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麦香的记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04 06: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

麦香的记忆

■翟建设

夏收每年都会如期开始,然后迅速结束。记得去年虽降雨频繁,但收麦那几天,天气却出奇好,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为麦收提供了绝佳条件。

大型联合收割机一进地,不消片刻,麦粒就被拖拉机直接送到平整的水泥地面晾晒。农民们一手拿着矿泉水,一手握着手机,说笑间,三亩、五亩、八亩、十亩的麦子便收割完毕。麦子出售也十分便捷,只需晾晒一下,直接装进车斗,过磅算账即可,再也没有过去摊场翻晒、绑口装袋、运粮排队等的无奈与烦恼。以往需要二十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不到两天就能轻松完成。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代农业走进千家万户,机械化、智能化,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自在。过去的麦收如同过关,丰收的喜悦与艰苦的劳作交织。如今,麦收已成为快乐的农事,当年的夏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有心动、有喜悦、有汗水、有苦涩,更多的还是无奈,令人不寒而栗,又哭笑不得。

我从年幼到成年,看到的是大人们面对即将成熟的麦子,喜忧参半。他们不知道老天是否作美?麦子能否顺利收割回家?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夏收时天气变幻无常,雷雨大风不时袭来。“龙口夺食”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与龙争夺食物,其中的困难和无助可想而知。

每年,在麦子成熟之前,夏收的准备工作就已经被提上了最重要的日程。收割用的镰刀、捆麦用的绳子、木杈铁杈、簸箕扫帚,每一样都不可或缺。拉麦的小平车需要加固,存麦、打麦、碾麦的场院也需要收拾。农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芒种过后,麦收开始了。在外务工或上班的兄弟姐妹回来了,邻村麦子还未成熟的亲戚朋友也会聚在一起,大家相互支援,互帮互助,简直是全民总动员。夏收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割麦是夏收的第一道工序。一般三人一组,一人在前,两人在后。右手握着磨得锋利无比的镰刀,左手紧紧搂住齐腰高的麦秆,一刀又一刀,将麦子从根部割断,后面的俩人则跟着前人堆放,把割倒的麦子整齐有序地铺在地上。

割麦并非文人笔下那般惬意浪漫,而是麦农们面对无垠麦田的无奈之举。收割者们远望麦田,鼓足干劲,弯腰投入这场艰苦鏖战。

他们头顶炎炎烈日,脚踩炙热大地,弓背弯腰,挥汗如雨,双手很快被磨出血,腰部也是刺骨疼痛,实在难以坚持时,站起身伸展酸麻的腰,然后继续坚持,每分每秒都在坚持,这便是割麦,数百年来,农民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收割后的麦子经过短暂日晒,便开始捆扎。捆麦需要多人合作,一人掌舵,几人抱麦。麦穗正反交替传递给掌捆人,足够多时,由掌捆人将麦子捆扎紧,以方便装车运输。当满地麦子变成满地麦捆,就用小平车一车车往回拉,小车装满十多个麦捆,看起来很多很高。

田间道路大多崎岖,装满后一人掌辕,一人在后用力推。这是极费力气的活。有些地块还需要肩扛担挑,以尽快把麦子运到提前收拾好的场院碾压——俗称碾场,先前是靠牛马拉着碌碡碾,后来才有了小四轮碾麦。

接下来的任务是扬场,这是一种借助风力完全分离麦子和麦草的精选方法,以获得干净的麦粒。扬场工作量大,首要条件是天气适宜,需要有合适风向的风。扬麦需要技巧,用木锹将麦子抛向高空,落下时要呈一条线,这样可以吹走麦糠,让麦粒正好落在脚下。另一人用扫帚轻轻扫除未被风吹走的草屑。就这样一锹接一锹,可能需要几个小时,也可能要耗费一整晚。因为风向和风力时有时无,需要等待条件合适才能扬场,往往要通宵达旦,让人筋疲力尽。

麦子扬好后装袋上车,使用的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小平车,一车车拉回家,等到阳光充足时,在院子里或路上找一块平整的地面作为晒场,需要好几天才能晒干。

