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仪、魏延之间闹矛盾,纯属“私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16:46:00 来源:戏说三国

诸葛北伐中原时,杨仪、魏延是左膀右臂:杨仪负责粮草、策划,协助诸葛亮处理军务。魏延则冲锋陷阵,披荆斩棘。为了调和矛盾,诸葛亮让大好人费祎充当“和事佬”,在杨仪、魏延之间活动,维持和好局面,但治标不治本。

杨仪公报私仇,处死魏延一家,夷灭三族,却没能继承诸葛亮衣钵。杨仪自暴自弃,牢骚不断,刘禅将他投入监狱,自缢而亡。

杨仪、魏延之间闹矛盾,纯属“私仇”

217年,杨仪背叛傅群,投奔关羽。杨仪办事效率高,又能说会道,深得关羽赏识。218年,关羽派杨仪去成都面见刘备,陈述荆州军务。

杨仪的言谈举止,以及对蜀汉未来的规划,让刘备喜笑颜开,当即授予他尚书职务,协助刘巴,管理钱粮。

杨仪有才华,但自命不凡,心高气傲,与刘巴经常吵架。刘备爱惜人才,便授予他弘农太守(遥领),减少与刘巴的交集,但杨仪却改不了这“臭毛病”。

225年,诸葛亮南征,杨仪管理粮草、军饷,办事利索,出征很顺利。杨仪的才华,诸葛亮十分欣赏,但对于杨仪的为人、品德,诸葛亮并不认可。

能力强悍,领导重视,且为人高傲,导致杨仪的人际关系非常差。诸葛北伐中原时,杨仪、魏延是左膀右臂:杨仪负责粮草、策划,协助诸葛亮处理军务;魏延则冲锋陷阵,披荆斩棘。

杨仪高傲,将领都要给他面子,但魏延也是性情中人,对杨仪不感冒。杨仪看不起大老粗魏延,认为他只是赳赳武夫一枚;魏延瞧不起没啥军功,却飞扬跋扈的杨仪,两人经常吵架。

杨仪、魏延之间闹矛盾,纯属“私仇”。为了调和矛盾,诸葛亮让大好人费祎充当“和事佬”,在杨仪、魏延之间活动,维持和好局面,但治标不治本。

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临终前,诸葛亮做了安排:杨仪、费祎、姜维率主力先走;魏延负责断后,阻挡追兵;如果魏延不愿意,随他而去,由姜维断后。

杨仪不相信魏延会配合,便派费祎去试探口风,魏延直言:“不能因丞相一人而废了国家大事,我可以继续北伐。杨仪是何许人?居然敢命令我。”

魏延不愿撤兵,费祎借故离开,告知杨仪。得知杨仪撤兵,魏延大怒,当即率兵先进入斜谷,烧毁退往汉中的栈道,想要继续北伐。

前面栈道被焚毁,后有司马懿军团虎视眈眈,若非诸葛亮提前安排姜维,估计蜀汉就惨了。杨仪、魏延缺乏大局观,这是蜀汉“无人”的表现。

魏延烧栈道,杨仪上奏刘禅说魏延谋反,准备逃奔魏国。魏延也是如此,上奏刘禅参劾杨仪,说他擅自撤兵,引起内斗。接着,杨仪、魏延对峙,准备大战一场。

杨仪、魏延之间闹矛盾,纯属“私仇”

关键时刻,王平站出来训斥魏延的士兵:“丞相待你们不薄,现在尸骨未寒,你们居然如此放肆,跟随反贼,将来有何面目见丞相。”

魏延先焚烧栈道,道理上吃亏,士兵也不愿战斗,纷纷跑到王平阵中。魏延见大势已去,带着儿子逃奔汉中,但杨仪并未放了他。

《三国志》记载:“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魏延是朝中大将,岂能说杀就杀,刘禅还没下令,杨仪就先下手为强,典型的公报私仇。再则,杨仪还踩踏魏延头颅,夷灭三族,为人所不齿。

