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新黄河记者:苏珊
小朋友有恙,发烧了,咳嗽了,腹泻了,有时医生会给孩子开具一个常规检查——血常规!结果出来了,报告里面有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等。有些家长会很认真地看一下,白细胞往下细分还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亚群的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您可能会纳闷了。啥是红细胞?何谓白细胞、血小板?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山大附属儿童医院检验师就带你看看血液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带大家来走进这微观世界吧。
血滴经过推片、干燥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看是不容易区分细胞的种类的,需要经过瑞氏染色才方便我们加以区分。
先来认识一下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里面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正常情况下呈双凹圆盘状。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并被排出体外,负责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最重要的媒介。
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既不嗜碱也不嗜酸的中性细颗粒。这些颗粒多是溶酶体,内含髓过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丰富的酶类,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内有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多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相关。
嗜碱性粒细胞,此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其特点是胞质内含粗大、大小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的嗜碱性颗粒,颗粒可覆盖在细胞核上。其功能也与过敏性疾病及某些血液病相关。
淋巴细胞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主要存在于淋巴管中循环的淋巴液中,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是淋巴系统几乎全部免疫功能的主要执行者,是对抗外界感染和监控体内细胞变异的一线“士兵”。淋巴细胞核相对很大,细胞质较少。核内染色质多,染色较深。核圆形深染,核周围浅染,胞质蓝灰色。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淋巴细胞三大类。其中T细胞是最主要的淋巴细胞,其功能主要是发生细胞免疫,来杀伤靶细胞,并产生一些细胞因子,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抵御肿瘤形成的主要细胞。B细胞主要是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通过体液免疫来发挥作用。而NK细胞则不需要依赖抗原的刺激,可以自发地杀伤靶细胞。
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核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在吞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性反应。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与其他血细胞比较,单核细胞内含有更多的非特异性酯酶,并且具有更强的吞噬作用。当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单核细胞总数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单核细胞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当我们采血后用棉棒按压一会儿,就会止血,这与血小板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黏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激活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液中的血小板数过低则有出血危险。
怎么样,可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一滴血,这里面可是包含了很多疾病的信号。今天的科普小知识您学会了吗?
编辑:周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6 23: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