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他用温暖和奉献诠释生命的意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0 10: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65岁退休工程师在三亚捐献眼角膜遗体

他用温暖和奉献

诠释生命的意义

他用温暖和奉献诠释生命的意义

张志德生前在“爱心驿站”里整理工具。(资料图)

本报讯 作为“候鸟老人”的新家园,海南不仅有着温暖的气候,更有着淳朴的人情。海南人民热情好客,让“候鸟老人”融入了大家庭。他们选择在海南扎根,不只是为了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是为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温度。在海南的“候鸟老人”中,有这样一位退休工程师,他生前乐于助人,十年内捐款近15万元,帮助11名困难学子圆读书梦。他叫张志德,来自哈尔滨的65岁“候鸟”,今年9月8日因病与世长辞,家属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眼角膜和遗体捐献,让他的大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记者 刘兵

助人 一间小驿站,成了大家心中的温暖港湾

在来三亚定居前,张志德住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崇俭街,退休后的他总是闲不住,这家棚顶漏了,那家地漏堵了,隔壁的火墙坏了,他二话不说就拿上工具义务帮忙修缮。

2010年,得到街道办的同意后,张志德在小区外搭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驿站”,这间小屋子里摆满了各种维修工具,居民们可以随意取用。除此之外,行人遇雨可以在这里歇脚,环卫工可以在这里热饭取暖,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等家长……这间小屋成了大家心中的温暖港湾。

2015年,张志德再次征得街道办的同意,自掏腰包花2万元将5平方米的“维修驿站”扩建成10平方米的“爱心驿站”,不仅继续提供维修服务,还成为了社区活动和交流的中心,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助学 十年捐近15万元,成为困难学子的坚实靠山

张志德并不满足于在社区中发挥余热,他还十分关注困难学子。2006年,张志德看新闻了解到一名来自青海的困难大学生需要帮助,他立即联系学校为该生提供了500元生活费,并为其购置了新衣物,还给学生的饭卡存入了1000元。

这条爱心捐资助学之路,张志德一走就停不下来了,十年里他捐款近15万元,资助了11名困难学子。每一次捐助,都是一次为梦想添砖加瓦的奉献,让那些曾经黯淡的眼神重新闪烁出光芒。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相信这些孩子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拉他们一把,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这样的信仰,让张志德成为困境学子的坚实靠山。

延续 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几年前,张志德和老伴姜女士来到三亚定居,享受夏日阳光和滨海风光。在那里,他不仅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更是坚守了奉献的信仰。2019年6月13日,他在三亚市红十字会完成了人体器官、眼角膜、遗体捐献的登记。

2023年9月8日上午,张志德因病辞世,他的生命,在奉献中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眼角膜帮助两名海南眼盲患者重见光明;遗体成为医学院的“大体老师”,为医学事业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回忆

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健康时,你努力做有益于社会和亲友的事,生病后,你依然想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切都按你的遗愿……”张志德的老伴姜女士忍着对丈夫的心疼和思念写下悼文:“感恩30年婚姻中你给我的一切,为此,我点上一盏心灯,照亮你通往天堂的路,祈祷天堂没有病痛,一路走好。”

听闻张志德离世的消息,其大学同班同学纷纷悼念。张志德大学同学剑飞回忆,张志德是班级的老大哥,他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注重感情、热心公益,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兄长、好挚友,愿志德兄一路走好!迎接你的会是鲜花盛开、彩霞满天!”

张志德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大家前行的路。在社区里,人们依然记得他的“爱心驿站”;在学子中,依然传颂着他的助学之德;而他的眼角膜和遗体,已经成为他人生命中的一份光明。张志德的善举激励着更多人传递爱与温暖,成就更美好的社会。

