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22 12:32: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为我国苗侗文化核心区,黔东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医药资源禀赋,从深山秘药到热销产品,从口耳相传到标准体系,从草医诊所到康养基地,黔东南州千年民族医药文化如同深埋地下的根脉,如今在政策春风吹拂下绽放新芽。

夏日晨雾中,半枫荷的清香与苗家银饰的叮当声交织着一首医道长歌。"半枫荷的叶子要选朝阳面的第三片,配以秘制苗家活络油,在特制的桶内熏蒸。"近日,在凯里市香炉山中华医学文化园内,60岁的杨汉梅正为顾客介绍着苗族半枫荷熏浴疗法的过程与功效。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半枫荷熏浴疗法”传承人杨汉梅

与此同时,十余公里外的贵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将一张张半枫荷熏浴敷浴贴生产成型,随后工作人员将其分拣、包装。

两个空间的交错中,祖传技艺与现代工业产生了奇妙联系。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贵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

“以前我们的熏浴只能在固定的场所使用熏蒸桶治疗,但现在一个敷浴贴就能实现半枫荷熏浴的效果。”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半枫荷熏浴疗法”传承人,杨汉梅2006年将苗族半枫荷熏浴疗法及相关苗医技艺推向市场,获得许多顾客的青睐。随后成立公司对产品进行产业化与标准化,折射出的恰是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现代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数据显示,黔东南当地药用植物物种达3000余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物种的26.98%。千百年来,当地少数民族通过世代传承,钻研出了一套独特的民族医药体系。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药物标本馆中,馆藏苗药侗药标本甚至达2000余种12000余份。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半枫荷(图片源于网络)

然而,民族医药长期面临传承困境,如药方依赖口传,苗族聚居地较为分散,各地苗药理论存在分歧,市场资源混乱,存在“一药多名”“同方异效”等现象。虽有《贵州省中药及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但缺乏对含量测定、薄层鉴别等细节规定,诸多问题与挑战令黔东南民族医药发展形势依旧严峻。

当民族传承遇上产业化浪潮,如何从挑战中“突围”,黔东南的选择清晰而坚定。

近年来,黔东南州依托丰富的苗侗医药资源和中央政策支持,紧抓贵州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聚焦“补链、强链、延链、稳链”,坚持企业带动、文旅带动、市场带动,形成“种植+加工+科研+服务+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发展格局,与文化传承多措并举,大力研发一批具有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特色的大健康产品和科技产品。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的非遗体验标识

政策推动下,黔东南州成立地方国有医药企业贵州苗侗医药集团,旗下整合多彩大健康医药公司、苗寨佬医药科技及杨汉梅的苗珍堂生物科技等企业,构筑起从种植加工、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贵州苗侗医药文化体验中心内琳琅满目的民族医药陈列其中,艾纳香灸、香薰香皂及苗珍堂活络油、浴敷贴等受到了各年龄段游客的青睐。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贵州苗侗医药文化体验中心西江店

体验中心负责人杜飞翔介绍,自今年3月份开业以来,苗药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目前平均每日销售额在两千元至三千元不等,“五一”期间,日销售额甚至达到一万余元。

“感觉跟平常的洗头很不一样,洗发露有独特的药香,加上工作人员的独特手法,让整个体验过程都很舒适和放松。”首次体验特色头疗的广东游客胡晓晓说,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缓解了自己长途旅程带来的疲惫。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游客正在体验苗药头疗

据贵州苗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荣榕介绍,打造贵州苗侗医药文化体验中心旨在把苗侗民族医药从治疗手段民族非遗技艺巧妙融合升华为非遗康养体验,顾客在这体验到苗药足浴、头疗、艾纳香灸的奇妙的同时,也能促进地方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除西江苗寨外,目前该公司在肇兴侗寨体验点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苗药艾纳香文创产品

民族医药的文旅融合远不止此。

为做长“民族医药+”产业,黔东南州积极培育壮大“民族医药+康养旅游”“民族医药+健康食品”“民族医药+文旅产品”“民族医药+健康养老”等延链新业态,并做强民族医药文化精髓的挖掘和保护,强化科研创新,壮大民族医药人才储备。提升民族医药健康产业的品牌价值。

“祖传秘方”变大健康产品——黔东南民族医药“变形记”

体验店内的苗药艾纳香包

目前,黔东南州已打造黔东南高新区医药产业园、万潮苗侗百草医药产业园、凯里苗侗风情园养生体验区,共同构成“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的黄金三角;全州健字号健康旅游产品达44个;首创苗侗民族医生考核认定制度,累计考核1245人并发放《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与贵州中医药大学共建民族医药学院,开设苗医、侗医方向专业,近三年培养专科以上人才1200余人,基层人才缺口缩减40%。

据统计,2024年,黔东南民族医药门诊量达180万人次,占全州中医诊疗量的35%。当现代理念为千年智慧插上翅膀,当产业矩阵让古老医术焕发新生,这片土地上的药香,终将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蒋鸿琪 李娟

二审 李丽

三审 安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诺言。1975年,无私将家族诊所以及独门骨伤诊疗手法、祖传药方奉献给国家,建立集体所有制城关镇骨科医院,1980年更名为天全县中医医院,并不断发展成为年门急诊56万人次的三级
2024-02-09 11:32:00
给民间中医提供广阔舞台
...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中取得证书后,得以施展祖传的弩药膏针刺疗法技艺,为广大患者服务。为给广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提供广阔舞台,让他们用中医“绝活”展示治病救人的本领,
2023-06-09 01:55:00
这家县城中医医院,因何让患者慕名而来?
...凉山等地。1975年,陈怀炯将诊所、独门骨伤诊疗手法和祖传药方一起献给了国家。1981年在诊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天全县中医医院,陈怀炯成为首任院长。“‘大先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
2024-06-03 05:16:00
徐立军为患者贴膏药放弃高薪潜心学医28年践诺治病救人
...他请到家中为老母亲诊察。徐医生了解病情后,拿出自己祖传的中药贴贴在了老人的腰部。“这一贴还真是神奇,我母亲的腰居然不疼了!半年过去了,居然能够下地行走了,有时还能自己做早饭吃
2023-04-17 20:27:00
...侗等少数民族群众数千年的医疗实践、探索,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诊疗技术、医药知识自成体系。依托资源禀赋,黔东南围绕“养、游、医、健、食、管”,以贵州苗侗医药集团为龙头,在苗乡侗寨
2024-09-26 05:58:00
民族医药产业乘势而上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立足多重优势 推动集群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乘势而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每逢周日赶集日,位于凯里苗侗风情园的苗侗医药文化街都热闹非凡,前来买药、旅游拍照的人络
2024-05-23 06:19:00
...是今年凯里市举办的第二场中医夜市,不仅展现了凯里市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老年人在此寻觅到养生之法,小朋友能够参与多维情景互动系统,青年人则对新颖的中医
2024-11-14 06:17:00
根深干壮 枝繁叶茂 ——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众增收致富。支持177个民族特色村寨实施一批特色民宿、民族医药康养、传统手工艺、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民族村寨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百花园”、各族群众
2024-12-11 16:01:00
...为大健康养生养老民族药特色州,应依托丰富的中药材、民族医药、生态特色食品、民族文化、民族古镇、民族旅游、优良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黔
2023-11-15 06: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