六月是麦收的季节,烈日当空,天气酷热。人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高强度的劳作,每天都让人汗流浃背、疲惫不堪。衣服被汗水浸湿后又脏又臭,当时条件很差,吃水要到很远的沟里去挑,衣服自然无法天天清洗,舒适度可想而知。

晒干的麦子需要清理得十分干净,然后要去交公粮。粮站在乡镇,各村会集中在夏收的几天内一起交粮,因此人多车多,拉粮的车辆排成了长龙,形成了一种积极交爱国粮的氛围。当时没有仪器,由粮站工作人员验收并分级分等,出现不达标被退回的情况,要么过筛,要么重新晾晒,要么拉回去再处理。合格的粮食需要人扛着爬上木梯,到最高处才能倒进去,这需要男劳力来完成。好歹交完了公粮,扣除农业税后还能剩一些钱。公粮交完后,剩下的粮食会储存在自己家里,作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上述夏收场景,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真实画面。彼时的夏收与大家在生产队时类似,收麦程序相同。不同的是,生产队每天的劳动工序由队长统一安排,类似工人上班。个体没有自主权,自主程度受限,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夏收时间长。那时麦子产量低,有的生产队每人只能分到几十斤麦子。劳动日的工资通常是一毛钱左右,或者几分钱,月工资不到10元。那时的生产条件下,有的家庭孩子多、劳力少,还可能欠生产队的钱,被称为“欠款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种地不仅没有农业税,也无须再交公粮。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而且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种植作物,无论产量多少都归自己所有,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又快到麦收时,我站在由绿泛黄的麦田地头,不禁感慨:同样的土地,同样的麦田,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让世世代代背朝烈日、面朝黄土的农民得到了彻底解放,年轻人再也不用成群结队、着急忙慌赶回来收麦了!祝愿国家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农民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儿时麦收季
...心膛。道路上,牛车上阵,四轮欢唱,尘土飞扬,一辆辆小平车或拖拉机载着农人丰收的喜悦,垒成了麦场上的一堆堆麦垛。火麦连天,龙口夺食。缘于抢收,山里人最关心的是天气预报,最担心的
2024-05-31 10:23:00
...流淌着,肆意汹涌着,麦浪上散发出的那种淡雅、素净的麦香味,好闻得似乎能将人的身心飘浮起来。其实,人世间所有的花朵中,最不起眼的可能就是麦花了。它们依附在一株株麦穗间绿色麦芒上
2024-05-30 16:38:00
...里,村民手把手教我们怎么使用铁锹、怎么犁地、怎么拉小平车,还教我们怎样使用镰刀、箩筐等农具,学习怎样收割、打场、脱粒、晾晒和收纳等农活儿。每天和农民伯伯们摸爬滚打在土地上、田
2023-09-11 07:08:00
麦香中过端午
...子村”。蒿子村的端午印记,除了草药香气,总也绕不开麦香。记忆中的端午似乎总与麦收相连,草帽、布鞋、挥舞的镰刀,跟随坚定的脚步,奔向金灿灿的麦田。几十年前,故乡农业还未实现机械
2023-06-22 07:58:00
布谷声声收麦忙
...的往事突然被布谷声声激活了,如老电影一般徐徐回放在记忆的屏幕上。打记事起,每逢夏收,村里的学校都要放假半个月之久。这是农村一年最忙最累的时节。我后来读到了白居易的诗句:田家少
2023-06-01 07:05:00
麦子熟了 农民笑了
...日,走进汝南县三桥镇殷店村,阵阵微风吹过,空气中的麦香味儿让人陶醉,随处可见风吹麦浪的田野风光。在收割机的阵阵轰鸣声中,一排排小麦整齐倒下,麦穗被卷入机“腹”中脱粒,待收割机
2024-05-29 00:13:00
少年的麦收 (随笔)
...节气三候之一,虽然正值孟夏,但一个“秋”字,让乡村麦香氤氲,浸满了丰收的气息。80后的一代,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关于麦收的记忆,不会感觉到有多少苦累。因为当我们成为真正的劳动力
2024-05-24 00:48:00
重庆忠县:三夏生产忙 近3万亩小麦全面开镰收割
...山镇、白石镇等地,一株株麦秆挂满了麦穗,粒粒饱满,麦香四溢。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切割、脱粒、入仓,一气呵成,并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为后
2024-05-18 03:13:00
探索古井贡酒“多元香型”,绽放中国名酒魅力
...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香型探索之旅,烤麦香型白酒的创新研发1963年第二届全国名酒评比会上,首次参评的古井贡酒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入选“中国老八大名酒”,并收获了“
2024-10-30 10: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支架直放颈动脉,逆转血流冲出“堵路”斑块,大幅降低脑栓塞风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谢小真治疗颈动脉狭窄时,直接在颈总动脉后穿刺导入支架,临时逆转血流,将脱落的斑块碎片直接冲出体外
2025-09-01 18:12:00
吃太烫=消化道“酷刑”!除了诱发食管癌,还有4大隐藏伤害
