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根深干壮 枝繁叶茂 ——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11 16:0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编者按

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近年来,贵州高质量实施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等“四大文化工程”,致力于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推动贵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充分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打造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本期专刊聚焦贵州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的生动实践。

根深干壮 枝繁叶茂 ——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总书记的话

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充分证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

专家的解读

根深干壮枝繁叶茂——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李永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贵州,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深干壮 枝繁叶茂 ——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传承弘扬民族文化。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各民族频繁的迁徙与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成果,古汉字与古彝文在文字创制有些相近之处,这两种古文字共同书写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积极作用。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风格上虽略有差异,但总体上是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经历史的洗练,至今仍充满活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充分挖掘贵州民族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前贵州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弘扬传承的主线任务。

强化政策引领,建立完善政策措施体系。颁布实施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贵州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等条例,出台了《贵州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实施方案》《关于统筹实施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的工作方案》《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贵州省“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弘扬的政策措施体系。

项目式推进民族文化保护研究。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搜集整理工作,拍摄制作《典阅贵州》系列专题片,仅贵州省民宗委历年来资助出版民族文化类图书就有335部,加快推进《贵州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平台》项目建设。同时,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推进“民族文化进村寨”等,建设民族文化传承阵地。探索“以高校为龙头,以职业学校为骨干,以项目示范学校为带动”的非遗教育模式,推动非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非遗薪火相传。开展“百场双语大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谐家园”等活动,加快民族博物馆提等升级,拓展民族文化展示渠道。这些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推进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多年来,贵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持续推进民族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一是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名录体系。2023年1月,黔东南州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全国1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省312个民族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共命名挂牌1328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二是打造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每四年举办一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三年举办一次“黔岭歌飞”民族歌曲征集和民族文学“金贵奖”评选等活动,以赛事引领助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引导各地充分挖掘民族节庆资源,充分展示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依托端午等传统节日,举办全国龙舟邀请赛,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村超”“村BA”等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内容,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重点打造“姊妹节”“六月六”“萨玛节”“火把节”“吃新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品牌,提高活动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举办各类学术交流论坛。举办“贵州高质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学术论坛”“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交流会”。创新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体旅、农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依托企业、合作社、手工作坊等建立724所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建立423个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带动近10万名群众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展示与群众增收致富。支持177个民族特色村寨实施一批特色民宿、民族医药康养、传统手工艺、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民族村寨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百花园”、各族群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创新将苗绣、蜡染等民族文化资源整合提升,制定《2024年度突出贵州民族文化特色打造“贵系列”品牌工作方案》,列出重点任务清单,着力提高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继续加强非遗工坊建设,探索出一条“以非遗小镇为引领,以非遗街区为支撑,以非遗工坊为着力点”的发展模式,推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结合民族元素生产非遗文创产品。以黔东南自治州为例,据统计,全州成功注册“村超”“村BA”“村宝宝”“村超牛”系列商标超过100件;2024年1-7月全州纳入监测的85家非遗企业产值超过1.6亿元。在非遗加持下,黔东南自治州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全州共接待游客7879.45万人次,同比增长25.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5.82亿元,同比增长37%。2024年1-9月全州共接待游客7130.54万人次,同比增长10.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5.42亿元,同比增长12.3%。结合乡村特色、民族特色等推出众多特色旅游路线和产品。从贵阳开往玉屏的5640/39次火车,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该火车上开展,该车设置了“乡村市集”“非遗工坊”“移动书屋”“健康驿站”等主题特色车厢,进一步满足村民需求和乘客互动体验。同时推出乘“村火车”去看“村BA”“村超”等乡村旅游路线,常态化开展“乘坐村火车·畅游苗乡侗寨”主题活动,以火车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火车所经过的村寨、景区、景点,让村火车成为移动的乡村集市、移动的农文旅景区。

全民参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全过程。例如“村超”“村BA”始终坚持“包容、开放、融合”办赛和“体育赛事与神秘古朴多元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相结合”的办赛原则,巧妙地将苗族芦笙舞以及反排木鼓舞和侗族大歌等众多非遗项目集中呈现,“非遗秀”惊艳全网,刮起“最炫民族风”。2023年“村超”“村BA”有来自全国300余个非遗精品节目,8万余人次的群众啦啦队现场参加“非遗秀”。推动本土非遗与全国非遗相结合,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先后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意大利米兰国际时装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扩大“朋友圈”和影响力,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立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贵州充分发挥多彩民族文化的优势,将文化特色转化为发展优势,继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故事。

