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住院难、手术难、陪护难?
日间医疗让您不再烦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
日间蓝光治疗。
肿瘤日间治疗中心。
全媒体记者 赵玲 实习生 胡智越 通讯员 姚敏 肖清心 文/摄
您或家人是否有这样的住院经历:手术前需排队等床位,住院后先做各项检查,结果出来后再等待手术日期,不仅住院时间较长,医疗花费高,还长时间耽误工作,让人焦头烂额;如果独生子女遇上父母住院做手术,更是面临陪护的压力和挑战?
为解决患者就医困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近年来,襄阳市中心医院通过优化流程,推出日间手术,不仅解决了住院难、手术难、陪护难问题,还降低了医疗费用,让患者省时省钱省心。
日间手术是在一日内(24小时,不超过48小时)完成检查、预约、手术、术后观察、康复出院等“短平快”式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不包括门诊手术)。除了日间手术,医院还推出日间化疗、日间蓝光。
这些日间医疗流程如何?医保能报销吗?医疗质量如何保证?近日,记者走进襄阳市中心医院探访,近距离了解日间医疗。
183项手术,住院不超过48小时
11月15日上午8时,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普外科(日间病房),50多岁的刘女士准备出院。“昨天下午做的疝气手术,今早就能出院,真是省时省心。”刘女士感慨道。
11月13日,刘女士因左侧腹股沟鹌鹑蛋大小的肿块反复脱出四个月有余,腹股沟区坠胀感明显,到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普外科门诊就诊,被诊断为疝气。医生建议她尽快手术。
听到“手术”二字,刘女士打起了退堂鼓:“手术费用高,家人日夜陪床,一日三餐轮流送饭,还得操心刚满一岁的孙子没人带。”
了解到刘女士的顾虑,医生向她解释日间手术模式。
“当日手术,当日出院。”听完医生的介绍,刘女士打消了顾虑。
在门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经过评估确定刘女士符合日间手术标准,将手术时间定在次日。
11月14日上午,日间医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刘女士办理入院手续,并提醒她术前、术后要注意的细节。
当天下午,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普外科副主任张剑与主管医师彭宗清为刘女士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到一个小时,刘女士安全返回病房,4小时后进食,状态良好。
第二天上午8时,病区医护团队对刘女士开展出院评估,认为她符合出院标准。带上出院资料,出示医保卡,刘女士在结算时得知,这次手术比常规住院手术节省了2000多元。
11月14日上午,在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泌尿外科,3岁的小雨(化名)接受了鞘膜积液日间手术。术后观察正常,小雨当天下午4时出院,住院时长不超过24小时。
“提前预约术前各项检查和手术时间,不需要在医院等床位,昨天下午入院,今天就出院,特别方便。”小雨的妈妈喜出望外。
记者了解到,在市中心医院,已有183项手术纳入日间手术范围,如白内障、腹股沟疝、胆囊切除、冠脉造影等,手术模式以腔镜、内镜等微创技术为主。
日间手术“短快省”,其质量和安全如何保障?对于记者的疑惑,市中心医院医务处副主任曹波表示,患者安全是重中之重,为加强日间手术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医院制定了日间手术管理方案,对病种准入、医生准入、患者准入作了严格规定,实施院前评估、术前评估、离院评估,将医疗质量和安全贯穿诊疗全过程。日间手术主刀医生必须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均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家。所有日间手术开展前,必须做到病情诊断清楚,手术、麻醉、应急等方案完备。同时,医院还完善了随访制度。
此外,该院于2020年成立了日间医疗服务中心,可在术前为患者提供协助缴费、术前检查、麻醉评估、预约住院、联系手术时间和出院随访等“一站式”服务。
“黄疸宝宝”不住院也能照蓝光
记者采访当天上午,在位于市中心医院南院区的儿科日间蓝光门诊,医生赵梦正在仔细分析刚出生7天的萌萌(化名)的黄疸数值。
“今天黄疸数值已经降到8,可以不用治疗了,回家后要多晒太阳,吃点益生菌。”赵梦叮嘱萌萌的妈妈。
两天前,刚出生5天的萌萌前额、四肢和腹部黄得有些异常,其母刘女士赶紧带女儿前往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
经皮检测表明,萌萌的黄疸数值为14.5mg/dl,生化检查总胆红素为248μmol/L,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对此,市中心医院儿科医生赵梦结合医院制定的新生儿黄疸门诊日间蓝光治疗规范,决定让萌萌在门诊进行蓝光治疗。
萌萌很快被送入光疗暖箱,门诊医护还贴心地为萌萌的妈妈准备了可以休息的陪护床,方便她随时给萌萌喂奶、更换尿布和查看情况。赵梦等儿童保健医护团队在为萌萌治疗的同时,给萌萌的妈妈传授了很多专业育儿知识。
“感觉很方便,宝宝照蓝光,家长也可以陪同了!”萌萌的妈妈说,在门诊接受蓝光治疗两天,费用不到500元。