天凉好个秋,嗦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来一口刚出锅的涮肉、喝几口刚泡好的热茶……从舌尖暖到胃里的感觉,是不是让你直呼过瘾?且慢
2025-09-01 18:15:00
忽略这些细节 补铁补了个寂寞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求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
2025-09-01 18:16:00
3个月减重26斤!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胃转流支架置入术
无需开刀、不用服药,只需在胃里安个小支架,超重人群就能实现轻松“掉秤”。这种神奇的减重方式,如今已正式应用于临床。近日
2025-09-01 18:49:00
年轻女子突发高热昏迷,背后“真凶”竟是这种妇科肿瘤
近日,28岁女性患者小莉(化名),由外院紧急转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时的她已处于昏迷状态。数天前,小莉突发高热
2025-09-01 18:49:00
“贴秋膘”需慎重!胆囊怕“三高”,怕空腹太久,这样护才对
秋风起,又到了“贴秋膘”的时节。但若是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很可能引发腹部疼痛、低烧,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双指出
2025-09-01 18:49:00
当“采耳”成为潮流,你的耳朵真的需要吗?
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采耳”“耳部SPA”“洗耳疗愈”等招牌随处可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主打“深度清洁”“放松解压”“提升听力”等概念
2025-09-01 18:50:00
碧江区新华社区关工委开展防溺水、防诈骗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为增强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铜仁市碧江区河西街道新华社区关工委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
2025-09-01 16:19:00
为什么抽动症在夏季高频复发?如何调理才能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夏天可以说是抽动症症状的高发季节,下面就简单说说它背后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希望在居家调理方面能帮助孩子缓解症状。1、心理压力燥热的天气
2025-09-01 16:33:00
肛周潮湿瘙痒频发?重庆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警惕这四大潜在诱因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秉承着患者至上的行医理念,一直以来,不断完善着医院的多项服务制度,竭力带给患者更舒适更省心的诊疗。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坚持着与时俱进
2025-09-01 12:15: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舒适医疗清单制消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在患者朋友们选择医院的时候,不仅仅只在于注重疗效,还注重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重庆丰益肛肠医院自建院以来
2025-09-01 12:17:00
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做面部轮廓口碑如何?
赵延峰,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博士,深耕医学领域二十余年,具备系统正规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熟练的临床手术操作技能。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2025-09-01 12:18:00
日照爱尔眼科小课堂丨这8类人群不能做“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如全飞秒、半飞秒、ICL晶体植入等)已经成为许多“眼镜党”摆脱框架眼镜、重获清晰视力的热门选择。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近视手术
2025-09-01 13:12:00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科普:烧烫伤的正确处理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初金一 烟台报道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不仅在厨房烹饪过程中容易发生,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因接触热水
2025-09-01 13:16:00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科普:输尿管软镜手术——体内碎石的微创“精兵”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初金一 烟台报道你是否经历过肾绞痛的折磨?那种突如其来的、剧烈的腰腹部疼痛,常让人痛不欲生
2025-09-01 13:21:00