近年来,海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建设“候鸟”人才驿站、爱心驿站等。以张志德为代表的很多“候鸟老人”,纷纷融入到社区服务中,组成志愿者团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健康关怀。张志德以普通人的身份,做着不平凡的事,温暖着社区,扶助着困难学子,奉献着生命。他的光和热如今已经超越了个人,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激励着更多人用爱心去增加这个世界的温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特别致敬 海南省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张志德因病逝世,根据他的遗愿,家属在三亚捐献了其眼角膜和遗体。生前,张志德热心公益,自费搭建社区爱心驿站,义务为居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10年间捐款近15万元,先后资助了11
2024-12-31 12:25:00
张志德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日,张志德因病逝世,根据他的遗愿,家属在三亚捐献其眼角膜和遗体。张志德拿着工具准备去检修社区里的公用管线。 把乐于助人融入生活点滴让温暖汇聚成流在街坊邻居的印象里,一头银丝的
2023-09-20 19:30:00
...阿尔茨海默病离世,汤小霞捐出了他的遗体,“听说他的眼角膜已让两人重见光明,我觉得他还在看着这个世界,还在支持我。”2022年,汤小霞的儿子在父母的感召下,也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
2024-07-23 07:37:00
老张最后的善举
...,帮助11名困难学子圆读书梦;辞世后,他捐献出遗体和眼角膜,连接起了逝去与新生,传递着大爱和希望。日前,张志德被评为2023年“海南好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老张仍在用善举
2023-12-21 07:06:00
博爱浩荡,铸光存仁!兰州爱尔73岁角膜遗体捐赠者身后再续春晖
...症患者重见光明。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取下透明清亮的眼角膜时,仿佛看到了张先生生命的延续之光。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后,两位受捐者重获了光明。他们感受到了张先生的爱与奉献,也感受到了
2024-05-10 15:49:00
志愿者薛冰雁 将赴济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16例,造血干细胞样血入库近2000人,遗体成功捐献23例,眼角膜捐献42例,器官捐献8例,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在册登记200余名
2023-05-10 04:04:00
...体器官捐献119例延续了416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组织(眼角膜)捐献168片帮助100多位眼疾病患者重获光明。
2024-04-01 07:02:00
深圳一家三人先后捐献角膜遗体: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2005年,她的丈夫叶锦青因高血压中风离世,所捐献的眼角膜先后让7个人的8只眼睛重见光明。2011年,她的儿子叶宁在罹患癌症后的第十五年不幸离世,也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一家
2022-12-22 15:52:00
一家三人先后捐献器官遗体: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2005年,她的丈夫叶锦青因高血压中风离世,所捐献的眼角膜先后让7个人的8只眼睛重见光明。2011年,她的儿子叶宁在罹患癌症后的第十五年不幸离世,也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一家
2022-12-21 14: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们的抗战丨地下医院:胶东抗战的生命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岩松 徐宁 岳致呈 张琪 范华栋 陈晨从乳山民房的土炕到莱州地窖的手术室,从东海医院颠簸的马背药箱到西海地道里的门板手术台
2025-08-22 09:39:00
邯郸火车司机李学艺4次跳入滏阳河勇救落水者“只想着尽快把人救上岸”河北日报讯(刘剑英、赵鸿粼)面对落水者,他不顾危险,接连4次跳入滏阳河
2025-08-22 08:01:00
全国糖酒会“踢”进比赛现场和“第二现场”,新品吸引观众“尝鲜”甜!“苏超”中场变“秋糖”秀场本报讯(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在南京一座普通写字楼狭窄的楼道里,南京森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一台造型独特的无人机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希)就像一场接力赛,药企“出海”节奏不断加快。记者近日从江宁区获悉,今年以来,从单抗、镇痛药,再到医疗器械产品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2公里射频锁定,36米遥感精标,3分钟星上解算……“星眸载荷”是我国首个基于天基计算的北斗导航地面辐射源在轨定位装置
2025-08-22 07:41:00
文化消费是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5-08-22 07:54:00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声”生不息,90后讲解员话筒里的星火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赵彦辰8月20日,晨光穿透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徐雅丰将党员徽章仔细别在藏青色制服领口
2025-08-22 07:56: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姜洪涛:31载影像坚守 做精神科诊疗的幕后守护者
胶东在线8月21日讯(通讯员 丛冰)作为医院诊疗的“侦查前线”,放射科一直都是临床信赖的“眼睛”。放射科医生每天与各种检查仪器为伴
2025-08-22 05:00:00
别忽视新生儿黄疸!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为胆道闭锁患儿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近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成功救治一例胆道闭锁婴儿。患儿为一名早产儿,出生后即出现黄疸现象
2025-08-22 07:53:00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五队在国际矿床学权威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上发表的稀土矿研究论文荣获泰安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5-08-21 17:25:00
鲁网8月21日讯清晨,菜农闫大伯正在使用智能地磅进行蔬菜称重,他只是在地磅上刷了一下自己的“智慧农收”收款码,一车菜钱便实时转入了他的潍坊银行卡
2025-08-21 17:25:00
鲁网8月2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杨春运 靳业康)8月20日上午,农行德州市宁津县支行营业部接到一位老人打来的求助电话
2025-08-21 17:25:00
凤冈:基层医师扎根“故乡”的那份值得
多彩贵州网讯 在凤冈,有一批来自异乡的医护人员,把工作的地方当做第二故乡,有的怀揣“医者仁心”就是一辈子。如今,来自松桃县的龙正园
2025-08-21 17:37:00
凤冈:精医笃行惠百姓 初心如磐映芳华
多彩贵州网讯 在凤冈县医疗战线上,一群拥有着副高职称的专家常年扎根临床一线,用精湛医术守护群众健康。近日,笔者走近凤冈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肿瘤)科主任
2025-08-2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