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乾盛世有多繁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20: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现如今的和平盛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而且也有着更加开放自由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这样繁荣富强的国家确实是值得我们维持和继续发展,而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同时期的辉煌盛世,就比如离我们最近的“康乾盛世”。

要知道这可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极其少有的阶段,而且这一盛世的出现也将大清王朝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所以很多人都赞叹当时的美好,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你看看康乾盛世时期百姓的生活水平有多高,可能也就比乞丐好一点,那这盛世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社会景象呢?

康乾盛世有多繁荣?

众所周知,康乾盛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持续时间近两百年,从康熙平定国内外战乱,局势稳定开始,一直到乾隆皇帝继位,整个期间都是清朝不断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到了乾隆年间才是真正的盛世顶峰,此时也才是清朝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

从客观的角度和很多官方的数据来看,康乾盛世确实是有很大的发展和令人称赞的成就的,那这一时期有多繁荣呢?用我们现在的思想来看,经济指标无疑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首要条件,我们便可以从税收收入、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等诸多因素去进行比对。

首先是就是清朝时期的财政收入,在康乾在位的时候,因为经历了很多的战乱,国家也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所以国库的存款大部分都用于社会建设上,最多的时候也就不到两千万两白银,而到了雍正年间,则直接翻了个番,高达三千多万两白银。

有了前朝的经济铺垫,乾隆也不甘示弱,他延续“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有时候高兴了还减免税收,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国库的存款有七八千万两白银。

其次就是人口和耕地,古代一直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所以土地和人口是衡量古时候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康熙年间人口已突破1亿大关,至乾隆年间又突破3亿大关,甚至已经接近4亿。

而耕地也从明朝的总数6.7亿亩增加到10亿亩,所以说无论是人口还是耕地面积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同时粮食产量也到了两千亿斤以上,足以养活当时所有的百姓。

除此之外,在人均产值、领土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成就,再就是清朝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其制度和体系也已经完备,这让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从这些数据来看,康乾盛世确实是让人羡慕的,但是谁又知道盛世下的“污浊”与黑暗。

盛世下百姓生活水平如何?

那在这样的繁荣时代下,想来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定很好吧!那结果真的是这样吗?不可否认,康乾盛世的出现的确是带给人们很多好处,也出现了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可是这并不是长久的,只是短暂的个别时期。

大部分的时候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而且个人的实际经济状况也没有显著改善,不仅如此,在很多的记载中,当时的百姓生活的反而很差,甚至说只比乞丐好一点。

就比如根据当时很多来中国游历和学习的西方传教士记载,乾隆末年时期百姓生活困苦,民生凋敝,老百姓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破红薯、烂菜叶,而且乞丐也随处可见,看似繁荣是背后,底层人们却是一点也没享受到盛世带来的美好。

本以为他们是抹黑清朝,但是不止一例这样记载,不同国家的传教士的笔记中很多都是类似的描述,所以说这确实是当时一种社会现状,而且晚清时期也有很多照片流传下来,百姓个个骨瘦如柴,衣服全是补丁,还有很多孩童早早就沿街乞讨,看着就让人心酸。

再就是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因为满汉两族自清朝入关以来就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满清贵族又一直自以为血统高贵,瞧不起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人,同时他们作为统治阶层不断压榨剥削底层的的人民,在路有冻死骨的时候,他们却享受着奢侈的生活,顿顿山珍海味,还拥有着贵族特权,可见康乾盛世并不是所有人的盛世,而是专属于统治阶层的盛世。

出现“污浊”和黑暗的原因

那话说回来,这样的盛世没能造福百姓,怎么还出现了这么多隐藏的“污浊”也黑暗一面呢?其实原因也很明显,这第一点就是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还固守天朝上国的思想,在这种政策下,清朝的发展逐渐停滞,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制度等等无法传入中国,不思变革必然退步,封建专制主义的一些弊病和问题也随之越来越严重。

第二点就是乾隆皇帝晚年的时候好大喜功,为了树立自己的帝王形象总是搞一些活动,比如千叟宴、祭天等仪式,看似是宣扬国家富强或是向上天祈福,实则是借此向世人炫耀自己治理的多么好,可这些活动的举办肯定要花费巨额的款项,而且用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都是从百姓身上出,这也就难免会造成百姓生活水平下降。

