
人工智能正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形态,绩牛科技希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抢抓发展机遇,共同助力厦门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本组文/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本版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