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套娃式”收费不可取 辛刚作
孙丹
“想使用AI功能,必须单独付费”“大套餐里还有小套餐”……近日,有多名消费者投诉称,在某办公软件上体验部分服务时总是困难重重,不仅需要开通会员,有时还要为新推出的功能单独付费或升级成更高级别的会员,存在“套娃式”收费问题。
从用户的评价来看,该软件的收费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体验。更有部分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会员具体包含的内容和服务并未被清晰界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疑似受到侵犯。
推出一项功能就要单独收费?听起来也许夸张,但这类现象目前在智能电视、视频网站、办公软件等领域屡见不鲜。个性化服务本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良好举措,企业为提供优质服务收取相匹配的费用也合理。但消费者并不是反对个性化服务本身,而是不满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借口,设计的“消费陷阱”。
毋庸置疑的是,这种重眼前、轻长远的行为不仅在消磨消费者的信任,还不利于企业及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要端正个性化服务的出发点,寻找提供优质服务和合理收费的最优解,而不是在设计套路消费者的收费模式上挖空心思;要为消费者提供清晰易懂的收费办法和会员规则,让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尽量做到简单收费、一次收费,避免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与此同时,个性化服务不应只体现在功能和账单上,而要实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让消费者对后续服务和软件功能保留反馈监督的权利。
行业监管部门要聚焦消费者反映的“套餐多、收费不透明”问题,加强监管措施;要加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既让收费标准化,又让收费规范化;要加大对“套娃式”收费行为的治理力度,让相关企业付出必要的代价;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统筹联动、精准有力出手,以综合手段及时刹住“套娃式”收费歪风。
“套娃式”收费不可取,应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既能收获“流量”,还能实现“留量”,何尝不是双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