刘禅并不相信魏延造反,况且魏延也没这么意思,否则他早就投奔曹魏了。杨仪却捏造罪名,栽赃陷害,这让刘禅看清了他的本质。

杨仪本以为,只要干掉魏延,自己就能“平贼立功”,接替诸葛亮的职务,但他错了。诸葛亮欣赏的是杨仪的才华,对他的品行、为人很不满意,诸葛亮早已安排蒋琬,压根就没杨仪什么事。

班师回朝后,杨仪只得到一个“中军师”的虚职,不能领兵,也不能理政,属于混饭吃的那种。杨仪资格老,看不起蒋琬,经常发骚,说朝廷的坏话。

费祎是好人,劝杨仪低调一点,不要继续折腾。杨仪也不收敛,对费祎说:“当初若是投奔曹魏,岂会有今日的羞辱。”

杨仪口出狂言,费祎如实上奏。刘禅大怒,将杨仪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但杨仪不知悔改。到了流放地,杨仪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毫无礼节,刘禅不能容忍。

235年,刘禅派人捉拿杨仪,投入监狱。杨仪心灰意冷,自缢而亡。考虑到杨仪的功劳,刘禅也不为难他家人,杨仪的妻儿都回到蜀地,生活无忧无虑。

杨仪、魏延之间闹矛盾,纯属“私仇”

杨仪被杀,纯属咎由自取,为人太过猖狂的结果。有意思的是,杨仪的兄长杨虑品行高尚,在江南名声很好,人称“德行杨君”。同父同母,杨虑、杨仪的为人天壤之别。

参考书目:《三国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魏延,被诸葛亮冤死
要说起《三国演义》里面的魏延,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脑后有反骨,今后必反”的叛徒。不错,在演义当中,魏延确实被刻画成了叛徒的形象。就在魏延投靠刘备的时候,就被诸葛亮看出是“脑后
2023-05-14 10:19:00
三国后期,尤其是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是蜀汉第一大将,在战场上非常活跃,奉丞相诸葛亮之命,多次与魏军交锋,并不落下风。然而,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大将魏延却被三个人联
2023-02-01 13:53:00
蜀汉大将魏延为什么宁死不投曹操
“宁愿”为什么打引号呢,显然魏延并不知道自己会被杀,当然如果他知道,我估计他也不会去投降曹魏的。诸葛亮的多次北伐,魏延基本都是参与的,而且是主要将领。但魏延和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见
2023-01-07 21:35:00
杨仪为何如此讨厌魏延,设计灭魏延全族
魏延的死,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的。所谓争议的焦点,无非就在于他是否死有余辜。他的死是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还是杨仪策划的一场阴谋呢?我认为魏延之死,跟诸葛亮无关,主要是杨仪的阴谋所
2023-04-21 10:40:00
魏延之死:蜀汉帝国的政治风波
“魏延之死”是蜀汉帝国围绕“诸葛亮逝世”后一桩重大政治事件,以魏延惨死灭族而告终,可是害他的杨仪,也很快在政坛失意,被逼自杀,令人唏嘘。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又把魏延与杨仪并列
2023-12-23 06:10:00
魏延有没有造反之心?如何评价魏延的一生
正史上的魏延,从无造反之心,有的只是任性与作死。魏延这个人几乎就是翻版的关羽,两人能力都强,但性格都不好,都看不起人,都不太容易服人。两人都是刘备集团的刺头,很难与人相处,刘备封
2024-07-16 16:52:00
他是三国十大猛将之一,深受刘备和诸葛亮喜爱
...说了,很多将才也是他发现的,其中三国十大猛将之一的魏延就是如此。刘备这个人虽然个人能力不突出,但是在选人用人方面眼光还是非常好的。在刘备进入川蜀一战的时候,魏延作为年轻的将领
2023-05-10 11:35:00
马岱究竟去哪里了呢?他的结局如何
...对马岱也非常器重。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自从马岱斩杀了魏延,他似乎就销声匿迹了,那么马岱究竟去哪里了呢?他的结局如何?马岱马岱和庞德一样,都是马超的副将,在和敌军作战期间,表现非
2023-03-09 21:43:00
魏延真的是死于诸葛亮之手吗?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魏延堪称三国最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惨死给后人留下了千古悬念和谜团。魏延是猛将,因与刘备一起对四川有功而受到重用。刘备建立蜀国后,任命英雄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2024-02-29 21: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