最后就是大搞文字狱,还有已经腐朽的官僚体系,在清朝入关之后,还是有很多汉族人依旧支持明朝统治的,毕竟清朝的满族人建立,民族隔阂摆在那里,不可能彻底消除,即便清朝统治者尽力收拢民心,但是也难改很多异议,还是有“反清复明”的思潮出现,为了消除隐患,康熙至乾隆年间总是搞文字狱,目的就是打击谋逆造反之人。

除此之外,因为封建专制已经到达顶峰,制度体系完备的同时,官僚体系也日渐腐败,而且还有和珅等贪官的出现,进一步加重了贪污腐败的现象,一度出现冗官冗费的情况,百姓的诉求和生存得不到保障,而真实的景象又没有传达给皇帝,所以最终造成了一种盛世王朝的反差现象。

结语

虽然说康乾盛世确实是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也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带来了让人羡慕的辉煌岁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辉煌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局限于上层社会,最终财富和福利都到了统治阶级手中,底层的百姓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和红利,这也难怪晚清时期各地起义势力此起彼伏,清朝也难逃走向灭亡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23: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晚年堪称最腐败的时期,真的是这样吗?
...三十年大清帝国王朝国库充实,百姓生活富裕,史称乾隆盛世。但是乾隆到了晚年的时候就变了。晚年的乾隆最昏聩的时候无疑是太上皇的那三年。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让出皇位,自
2022-12-22 12:53:00
为何说清朝的“乾隆盛世”是徒有其表的
...正、乾隆三朝统治下的130年,被人们经常提及为“康雍乾盛世”。尤其是在位长达60年的乾隆时期,津津乐道的被引申为“乾隆盛世”。但所谓的“乾隆盛世”,真的是名副其实,还是盛名难
2024-04-12 17:17:00
清朝有康乾盛世,怎么到了最后就不堪一击了呢?
...。当西方列强开始沐浴工业文明的第一缕阳光时,“康干盛世”的许多重要工商业指标并没有回到明末的水平。在这个“盛世”里,人们吃红薯最多,所以这个时代被戏称为“红薯盛世”。那么康干
2024-03-01 12:53:00
康乾盛世繁荣背后的真相与清朝的封闭
...乾隆帝,都是处在比较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可是这个盛世并不是和后人所想的那样,康乾盛世很多地方是经不起推敲的。甚至是有人认为康乾盛世是当时的史官记载的,历史上的
2023-09-18 07:22:00
古代五大盛世: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承前启后,是文治武功的典范
...君的时候,百姓的日子就过得好一点,甚至会出现所谓的盛世。很多王朝都有盛世,我们今天看一下历史上的五大盛世,唐朝很厉害占了两个,清朝可以说是最名不副实的。首先是文景之治。文景之
2023-09-18 22:36:00
浅析清朝出现“康乾盛世”的五个原因
...们最近的封建王朝,这个朝代里曾经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盛世,即康乾盛世。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盛世”,根据专家学者给出的看法,盛世要做到六个方面:国泰、民安、国富、民足、国强、
2023-04-25 10:06:00
中国历史上成就很大的康乾盛世为何质疑很多
中国历史上共有四次公认的盛世,它们分别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还有最后一个就是由清朝康雍乾三代帝王开创的康乾盛世。在这四大盛世之中,康乾盛世时间跨度最久,前后
2024-04-25 23:18:00
为什么“康乾盛世”被叫“番薯盛世”
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间,达到了清朝统治的巅峰期。康熙南征北战,打下清朝疆土;雍正敛财,通过一手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神级操作”完成了清朝“脱贫”,充实了国库;乾隆
2024-02-18 21:43:00
乾隆时期是公认的盛世,为什么还会爆发白莲教起义?
盛世,是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文化圈的一个典型的叫法。外国历史并没有这种说法。为何我们热衷于“盛世”,还不是因为稀缺嘛!历史上能说出名的无非就是“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
2023-07-01 00: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