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祁国忠 通讯员 冶一鸣 摄影报道
“阿姨,帮我取一下这本书。”“我想玩搭积木。”“快来跟我下五子棋。”……顺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望去,一张张稚嫩的面庞浮现眼前,他们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城西社区辖区内的“留守儿童”,每天下午都会到社区参加“四点半课堂”。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为了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关爱,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城西社区利用“四点半课堂”,让教师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教育特长和专业优势,成为孩子们的“家庭教师”和“知心妈妈”,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志愿服务,和孩子们谈心、聊天、读书、做游戏,聆听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与烦恼。
“四点半课堂”内置图书图册300余本,配备工作人员7名,各类开发智力游戏道具30余件,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这里总是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的开放活动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活动分几个环节,比如:在共享书吧接受学业辅导,在童伴之家享受游戏娱乐,在心理驿站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等。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志愿者,学业辅导是由大学生志愿者来负责。”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如祥介绍道。
“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这里有很多哥哥姐姐给我辅导暑期作业,还有很多小朋友跟我一起玩,我非常开心,昨天搭了积木,今天要和其他小朋友下象棋呢。”马步良同学开心地说。
“一开始的时候我不愿意来,是奶奶非要让我来的。”李翔小朋友笑着说:“但是待了一天后,我就喜欢上这里了,在这里我认识了好多小朋友。”
李翔已经连续两年参加“四点半课堂”,曾经性格内向的他,缺少人际交往经验,也容易怯场,但如今,他是社区志愿者们一致认可的“小先锋”。
近年来,城西社区扎实推进阵地亲民化、便民化、功能化“三化”提升行动,规范建设便民服务区、党群活动区、生活休闲区三大版块。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作用,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并开展留守儿童摸排工作,为每名留守儿童建立台账。开展专题讲座,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筹划精彩活动,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让留守儿童暑期有地方可去、有地方可玩、有地方可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