(作者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策划制作杨春凌

编辑 王瑶 秦文竞

二审张莹王塬钧韦一茜

三审陈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欢盛会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民族大联欢广场举行。广场上各民族文化宣传牌、民族团结宣传栏、民族团结同心树等彰显民族团结的元素随处可见,吸引不少群众前来观看。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各民族共同
2023-11-20 06:04:00
...族形象;持续推进贵州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系列民族文化品牌活动,争取国家民委在贵州省举办2024年民族团结“村BA”篮球邀请赛和“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等活动。文旅
2024-10-09 06:01:00
...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典范、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典范、民族交融互嵌的典范、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典范“六个典范”,建立“1+8”示范试点工作格局和支持民族地
2024-03-08 06:05:00
...苗绣闪亮登场,变身现代文创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民族文化是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近年来,我省有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高质量实施,充分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
2023-12-21 06:05:00
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五个认同”进校园书画比赛颁奖仪式举行
...的书法,写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赞美之词,彰显了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学们用画笔描绘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敬仰,用书法书写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对中华民族
2024-12-07 14:52:00
奋力书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答卷
...坐唱婉转悠扬的韵律,到水族马尾绣细腻精美的针脚,各民族文化恰似繁星闪烁,共同点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苍穹。在黔东南,侗族鼓楼拔地而起,与错落有致的苗族吊脚楼相邻相伴。鼓楼里传承千
2025-09-08 16:03:00
【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樊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传播者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领跑全国自治州,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持续保持全省前列,2018年获国家
2024-11-07 10:06:00
贵州两名作家作品入选 | 2024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终评10部作品
...现了我省新一代青年少数民族作家善于利用民间资源,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色彩。作品展现民族团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书
2024-06-21 14:43: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凤冈三小文化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报讯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旗五徽五认同、民族团结从小抓”……走进凤冈县第三小
2024-04-12 09: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郭洁清)“螺丝拧不紧,连接勾会产生金属疲劳,上山运输拉这么重的东西就会断开!时间再紧也要安全第一!”近日
2025-10-28 11:33:00
中国网10月28日讯(记者 张艳玲)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发展理论”国际年会在北京举行
2025-10-28 11:34:00
廊坊:“互联网+监管”赋能职业健康治理多维度突破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张丽敏)10月17日,笔者从廊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廊坊市自2023年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试点工作以来
2025-10-28 11:36:00
河北新闻网讯(庞英德)近日,“梅安森杯”2025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举行,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50余家煤炭企业的230名选手同台竞技
2025-10-28 11:3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近期,财政部集中公布33份行政处罚,重拳整治审计行业违规行为。其中,7家会计师事务所及18名注册会计师被罚
2025-10-28 11:39:00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会擘画的未来发展宏伟蓝图在静安区各界人士中引发强烈反响
2025-10-28 11:51: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全会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2025-10-28 12:00:00
鲁网10月28日讯随着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转入常态化工作,群众对农村宅基地档案查询需求日益增多,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积极响应群众需求
2025-10-28 12:01:00
2025年以来,国网孝义市供电公司全力推进的“合规供电所”建设专项行动,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聚焦业扩报装、电价执行
2025-10-28 12:02:00
湖北保康:“歇马不歇”映初心 党建赋能促发展
在时代发展中,保康县烟草专卖局歇马党支部靠着党建引领和踏实干事,在工作中积极进取,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2025-10-28 12:02:00
【权威发布】淄博消防:全市火灾总体态势保持平稳
鲁网10月28日讯(记者 庄家丽)10月28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委员
2025-10-28 12:02:00
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揭牌成立
近日,“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专业委员会选举会”在西安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173名委员
2025-10-28 12:03:00
西工大计算学院联合华为举办两场交流会 共探产教融合新模式
2025年10月19日至20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学院联合华为公司在长安校区和友谊校区成功举办了2025“鸿蒙产教融合交流会”及2025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交流会
2025-10-28 12:04:00
上高街道双龙社区开展重阳节公益理发活动传递敬老温情
鲁网10月28日讯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近日,双龙社区在社区服务大厅开展重阳节公益理发活动,用实际行动关怀社区长者
2025-10-28 12:04:00
幸福“直达”!福州这个下穿通道焕新升级!
焕新升级啦!江滨西大道闽水园下穿通道全面开放通行。每天一早,家住台江区美伦浩洋丽都小区的陈依伯夫妻俩收拾妥当,照例下楼“过街”
2025-10-28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