对于宝宝病理性黄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蓝光治疗。宝宝小,又要吃母乳,传统的住院治疗让母婴因分离而倍感煎熬。2021年3月,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开放了日间蓝光门诊。该门诊主要针对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暂时不需要住院的新生儿,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费用比住院节省30%左右。
两年多以来,近200名新生儿在这里成功接受治疗。宝宝白天在蓝光治疗室行蓝光治疗,晚上由家属接回,缩短了母婴分离时间,减轻了母亲的焦虑情绪,并能保证母乳喂养。
肿瘤日间治疗同样享受医保
在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肿瘤门诊治疗中心,肿瘤科副主任张禹正在诊室等候他的“老病号”周女士。没一会儿,早已预约的周女士准时出现在门诊。
“生化、血、尿的检查指标正常,大脑里的肿瘤没有增大,按时进行靶向治疗,三周后再来复诊。”经过仔细检查评估后,张禹告诉周女士。
“现在在肿瘤门诊治疗中心检查、治疗真是太方便了,费用比之前降了不少。”周女士说。
张禹介绍,58岁的周女士是一名同癌症抗争10年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多年来,周女士在医生的管理下带瘤生存。但让周女士烦心的是,她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三四周一次的住院靶向治疗让她不胜其烦。
为了实现肿瘤门诊治疗精准化、个体化、标准化,2020年4月,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肿瘤门诊根据年龄、肿瘤种类、治疗模式等,对患者进行分级后,开展日间免疫治疗。2022年3月,市中心医院肿瘤门诊治疗中心正式成立,并开设肿瘤科门诊及PICC门诊,让治疗平台前移,肿瘤日间治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8月,市中心医院肿瘤日间治疗中心完成升级,将日间化疗静脉输液纳入门诊常规治疗项目,口服化疗药物、部分静脉化疗、免疫和靶向等需长期维持治疗的病人,均可接受肿瘤日间治疗。
现在,所有复诊和能够在门诊治疗的肿瘤病人,通过预约可以在该院肿瘤门诊治疗中心找到自己想见的专家,提升了就诊效率。肿瘤病人当天完成检查、评估和治疗就可以回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此外,在肿瘤日间治疗中心产生的费用,报销没有门槛费,并且报销比例比住院提高了10%。
多方努力提升医疗质效
2021年,市中心医院在打造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医院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日间手术预住院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日间手术患者在门诊完成检查、精准预约入院和手术时间,患者预住院期间的相关检验、检查费用出院结算时会纳入住院医保报销,让患者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花最少的医疗费用完成手术治疗。下一步,该院将对择期手术患者逐步推行预住院模式,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随着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的出台,市中心医院着力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改善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让患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随着医保基金使用量的不断下降,形成了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正因如此,市中心医院日间医疗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曹波介绍,2017年7月,市中心医院开始开展日间手术。截至目前,该院已在23个病区进行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从2017年的11.48%增长至2023年的29.56%,日间手术中三、四级手术占比从2017年的15.61%增长至2023年的55.32%。除了开展常规日间手术,该院还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三、四级手术病种。
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费用比传统手术下降约30%。同时,2023年,该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降至7.6天。
日间医疗因时间短、费用少,提升了病床使用率、周转率,科室有限的床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有效缓解了住院难、手术难、陪护难,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